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素质评价

更新时间:2023-03-04 浏览次数:73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35 分)
    1. (1) 蒹葭采采,。(《蒹葭》)
    2. (2) ,胡为乎中露? (《式微》)
    3. (3) 一日不见,!(《子衿》)
    4. (4) ,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5)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出洞庭湖水汽蒸腾、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的诗句是:
    6. (6) 《关雎》中的“”两句,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的相思之苦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7. (7) 《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神情的句子是:
  • 2. (2023八下·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 题。

    你现在手头没有散文的书(指古文),《世说新语》大可一读。日本人几百年来都把它当作枕中秘宝。我常常怀两晋六朝的文cǎi 风流,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

    《人间词话》,青年们读得懂的太少了;肚里要不是先有上百首诗、几十首词,读此书也就无用……我个人认为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jīn、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humain[注] , 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某某家以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

    【注释】 humain:法文字,即英文human,意为“人”。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怀   文cǎi   泥  胸jīn

    2. (2) 下列词语的词性与“文化”相同的一项是( )
      A . 常常 B . 培养 C . 学问 D . 高明
    3. (3) 文中提到的《人间词话》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其作者是( )
      A . 王国维 B . 汪国真 C . 李清照 D . 屈原
    4. (4) 以上文字选自书信集《》,选文中的“我”指的是(人名)。选文中的“你”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家。
  • 3. (2023八下·期中) 【2022·巢湖期末改编】八年级(1) 班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 (1) 同学们搜集整理的古诗词中,有的吟咏传统节日,有的描绘四季美丽风光。

      ① 请写出下面诗句所吟咏的传统节日。

      A.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B. 去年元夜时,花式灯如昼。

      ② 下面诗句中描绘夏天景色的一项是( )

      A.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B.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C.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D.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 (2) 下面是小明同学代表班委会写给王老师的邀请函,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王老师:

      您好!我班开展了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为了进一步加强同学们的诗歌鉴赏能力,我们想邀请您于5月25日上午到我们班级做“诗歌鉴赏知识”讲座。届时请您一定准时参加。

      八年级(1)班班委会

      2022年 5月20日

      ①邀请函的信息不够准确,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②邀请函有一处语言不得体,请修改。

      ③画线句子词语搭配不当,应将“”换成“”。

二、阅读 (55分)
  • 4. (2023八下·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离花近一些

    侯利明

    ①祖母总能准确分辨出花中最美的一朵,步伐轻盈地走过去,弯下腰,陶醉在花的清香里。这时,她往往正挎着一篮猪草刚从原野里归来,或是正在扶着竹帚打扫庭院。无论晨昏,始终有一朵花开得正好,仿佛只为恭候这位鹤发童心的老婆婆。我觉得惊奇,外出靠拐杖探路的祖母,“看”花的眼睛却分明是清澈明亮的,像夏日午后梧桐树下晾着的一碗清水,干净得能看到飘零的紫烟。

    ②祖母满头的发,是一夜之间彻底变白的,那年的我还不到五岁,仰头望见祖母脸上遍布的寒霜,不由得一阵阵打颤。她哭得停不下来,直到双目失明。我无法再去回忆年迈的祖母是怎样在黄昏里一步步蹒跚,摸索着为我做饭洗衣,送我到村小上学的。只记得一个周末,我在灯下写作业,祖母拈针缝衣的手轻颤起来,她扶着桌沿走到窗棂下,在柔风送来的阵阵幽香里,循着香来到院子中。“回来了,你们真的回来了……”祖母哽咽着,跟随着若有若无的花香来到墙边,只见一簇簇鲜花在月光下美如仙子,婀娜多姿。这些花默默地发芽、拔节,直到缀满花苞,祖母虽然看不见,却也不曾错过花开。花香盈盈,勾勒出温暖,给了她一个满满的拥抱。淡淡清香扣开了祖母紧闭的心门,日子随着一朵花的盛开渐渐有了颜色。侍弄了一辈子庄稼的祖母,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能在每个节气里感知到每朵花的气息。天气慢慢变热,花香愈加馥郁了,祖母在庭院里走动时,甚至可以扔掉拐杖,被花香牵着悠然漫步。祖母的步伐越来越稳健,她在花丛中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盛夏光影里她莹白的头发犹如栀子花开。

    ③秋风扫,落叶忙。祖母也忙。她忙着把一粒粒花籽都细心地收起来,一包包储藏好,就像收获地里的麦子和大豆。来年春天,祖母便会在房前屋后撒花籽,有路过的人讨要,她也总会笑眯眯地将一个个小布包赠予路人。他们从祖母安详的面容里看到了朵朵花开,心想那些花一定是美的。街坊邻里也会来要,去年花开满院,他们曾大把大把地抱花回去插在粗瓷敞口的瓶里,见过的人都晓得这些花是美的。

    ④祖母不再是我一个人的祖母了,她成了大家的“花婆婆”。大人小孩儿都愿意围着她玩闹说笑,谁有了烦心事都要到她开满鲜花的院子里坐上一会儿,倾诉着心底的烦恼,像对祖母说,又像是对花儿说。一年又一年过去,我们这条民风淳朴的小巷,有了个诗意的名字:花巷。我在花开花落中长大,就要离家上大学了,乡里乡亲都聚拢来,叮咛嘱咐说,花婆婆是我们大家的祖母,彼此供养,相依相扶,我去了只管好好念书。不知谁在人群中低语:还有花。我哭了,眼泪一滴滴收藏进如水的光阴,滋润开满鲜花的心田,四季不败。告别祖母出门时,老人家拉着我的手又轻轻放开。

    ⑤第二年暑假,回乡探望祖母。花香萦绕的睡梦里,祖母把用花籽为我串的第一条挂链重新串了一遍,又取出一包新花籽放在桌上,说原来的那串是她用一个个春天串起来的,以后要我也开成一朵花,结了果,留下花籽,给予每个人。满院的花开得正好,坐在树影花影里,祖孙俩说着一些珍重的话。我知道,祖母要走了,而从今后的每一个春天,花依旧还会开。

    ⑥整理遗物,看到父母生前从远方寄来的一摞信,其中一页上写着:要离花近一些。当花开放,它应付出生命里全部的能量,竭尽全力,毫不保留。从一封接一封的书信里,我断断续续了解到,父母当初决定放弃安逸的工作去深山支教时,遭受过祖母的百般阻挠,于是就千里迢迢带回一包野花花籽,种在庭院里,临走前告诉祖母,大山里开遍了这样的花,看着它们,就像他们在身边。这样的话竟成了永别留言。来春花开时节,父母因救助被山洪冲走的学生,双双殒命。望向窗外,秋色袭人,院子里的花不再芬芳繁盛,有的已经干枯凋谢,渐渐接近终结的尾声,却看不到丝毫颓败。

    ⑦收拾好一切,我动身启程了。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②段加点词“颜色”,写祖母随着花开走出了失子之痛,生活有了起色。 B . 文中祖母成了大家的“花婆婆”与“祖母”,表现出花巷淳朴友爱的睦邻关系。 C . 文章借祖母百般阻挠“我”的父母去深山支教,批评了她没有大爱、不明大义。 D . 文末“收拾好一切,我动身启程了”暗示了“我”不会辜负祖母的嘱托与期望。
    2. (2)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祖母拈针缝衣的手轻颤起来,她扶着桌沿走到窗棂下,在柔风送来的阵阵幽香里,循着香来到院子中。 (赏析加点词语)

      ②她忙着把一粒粒花籽都细心地收起来,一包包储藏好,就像收获地里的麦子和大豆。(赏析句子)

    3. (3) 文章第⑥段补叙“我”父母生前来信的有关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文章写了花籽的哪三次传递?请简要概括。
    5. (5) 文章以《离花近一些》为标题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 5. (2023八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前不久,记者在杭州多所中学展开调查,发现近九成学生有使用短视频平台的习惯,近一半家长表示孩子或多或少存在沉迷短视频的现象,超半数家长认为短视频成瘾对青少年成长存在严重影响。对短视频的内容顾虑,家长们主要聚焦在负面网红、恶意炒作等方面。有家长表示,对短视频的沉迷就像“温水煮青蛙”,“网络上啥都有,就怕久而久之,从情绪到学习再到价值观形成,孩子各方面成长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现在的青少年从小生活在网络环境中,学习、生活的内容和方式都离不开网络。”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主任杨群表示,“短视频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想要完全回避并不现实,而且短视频上也有许多健康、正能量的内容。但不管内容健康与否,刷屏成瘾现象都会给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有些青少年还热衷于模仿短视频中的人物形象、动作,更加影响其健康成长。”如何防止青少年刷屏成瘾?杨群认为,首先应重在预防,温暖的家庭氛围、良好的社会支持、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的情绪应对策略和有节制的手机使用都是防止成瘾的保护性因素。在现实中增加兴趣爱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丰富课外活动,在课余时间增加知识,这些都能使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概率大大降低。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短视频容易让人上瘾,但也并非洪水猛兽。家长、学校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让他们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看优质的短视频,这是更需要我们去关注的。

    小硕是安徽合肥的一名小学生,平时喜欢在网络平台上观看搞笑类和游戏类短视频,而且一看就是个把小时。他的父亲张先生并没有立即没收他的手机,而是默默观察他喜欢观看的内容,并以此为话题与其交流。一说起感兴趣的事,小硕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两人越聊越欢。于是,张先生开始向儿子推荐生活小技巧等有意思、有意义的短视频,并提议一起按照视频里介绍的方法做家务、做手工。“没想到效果特别好,孩子不但不抵触家务劳动,反而在验证了视频里的方法行之有效后,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张先生很是自豪。

    前不久,河南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教师南瑞,与班里孩子一起完成了一项课外实践活动——手工制作端午节香包。南瑞用短视频记录了孩子们制作香包的过程,并发到家长群里,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青春期正是张扬个性的时候,把孩子们从被动的观看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让他们成为视频的主角,他们的表达欲和表现欲就得到了释放。”南瑞说。

    (摘编自《人民日报》)

    1. (1)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的调查反映了九成学生有使用短视频平台的习惯。 B . 【材料二】中杨群提出在现实中增加兴趣爱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丰富课外活动,都能使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概率大大降低。 C . 【材料三】中的事例说明“家校合作”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短视频能有效防止刷屏成瘾的现象。 D . 三则材料都谈论了青少年刷屏成瘾这一问题。
    2. (2) 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的内容。
    3. (3) 【材料三】中举出小硕的家长和南瑞老师的具体做法,在文段中有何作用?
    4. (4)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给刷屏成瘾的同学提出三条建议。
  • 6. (2023八下·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释】 ①道州:今湖南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欹:倾斜。④嵌:山石像张开的样子。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 (1)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                             清:

      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状                                名: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 (3) 【甲】文第2段描写的景物有:;【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4. (4) 【乙】文中作者面对美景为什么还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三、写作 ( 55分)
  • 7. (2023八下·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觅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觅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们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