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遂宁射洪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思想政治期中...

更新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 1. 2022年4月28日,中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从探铲毛刷到纸页已泛黄的考古笔记,再到无人机,高清摄影设备……这些馆藏的呈现,为公众展示了考古工作过程、技术方法、研究思路及学科发展,浓缩着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探寻文明起源、重建古代历史的点滴。这表明:(   )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一定物质活动支撑  ②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发展文化  ④文化作为精神现象推动着社会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2高二上·成都期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中秋晚会秉持“多向科技要效果”的理念,融合举办地实景与虚拟现实技术,将中秋节蕴含的传统习俗、乡愁思念和家国情怀融为一体,以歌舞、交响乐、曲艺为主要载体,穿插说唱、情景表演等形式进行呈现,多方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广受观众好评。这表明(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丰富传播方式能为文化创新提供物质保证

    大众传媒对展示文化魅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扩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2022高二上·成都期中) 文物保护修复是人类共同责任。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是中国首个文物保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多年来为国际文物保护贡献了不少“中国方案”。比如陕西曾与新加坡国家文物保管中心签署协议,合作修复彩绘泥塑、木胎造像以及石刻文物。文物保护国际合作旨在(   )

    ①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③增进国家间的文化认同          

    ④推动不同文化在取长补短中共同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2高二上·成都期中) 北京前门外,坐落着中医药老字号北京同仁堂,这家有353年历史的“老药铺”闻名遐迩,全国各地的患者常慕名来此求医问药。2022年,“老药铺”同仁堂第9次亮相服贸会,作为北京市三家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之一,展示中医药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风采。这表明(   )

    中医药文化只有“走出去”才具有价值

    中医药文化在发挥积极作用中传承发展

    中医药文化在交流传播中惠及世界人民

    中华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2022高三上·贵州月考) 2022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8月24日,以60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解码中华文化基因”系列视频韩文版在韩国上线。通过契合移动传播的视频形态,向韩国民众展示中国千年传承的非遗技艺与民俗文化,让更多韩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更好促进中韩两国民心相通,夯实两国合作的坚实基础。材料表明( )

    ①文化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的交流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的内涵因现代科技而不断丰富

    ④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文化传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2高三上·长安期中) 人类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习近平主席以茶酒巧喻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旨在阐明(    )

    ①人类文明具有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②文明因交流而多样,因多样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③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④文明差异不应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2高三上·河南月考)  2022年6月1日,依托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格萨(斯)尔》史诗改编的动画电影《格萨尔王之磨炼》发布首张海报。《格萨(斯)尔》史诗诞生于古代藏族部落社会时期,主要由藏蒙民族共同创作。在藏族被称为《格萨尔》,在蒙古族则称为《格斯尔》,统称《格萨(斯)尔》。动画电影《格萨尔王之磨炼》的上映(   )

    ①加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进程

    ②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③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有利于人民领略古典民族史诗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2年荷兰花车巡游活动4月23日在荷兰西部滨海城市诺德韦克举行。在数十辆花车组成的巡游队伍中,两辆虎年中国风主题花车精彩亮相。一组以虎为核心元素,取其正义、勇猛、威严的寓意;另一组载有中荷建交50周年标识,象征中国的灯笼和象征荷兰的风车通过一座花桥连接。这有利于(   )

    ①搭建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增进理解和互信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实现对彼此文化的认同

    ③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北京冬奥会上,由广州美术学院曹雪团队主持设计的吉样物“冰墩墩”爆红,不断售罄,可谓“一墩难求”,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用荔枝FM、酷狗音乐听音乐,在虎牙、YY上看直播,《熊出没》《喜羊羊》陪伴一代代孩子长大,电影《白蛇传·情》破层出圈让粤剧文化风靡一时......南粤大地人文荟萃,文化产业硕果累累。这说明( )

    ①创新使文化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②动漫创意设计最能引世界目光

    ③文化与经济相得益彰,融合发展    ④经济为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支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22年4月,中央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要求系统整理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的古籍文献,深入整理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古籍文献,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模式,将古籍本身和重要古籍整理成果全部予以数字化。这一要求意在(   )

    ①全面展示中华文化的精髓      ②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推动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      ④永续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22高二上·四川月考) 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又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我国第二次将三尺讲台放置在无垠的太空,也是世界上首个进行两次太空授课的国家。开展太空授课活动(   )

    ①旨在进行太空科普,培养青少年崇尚科学的热情

    ②能够发挥天地互动优势,实现教育方式根本转变

    ③彰显了中国航天科技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④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坚定“四个自信”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2. (2022高三上·银川月考)   2022年2月举办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被誉为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会,近3000名中外运动健儿闪耀赛场,18000多名赛会志愿者默默奉献,2项世界纪录和17项冬奥会纪录被刷新,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是迄今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完美演绎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这表明(    )

    ①体育运动以彰显文化自信为根本价值追求

    ②人民是体育运动的价值创造者和价值享受者

    ③体育运动具有塑造人生、促进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

    ④体育运动是消弭文化差异、促进文化融合的重要手段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2021年,国产电影《中国医生》以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定宇、援鄂医疗队等为原型,展现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和鼓舞,受到普遍好评。从中可获得的启示是(   )

    ①人民满意是衡量文艺作品价值的根本尺度

    ②优秀的文化作品都如实的反映了现实生活

    ③塑造艺术形象是艺术创作的根本价值追求

    ④反映时代的文艺作品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某市教育和体育部门与某花卉园艺公司联合创办了劳动和美学教育基地,进一步健全劳动教育和美学教育与中小学校五育教学融合发展的合作机制,促进劳动和美育资源融入教育体系,让学生在欢乐中亲近自然,感受中华千年农耕文明和乡村振兴的大潮。此举意在(   )

    ①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发挥育人功能
    ②开发活动课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③丰富教育形式,创新文化传播途径
    ④延续中华美德,弘扬中华农耕精神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2021年12月28日,2021年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决赛在北京广播电视台上演巅峰之战。大赛聚焦生物多样性、科技冬奥航空航天等社会热点、焦点内容,通过科普演讲、PK淘汰、专家点评等形式,讲述科学发展带给人们的变化、解读科技热点、分享健康知识。该活动自2021年5月份上线以来,线上答题参与人数88万人,总浏览量1235万人次。举办该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颂扬科学精神.夯实经济发展根基 
    ②传播科学思想,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③普及前沿科技.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④引领道德风尚,凝聚向善向上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钱学森院士虽在海外多年,但观其言行,处处都弥漫着极其浓厚的中国情结。而且这种情结在他讨论术语规范问题时有充分的体现。名词规范化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诸多名词规范思想都是值得当前术语工作者借鉴和学习的,“中国范儿”“中国味儿”是他一贯坚持的术语思想,这启示我们术语规范(   )

    ①应彰显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包容性

    ②要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满足现代人群的审美需求

    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文化的转型升级

    ④应体现科学精神,把握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的特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以时间为轴线,运用声、光、电等新技术,结合大气磅礴的舞蹈、音乐、朗诵等艺术语言,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带领人民奋进新时代的壮丽画卷。该作品的文化价值在于(   )

    ①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凝聚复兴伟力

    ②增强革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赓续红色基因

    ③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④唤醒历史记忆,坚定历史自信,满怀信心地向前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在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等与黄河流域风格一致,而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却鲜见,是古蜀王国对“众神”极具想象力的艺术表达。同时,半张金面具及来自印度洋的5000多枚海贝见证了横跨欧亚大陆的文明交流。这佐证了中华文化(   )

    ①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②注重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经历了一个漫长演化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计算机汉字字体多元,应用场景丰富,但一些“丑书”“怪书”类信息化字体产品,对字体进行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背离汉字的书写规范。2022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对粗制滥造、拙劣夸张、观感不佳的字体及时进行清理替换。此举意在(   )

    ①打击汉字字体领域的侵权盗版行为 ②强化汉字作为文化物质载体的作用

    ③规范汉字使用以准确表达思想情感 ④更好展现汉字蕴含的中华文化魅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近年来,中国作家协会持续开展当代文学译介工程,稳步推进文学交流和对外传播,让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文学作品走近越来越多海外读者。数据显示,10年来,以出版文学类图书为主的作家出版社累计入选图书品种数量2741种。我国开展当代文学译介工程意在(   )

    ①让汉字成为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提升其他国家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度

    ③使我国的文学作品更具海外特色     ④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1. (2022·江西模拟)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彰显。可见,北京冬奥精神(    )

    ①激励着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  

    ②形成基础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③是对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④点亮了人们心中的理想信念之光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2.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英明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发扬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的一切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

    ①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④源于人们的爱国情感,蕴含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追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3. 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把“床前明月光”翻译成“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将月光和思乡之情暗喻为水,让西方人体会到了中国唐诗的精妙。同时,许先生把雨果、司汤达等西方作家的著作翻译成中文, 也让中国读者感受到了欧洲社会的风貌,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的创作。上述事例说明(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仍有其价值 
    ②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有相通性

    ③要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发展先进文化
    ④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发展和进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4. 下图为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主体图形由反映江南人文意蕴的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杭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   )

    ①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体现了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结果

    ③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江南文化特色

    ④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5.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顾诵芬、王大中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连续21年举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伴随着科技奖励工作的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北斗组网、墨子“传信”、“天问”探火等大国重器,到疫苗研制、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民生福祉,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

    化荣誉为激情,化责任为动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激励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前行、接续奋斗,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知识,分析科技创新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 26. 2022年8月28日晚,第十七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本届电影节以“新时代、新摇篮、新力量、新坐标”为主题。颁奖典礼上,2022年新春佳节上映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斩获最佳影片奖。

    《长津湖之水门桥》聚焦于长津湖之战中,美军向南败逃过程中遭到志愿军层层拦阻的这次关键性战斗,充满爱国主义的正能量和深沉浓厚的家国情怀。在尊重客观历史的基础上,该影片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再现了艰苦卓绝的长津湖之战。其故事完整清晰,战斗场面精彩火爆,战场环境与战术设计考究,展现出志愿军战士不畏牺牲、顾全大局的崇高革命精神。

    从创作层面,无论是对于熟悉革命文本的重新处理,还是英雄人物设计,抑或是在主题层面的时代创新和个别战斗桥段采取的艺术夸张的表现手法,都很好地契合了当代大众的审美心理。影片情感饱满有力,牢牢把握当下观众的需求,每一个生动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都让人不禁联想到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让观众得以亲近并且共情,让我们记住了用生命守护了万家灯火和盛世团圆的人。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是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 27. 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我国宣布一份包含32项务实举措的成果清单,其中包括“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发起农耕文明保护倡议”,2022年7月17﹣19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主席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促进可持续农业。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的意义。
  • 28. 2022年4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树立了我国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这不是神话,而是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艰辛历程的深刻写照。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史,正是广大航天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发愤图强、团结协作,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遵照既定的计划,攻克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实现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落后一跃成为航天强国的梦想。

    2022年5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青年团队回信时强调,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1. (1) 结合材料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对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的作用。
    2. (2) 为了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某班准备举行一次主题为“青春、梦想、奋斗”的班会活动,请你列两条发言提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