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0 小石潭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10《小石潭记》...

更新时间:2023-02-26 浏览次数:5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重点文言字词释义
  • 1. 翻译

    ①从小丘西百二十步

    竹取道

    ③水清冽

    ⑤为 , 为屿

    ⑥青树翠

    ⑦蒙(

    ⑧参差披拂

    ⑨下小潭,

    ⑩皆若游无所依

    ⑪潭中鱼

    ⑫日光下

    然不动

    俶尔远逝

    ⑮往来翕忽

    ⑯斗折蛇

    17)其岸犬牙差互

    18)不可知其

    19)四面竹树环合

    20)悄怆

    21)以其境过

    22)不可久

    23)乃记之而

    24)而从者

  • 2. 一词多义

    清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乐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似与游者相乐

    可  潭中鱼可百许      游  皆若空游无所依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同游者:吴武陵

    为  全石以为底         以  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              以其境过清

    或异二者之为        全石以为底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从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为天下唱             隶而

    乃  乃记之而去         差  参差披拂

    乃不知有汉             岸势犬牙差互

  • 3. 古今异义
    1. (1) 小生:

        古义:

        今义:

    2. (2) 去: (乃记之而去)

        古义:

        今义:

    3. (3) 闻: (闻水声)

        古义:

        今义:

    4. (4) 居: (不可久居)

        古义:

        今义:

    5. (5) 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古义:

        今义:

    6. (6) 布:

        古义:

        今义:

    7. (7) 许:

        古义:

        今义:

    8. (8) 佁(yǐ)然:

        古义:

        今义:

    9. (9) 清:

        古义:

        今义:

  • 4. 词类活用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闻水声,如鸣珮环,心

    ③皆若游无所依      ④行,明灭可见

    ⑤其岸势犬牙差互     ⑥寂寥无人,

二、特殊句式
  • 5. 倒装句:
    1. (1) 如鸣佩环
    2. (2) 全石以为底
    3. (3) 卷石底以出
  • 6. 省略句:
    1. (1) 乃记之而去。
    2. (2) 斗折蛇行。
    3. (3) 以其境过清。
  • 7. 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1. (1) “伐竹取道”与上文的“”呼应,又为下文的“”埋下伏笔。
    2. (2) 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
    3. (3) 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

      和 “”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 8. 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 (1)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 (2)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 (3)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 (4)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三、   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之(以……为乐) B . 不可知源(指代小溪) C . 斗折行(一种动物) D . 记之而去(于是,就)
    2. (2)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记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 . 而 潭西南而望/康肃笑而遣之 C . 以 以其境过清/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 . 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 . 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 . 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 可爱。 D . 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 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 10.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雨中上韬光庵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稍倦,时踞石而坐,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

    ——(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

    【注释】①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

    1. (1)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时踞石坐    学不思则罔 B . 其境过清    不以物喜,不己悲 C . 营卫得水而活    不可久居,乃记而去 D . 岸势犬牙差互    如土石何
    2. (2)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 B .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 C .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 D .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
    3. (3) 翻译下面句子。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

    4. (4) 【甲】文中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的心情。

      【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的情绪。

  • 1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冷泉亭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由寺观,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 , 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 , 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熏熏,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游涛,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 , 起人心情。山树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彻,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尹造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比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注释】①胜概:优美的山水。②纳粹:接纳精粹。③颂(juān):消除。④析酲(chéng):解酒,使头脑清醒。⑤矧(shěn):况且。⑥粹冷:形容水清凉。

    1. (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就郡言,灵隐寺为尤”和“水尤清冽”《小石潭记》中“尤”的含义不同,前者是“最”的意思,后者是“格外”的意思。 B . “高不倍寻”中“寻”有“寻觅”“不久”“长度单位”等义项,依据前后文语境,此处应为“长度单位”。 C . “可胜言哉”和“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中“可”的意思是一样的。

      D“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中“为”是动词,读 wéi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中“为”是介词,读“wèi”。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 B .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 C .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 D .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4. (4) 阅读短文,作者认为冷泉亭“最余杭而甲灵隐”的原因是什么?
  • 12.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 (1) [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 (2)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清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名状 名:

    3. (3)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 (4) 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5. (5) 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6. (6) 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 13. 阅读《小石潭记》和《观石梁记》,完成问题。

    【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文】①泰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雁山,从两家僮。冬日妍燠②,黄叶布地。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③然如浮屠氏④。时落日正射东南山,山气尽紫。鸟相呼如归人,入宿石梁。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脚空嵌⑤,类腐木根。檐端有小树长尺许,倒挂绝壁上,叶着霜正红,绝可爱。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月已没,白云西来如流水;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从瓴⑥中出,击地上积叶,铿镗⑦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灯下相顾,苍然无语。夜将半,设两榻对卧,子约沾醉⑧,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                                       选自《五峰集》

    【注释】①选自《五峰集》。作者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②妍燠,暖和。③髡,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④浮屠氏,和尚,今译“佛陀”。⑤空嵌,孔窍玲珑剔透的样子。⑥瓴,瓦沟。⑦铿镗,这里指橡栗落在积叶上的声音。⑧沾醉,大醉。

    1. (1)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隔篁竹      ②斗折蛇行    ③两家僮:     ④小树长尺许   ⑤晓: 

    2. (2)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然如浮屠氏。

    3. (3) 下列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甲文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往来翕忽”从侧面描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B . 乙文除了描写“景美”之外,还写到了子约的醉态,表现了人的性情之美。 C . 甲文按“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的思路写景;乙文交代了空间的变化,但主要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D . 甲文动静结合,画线句将石潭静景展露无遗,富有色彩美、谐调美。乙文形象生动,画线句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橡栗落地“三级跳”的过程,妙趣横生。
    4. (4) 两篇文章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 14.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与《黄冈竹楼记》比较阅读

    【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文】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 , 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 幽阒辽 , 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 , 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释】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pǐ):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 (xiònɡ ):远。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zhēnɡ):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被:同“披”。 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第:只。

    1.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水清冽 ②不可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 B . 其岸势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 C . 潭西南而望     野芳发而幽香 D . 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4. (4) 文段理解。

      ①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

      ②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

  • 15.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治  驼

    昔有医人,能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凄神   ②其境过清   ③能能治背驼   ④吾治⑤可朝治而夕如   ⑥其子欲鸣   ⑦我治驼   ⑧管人直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

    3. (3) 甲文重在写景,请说出景后之情。
    4. (4) 乙文重在记事,请写出事中之理。
  • 16.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

    1. (1) 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B . 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 . 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     D . 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 (2)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无从致书以观 B . 或以钱币乞之   C .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 . 皆以美于徐公
    3. (3) 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4. (4) 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 , 填入下面空格中。

      ①《次北固山下》水的特点:

      ②《小石潭记》水的特点:

      ③《观第五泄记》水的特点:

    5. (5) 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

      诗    文

      语    句

      表达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

      《小石潭记》

      心乐之

      心情快乐

      《观第五泄记》

        依依不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