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03-27 浏览次数:1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卷上。
  • 1. (2022八下·龙岗期末) 历史线索是由发生重大事件或历史转折的年份贯穿而成的历史链条。对下面历史线索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 中华民族反抗侵略而取得完全胜利的过程 C . 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过程 D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 2. (2022八下·龙岗期末)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对下图的解读,属于“史实”的是(    )

    A . 中国人从此真正站起来了 B . 举行开国庆典和阅兵仪式 C . 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壮大 D . 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的崩溃
  • 3. (2022八下·龙岗期末)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一个月之内的主要纪事,由此可知当时的主要工作是(    )

    时间

    事件

    10月5日

    中共中央指示不应再强调少数民族“自决权”

    10月12日

    中共中央电示西北局、华南分局、华东局等关于今后土地改革的方针

    10月14日

    广州解放

    10月30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凡属政府范围的事由政府颁布”的通知

    10月31日

    华北人民政府结束,正式向政务院(今国务院)办理移交

    A . 恢复国民经济 B . 强化工农联盟 C . 肃清反动残余 D . 巩固新生政权
  • 4. (2022八下·龙岗期末) “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以上生产资料除依法收归国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这一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
    A .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 . 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 .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 . 取得了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第一次伟大胜利
  • 5. (2022八下·龙岗期末)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表示,现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
    A . 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性作用 B . 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D .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6. (2022八下·龙岗期末) 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里的“里程碑”是指(    )
    A . 中国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B . 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D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7. (2022八下·龙岗期末) 学习历史需要将概念用层次化的方式组织起来。以下表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层次结构一致的是(    )
    A . 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B . 对外开放——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C . “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亚非会议 D .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
  • 8. (2022八下·龙岗期末) 据薄一波回忆说:“当时(1958年)甘肃的省委书记告诉我,有的干部执行这个口号很积极,看到过路的人走了很远,还强拉他回来,说天晚了还不吃饭?反正不要钱,非要他吃不行。”这从侧面反映了(    )
    A . 三大改造的推行激进 B . 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C .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 D . 农村经济改革成效大
  • 9. (2022八下·龙岗期末) 观察下列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Ⅲ”的主要原因是(    )

    A . 改革开放的需要 B . 国民经济调整 C . 环境保护的需要 D . 农村改革展开
  • 10. (2022八下·龙岗期末)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典型代表身上共同体现的精神是(    )
    A . 开天辟地、立党为公 B . 保家卫国、不畏强敌 C .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D . 实事求是、顾全大局
  • 11. (2022八下·龙岗期末)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在“文化大革命”后,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经过“第三次反思”后,中国人取得的核心成果是(    )
    A . 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 B . 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拨乱反正 C . 确立“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 D . 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 12. (2022八下·龙岗期末) 以下语句摘自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的日记。对日记中的事项按发生的先后顾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狗剩说:“现在已经发展到信息社会,你和我妈没有电话怎么能行呢。”

    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③生产队在俺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④俺媳妇菊兰和几个妇女偷偷去摘喂牲口的苜蓿,后来摘不到首蓿,便偷偷掐些小麦叶子回来,用麸子拌成菜疙瘩吃。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②①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④③①
  • 13. (2022八下·龙岗期末)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劳动合同制在各类企业中广泛推行。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应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劳动双方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这说明这一时期企业改革的方向为(    )
    A . 扩大企业自主权 B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实行股份制改革 D .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14. (2022八下·龙岗期末) 下列说法中,对下表信息概括最全面的是(    )

    时间

    开放层次

    涉及城市或地区

    1980、1988年

    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

    1984年

    沿海开放城市

    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城市

    1985-1990年

    沿海经济开发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浦东新区等

    1992年以后

    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城市

    武汉、太原、凭祥等

    A . 一个国家要发展,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B . 邓小平同志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C . 沿海开放城市使对外开放由点连成了线 D . 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 15. (2022八下·龙岗期末) 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的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的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问题上的公有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 邓小平南方谈话 B . 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
  • 16. (2022八下·龙岗期末) 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分享病毒研究成果,同世界卫生组织保持良好沟通,同有关国家分享防疫和救治经验,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这体现了中国(    )
    A .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 坚持“一带一路”战略 C . 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7. (2022八下·龙岗期末) 邓小平说:“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如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是因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 . 能使各少数民族自由选择社会制度 B . 使各少数民族完全自治,促进民族团结 C . 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D . 使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保证了国家统一
  • 18. (2022八下·龙岗期末)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三地无障碍的联通为澳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创造了更坚实的基础,其对澳门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潜移默化的影响,已逐渐显现。这体现了(    )
    A . “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地区的问题 B . 回归后的香港、澳门跟大陆一样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C . “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 D . “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 19. (2022八下·龙岗期末) 从下面大事年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979年,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87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

    A .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 海峡两岸各界人士渴望实现祖国统一 C . 祖国统一大业不断推进 D . “一国两制”为港澳台回归奠定基础
  • 20. (2022八下·龙岗期末) “求同存异”最早出现于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求同存异”作为外交方针,是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这次会议是(    )
    A . 万隆会议 B . 巴黎和会 C . 华盛顿会议 D . 联合国大会
  • 21. (2022八下·龙岗期末) 1972年,中美发表的《联合公报》阐述了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不同看法,并明确指出“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反映了(    )
    A . 美国受益于中国的贸易投资 B . 承认分歧是一种政治智慧 C . 中美力量对比发生重要变化 D . 尼克松访华获得民众支持
  • 22. (2022八下·龙岗期末) 邓小平在《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中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上述材料说明的是(    )
    A . “两弹一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B . 核武器和人造卫星是我国立国之本 C . 六十年代以来,中国重视科技的发展 D . 任何大国都应该拥有卫星和核武器
  • 23. (2022八下·龙岗期末) 民间婚嫁习俗从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下表“婚嫁三大件”内容的变化反映了我国(    )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1世纪
    婚嫁三大件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手机、空调、汽车 车子、房子、票子
    A . 文化教育进步 B . 饮食结构优化 C . 社会保障提高 D . 经济快速发展
  • 24. (2022八下·龙岗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陶金珏《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

    1. (1) 观察材料一的两幅柱状图,指出1952一1957年我国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
    3. (3)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25. (2022八下·龙岗期末) 阅读下列中国40年扶贫基本情况表,回答并论述问题。

    阶段

    主要扶贫机制

    贫困人口变化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体制改革主导的扶贫开发(1978-1985)

    农村制度改革

    从7.7亿人减少到6.6亿人

    从133.6元提高359.3元

    解决温饱的扶贫开发(1986-2000)

    开发式扶贫战略和贫困县为主的瞄准机制

    贫困人口下降到4.6亿人

    从359.3元提高到646.0元

    巩固温饱的扶贫开发(2001-2010)

    开发式扶贫战略和贫困村为主的瞄准机制

    贫困人口下降到不足1.7亿人

    从646.0元提高到1275.1元

    全面小康的扶贫开发(2011-2020)

    举全党全国之力持续推进减贫事业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从1275.1元提高到12588元

    ——摘编自汪三贵《中国40年大规模减贫:推动力量与制度基础》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78-1985年“农村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式。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是十三大“三步走战略”的第几步?请写出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标志和时间。
    2.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