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6 景阳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景阳冈》同...

更新时间:2023-02-11 浏览次数:5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运用
  •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午(shǎng)   前(zhǎo)    B . 踉跄跄(niàng)  双(zhù) C . (jiào)     出(bèng)    D . 起梢棒(chuǒ)   下冈来(ái)
  • 2. 判断下列答案是否正确。
    1. (1) 本课选自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是罗贯中。(    )
    2. (2)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这一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
    3. (3) “主人家,怎么不筛酒?”这一句是反问句。(    )
    4. (4) “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是设问句。(    )
    5. (5) “老虎把铁棒似的尾巴倒竖起来”是比喻句。(    )
  • 3. 给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 (1) 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三碗。
    2. (2) 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
    3. (3) 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
  • 4. 读读课文,完成练习。

    《景阳冈》选自,作者是。本文叙述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畅饮之后,趁着酒劲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了猛虎,表现了武松的英雄性格。

  • 5. 《景阳冈》一文中,打虎后武松是怎样走下景阳冈的?为什么用一个“挨”字,可以换成“走”或“跑”吗?
  • 6. 文学常识填空。

    分别写出我国四大名著的作者、书名。

  • 7. 按要求写句子。
    1. (1) 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改为把字句)
    2. (2) 在孩子有病的时候,我不但不帮助他,给他雪上加霜。(用带点的词造句)
    3. (3) 父与子拥抱在一起。(扩句)
    4. (4)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有西洋景观。(用带点的词造句)
    5. (5) 天安门广场的人很多。(改为比喻句)
  • 8. 写出下列歇后语。

    武松打虎——  武松打


二、阅读理解
  • 9. (2022五下·金东期末) 课内阅读

    景阳冈(节选)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内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着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几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玩。武松把那太虫嘴直接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 (1) 片段主要描写的场面,老虎的绝招有三:
    2. (2) 画横线句子中的“闪”和“躲”这两个动词的运用好在哪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神地写出武松的速度非常快,反应敏捷。 B . 武松是主动躲开的,体现武艺高强。 C . 说明老虎速度太快,武松无奈只能躲闪。 D . 说明武松有意地在消耗老虎的体力。
    3. (3) 武松“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的原因是,结果他只能赤手空拳与老虎进行搏斗。这一内容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凸显了
    4. (4)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武松已经发了狠,爆发了全部力量。 B . “铁锤般”说明武松的拳头硬,刚劲有力。 C . “紧紧地揪住”体现搏斗十分激烈。 D . “偷出右手来”说明武松当时比较轻松。
    5. (5) 下列关于武松的性格特点,不能在本片段中体现的一项是(    )。
      A . 机智 B . 勇猛 C . 豪爽 D . 细心
    6. (6) 文段本意是要写武松,但是却把老虎的样子与动作写得十分具体。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10. 课外阅读。

    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扑”的一声倒在地

    (有改动)

    1. (1) 给加点字注音。

    2. (2) 在月光下交手,最后灰溜溜地走了。
    3. (3) 你能分析文段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吗?
三、小练笔
  • 11. 小练笔。(选做)

        请发挥想象,从动作、神态、语言几个方面来写一写:当景阳冈附近的百姓得知老虎被武松打死后,他们有什么表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