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某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15 浏览次数:5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2023八下·金乡月考) 1949年9月9日,历史学家陈植发表了《对北平各界代表会议的感想》,文中说,“解放后的北平,看不见打人的兵,看不见打洋车夫的警察”“看不见整天花天酒地的政府官吏”“这些虽只是表面的现象,却说明了政府实质上已有了根本的不同”。该文发表的背景是( )
    A . 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B . 解放战争即将进入战略反攻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 D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
  • 2. (2022八下·青秀月考) 应美方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于2021年3月18日至19日在安克雷奇举行了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结合中美交往的历史,对下面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

    交往方式

    相关数据

    战争冲突

    朝鲜战争中,中美两军伤亡73万,美国直接战费超过200亿美元.

    双边贸易

    2020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值4.06万亿元增长8.8%

    A .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B . 朝鲜战争为中国赢得了和平环境 C . 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处于顺差 D . 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 3. (2022八下·青秀月考) 土地改革后,辽宁金县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9%。据此可知土地改革(   )
    A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 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 D . 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 4. (2022八下·青秀月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
    A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 颁布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 . 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 . 完成三大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5. (2023八下·丰顺期末) 莫言在《生死疲劳》中描述到:“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情节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A . 土地改革 B . 三大改造 C . 抗美援朝 D . 改革开放
  • 6. (2022八下·青秀月考) 如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 “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 “文化大革命”中人民群众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D . 中共中央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 7. (2024九下·广州模拟)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 . 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B . 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C . 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D . 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 8. (2024九下·湖北模拟) 1978年秋天,小岗村将生产队的田地分给各家各户,实行包产到户,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2006年1月25日,一些村干部召开村民大会,宣布要将土地合并,集中办农场、搞养殖和旅游开发等。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表明(    )
    A .   分田到户不利于农业发展 B . 土地合并违背了国家政策 C . 农村经济体制要适时调整 D . 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 9. (2022八下·青秀月考) 读下表,提炼反映的主题(  )

    时间

    1980年

    1984年

    1990年

    2001年

    事件

    成立四个经济特区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上海浦东开发区成立

    加入世贸组织

    A .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B . 实行对外开放 C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 规划中国梦宏伟蓝图
  • 10. (2022八下·呈贡期中)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   )
    A . 马列主义 B . 三民主义 C . 毛泽东思想 D . 邓小平理论
  • 11. (2024八下·南昌期末) 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值平均年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 “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 .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 12. (2022八下·青秀月考)   1937年4月清明节,国共两党派代表同祭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林伯渠代表中共宣读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祭文;2012年4月清明节前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率台湾官员在台北主持遥祭黄帝陵典礼,意欲凸显“慎终追远”“源远流长”等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是高于政治层次的文化历史层次。对两次祭奠黄帝陵共同传达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国共两党同宗同族 B . 文化认同提高了民族凝聚力 C . 救亡图存激发了民族认同感 D . 海峡两岸均认同“一个中国”
  • 13. (2022八下·青秀月考) 史实就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 1956年,中国共产党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 .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 D .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 14. (2022八下·青秀月考) 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目为人民海军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为(    )
    A . 北洋舰队 B . 华东军区海军 C . 东海舰队 D . 南海舰队
  • 15. (2023八下·德庆期末) 从开国大典到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中,我国武器装备经历了“万国牌——苏联引进——自主研发的过程。这说明我国军备发展( )
    A .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B . 自主科研能力增强 C . 主要依靠引进技术 D . 得到苏联全面支持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9分,第18题11分,共30分)
  • 16. (2022八下·青秀月考) 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和发展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人民公社时期,由于政策偏离现实,致使农村经济恶化,各地又不时地偷着搞起“包产到户”,而政策则不断批判这种“资本主义倾向”。1978年12月,政策规定“不许包产到户”; ……1980年9月,政策认为,“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孙功、苏海舟《1978年前后中国农村改革的发动》

    材料三:三十多年来,虽然各个领域改革的推进程度并不相同,而原有的政府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还在一些重要领域保持未动,但这一轮改革毕竟使一个也对世界经济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局部地建立起来。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解放了久为落后制度所束缚压制的生产力,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实际上,中国的改革还只是走在半途,它在二十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摘编自吴敬琏 《重启改革议程》

    材料四:下图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光辉的起点”是党的哪次重大会议?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会议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在1978年到1980年,我国政府对“包产到户"”态度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政府态度转变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该方向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的?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写出两2点即可,)
  • 17. (2022八下·青秀月考)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大家庭。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材料三: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我们团结台湾同胞,推动台湾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进展。

    ——习近平《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讲话

    材料四:澳门3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近65万人,是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澳门回归以来,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经济社会一直保持健康稳定发展。2016年澳门人均GDP约6.9万美元,排名全国第一,位居世界前列。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粤港澳三地首次实现陆路连接,三地无障碍的联通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创造了更坚实的基础。澳门经济从最初的博彩业一枝独秀,经过华丽转身,逐渐实现了观光、文创、会展、休闲娱乐等产业互相促进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摘编自《回归后澳门繁荣稳定当地居民最受益》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 (2) 材料二中,中国首创的国家统一理论是什么?最早实践该理论实现统一的地区是哪里?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和政府统一台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当前稳定两岸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
    4. (4) 阅读材料四,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4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8. (2022八下·青秀月考) 军事国防是国家安全的支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军问题并没有被列为重点,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仅仅是作为任务和口号提了出来。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军事工作又被重新提到了全国工作之首,客观上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机会。在抗美援朝期间,我军的军费得到了充分的保证,武器得到迅速更新和统一,并且军队还招收与培养一批文化水平较高、具有现代化战争意识和经验的军事骨干。

    ——摘编自朱之江《论抗美援朝对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材料二:1958年起……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时,海军只有百余艘陈旧舰艇,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了一批新型飞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 年更名为火箭军。目前我国建立了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为了捍卫祖国领土完整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对我国军队建设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妨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发展的不利因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我国军队建设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队建设发展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如何加强现代国防建设才能实现强军梦、中国梦?(写出两2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