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汇璟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3-02-27 浏览次数:62 类型:期中考试
一、以下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4八下·邯郸月考) 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 (2023八下·安达期末) 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香港、澳门回归 C . 西藏地区和平解放 D . 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 3. (2022八下·汕头期中) 国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 .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B .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 .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D .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4. (2022八下·汕头期中) 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一个军队(    )
    A . 志愿军 B . 八路军 C . 红军 D . 解放军
  • 5. (2022八下·汕头期中) 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新中国成立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    )
    A . 雅克萨之战 B . 渡江战役 C . 百团大战 D . 抗美援朝战争
  • 6. (2022八下·汕头期中)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 . 农业 B . 轻工业 C . 重工业 D . 商业
  • 7. (2024八下·恩施期中) 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内容有(    )
    A . 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 .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 . 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 8. (2022八下·汕头期中)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    )
    A . 人民的利益 B . 党的利益 C . 工人的利益 D . 农民的利益
  • 9. (2022八下·汕头期中) 下列哪些节日的产生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    )

    ①端午节  ②劳动节  ③青年节  ④建军节  ⑤国庆节

    A . ③④⑤ B . ②③④ C . ②④⑤ D . ①②⑤
  • 10. (2022八下·汕头期中)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 .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 . 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 .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 11. (2022八下·汕头期中) 某报报道: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这是发生在(    )
    A . “一五”计划期间 B .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 . “大跃进”时期 D . “文革”时期
  • 12. (2022八下·汕头期中)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    )
    建国初期 “人大”“政协”“三大改造”
    探索时期 “大跃进”“放卫星”“原子弹”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 “大包干”“经济特区”“下海”

    ①“红卫兵”    ②“走资派”    ③“上山下乡”    ④“两个凡是”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3. (2022八下·汕头期中) 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他们分别被誊为(    )
    A . 铁人、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 B . 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铁人 C . 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朴 D . 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 14. (2023八下·新晃期中)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 .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开展“文化大革命” D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15. (2022八下·汕头期中) 构建知识网络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知识网络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 B . 向社会主义过渡 C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 16. (2022八下·汕头期中) 重大社会变革,都有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作为其理论先声。”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理论先声”是(    )
    A . “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 B .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C .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17. (2022八下·汕头期中) 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B . 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 . 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中共十五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18. (2022八下·汕头期中) 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者的共同点是(    )
    A .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 . 相信群众,坚持群众路线 C .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 . 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 19. (2023八下·双峰期中) 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二大 C . 中共十三大 D . 中共十四大
  • 20. (2022八下·汕头期中) 既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
    A . 国有企业改革 B .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C . 建立经济特区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1. (2022八下·汕头期中) 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A . 互助组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农业合作社 D . 人民公杜化
  • 22. (2022八下·汕头期中) 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 . 孙中山 B . 毛泽东 C . 袁隆平 D . 邓小平
  • 23. (2022八下·汕头期中) 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自贸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    )
    A .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 B . 中国国企改革发展历程 C . 现代中国的农村巨变 D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4. (2022八下·汕头期中) 中国梦是中华人民的梦,依靠人民来实现,为人民造福。下列属于中国梦的内容的是(    )

    ①国家富强    ②科技领先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5. (2022八下·汕头期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为增强,由其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 . 实现国家的重大战略发展目标 B . 成功主办国际盛会 C . 战胜重大自然灾害 D . 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 26. (2022八下·汕头期中)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包括(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 ②③④⑤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 27. (2022八下·汕头期中) 下图是历史老师课堂上的板书,板书中的“结论”应该是(    )

    A . 三大改造如火如荼 B . 大跃进运动结束 C . 拨乱反正的结 D . 国家出现重大转折
  • 28. (2022八下·汕头期中)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要(  )
    A .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B . 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29. (2022八下·汕头期中)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A . 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30. (2022八下·汕头期中)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
    A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 . 邓小平理论 C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31. (2022八下·汕头期中)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迎来了曙光,但建国初期的国际国内环境并不乐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摘自《复兴之路》

    材料四:2019年12月,新冠疫情肆虐神州大地。2020年12月15日中国正式开展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工作,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6068万剂次。

    ——摘自《人民网》

    1.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建立了新中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图片内容,概括新中国为巩固新生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3. (3) 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二,列举出2位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战斗英雄。
    4. (4)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时间和标志。
    5. (5) 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你觉得中国为什么能迅速控制疫情?
  • 32. (2022八下·汕头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请跟随以下图片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我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这一时期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生产队及社员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这导致了“共产风”盛行,劳动纪律废弛,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岳麓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1979年10月,……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1. (1) 材料一中图一中所示文件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三大改造的积极作用。
    3. (3) 材料一的图三和材料三、四,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哪些曲折和失误?据此说说你从中得出了哪些历史教训?
  • 33. (2022八下·汕头期中)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的发展历程,改革始终与之相依相伴,每一次改革都发人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指出,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长期以来,我们从苏联借鉴过来的经济体制却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改革。

        邓小平还一再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认为任何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他主张,要全面开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邓小平还积极致力于发展中国的对外关系,他刚刚复出就出访日本,加强了中日关系;1979年,在邓小平等人的努力下,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20世纪80年代末中苏关系也实现重大突破,恢复了正常化。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二: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的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去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三: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农村政策问题时,肯定了安徽省肥西县和凤阳县的包干到户做法。他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干到户的地方搞了包干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80年》

    材料四:市场经济在中国从萌芽到发展、到不断完善,与邓小平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彻底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基石。

    ——叶金生《邓小平理论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材料五: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年

    中央决定试办A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B_______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2001年

    中国加入C__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1. (1) 分析材料一,指出邓小平认为当时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什么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中共十九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支持“包干到户”做法的理由。
    4. (4) 根据材料四,归纳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作用。
    5. (5) 请在材料五的表格A、B、C处填写上正确的内容。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概括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6. (6)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