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②是社会主义根本经济特征
③控制我国国民经济命脉④适应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
①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②改变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
③带动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④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政府对资、源的配置不再进行任何干预
③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④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导致成品油的价值下降
②消费市场变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导向作用
③商品的销售状况受互补商品市场需求变化影响
④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够促进社会资源的节约利用
①优化光伏产业区域布局,避免市场竞争
②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资源合理优化配置
③强化市场作用,以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
④打击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市场正当竞争
①构筑营销体系,拓宽销售渠道,拓展市场空间
②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提升销售利润
③打造全产业链,实现产业融合,创造价格优势
④提高研发能力,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
①立足于全面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④产业水平得以提升,经济总体上平稳健康运行
①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②通过实现土地承包权主体的转移,盘活农村资源
③让农民真正分享产业链延伸好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④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政府调整财政收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②是中央通过转移支付平衡各地区的政府收入差距,统筹区域发展
③是政府通过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兜民生底线、织安全密网
④“藏粮于地”,有利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维护粮食安全
工资性收入 | 经营性收入 | 财产净收入 | 转移净收入 | |
数额 | 10576元 | 2841元 | 1665元 | 3382元 |
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 | 57.3% | 15.4% | 9.0% | 18.3% |
以上信息可以推断( )
①我国的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②按劳动要素分配为主体是我国的分配原则
③投资方式的多元化带来收入途径的多样化
④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①有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民慈善新格局
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能够充分发挥国家财政保障基本民生的作用
④创新社会救助服务方式,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
①旨在拓宽大学创业的渠道,提高重点群体创业的收益
②由政府承担风险,创业失败后免除创业者的还款责任
③能够帮助重点群体降低创业成本,提升创业质量
④通过代偿容错机制,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
①部分新能源汽车因成本增加而提高市场售价
②当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③新能源汽车的售价由汽车生产厂家协商决定
④更多消费者在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①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
②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扩大征缴覆盖面,规范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③农村养老保障以社区保障为主,同国家救助相结合
④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
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有效供给结构
②完善信贷政策,提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③处理好“实虚”关系,引导资金合理流向实体经济
④发挥好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①消除制度障碍→构建亲清新型的政商关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②查处“二选一”垄断案→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构建新发展格局
③规范市场秩序→拓宽市场主体的发展空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④在全行业立规矩→防止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实现企业均衡发展
①完善地方政策及公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确保其高质量发展
②实施专项财政政策→调整特定市场主体利益→资金流入中小企业→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信心→调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性
④安排专项财政支持资金→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019年的“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三家央企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分列第一、第二、第三名,国有企业入围户数占52.6%,达263家,它主要分布在重要军工、航空航天、煤气、电力电网、电信、煤炭、铁路运输、装备制造、大钢铁、大石化、汽车集团、重要电子企业和国家实验室等。截至2018年6月,我国私营企业已达2497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可以用“56789”来概括,即税收贡献超过50%,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均超过60%,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达到90%。
请从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角度,分析说明材料蕴含了哪些经济道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为了践行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承诺,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运行。碳排放高的企业碳排放免费配额不够用,可以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购买其他企业用不完的免费配额。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各地区、各行业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明了方向。
11月8日,中央银行正式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央行通过这一政策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将引导金融机构向碳减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提供碳减排贷款,以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
运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知识,说明政府采取这些举措的原因。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知识,分析杭州市是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材料一: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强调,要优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结构,鼓励科技人员获取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收入,根据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情况,对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期权奖励。石家庄市某国有科技公司依据省委、省政府的指导意见制定了股权激励方案。该公司技术骨干老李以专利成果入股,获得了60万元股份分红。
材料二:公平正义犹如阳光和空气,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意涵。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以问题为导向,先后对收入分配制度、薪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进行了调整,以“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决心缩小收入差距,维护公平正义,不断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