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松江区(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03-17 浏览次数:4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 2.   默写。
    1. (1) ,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太守行》)
    2. (2) 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
    3. (3) ,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
    4. (4)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 (5) 杜甫《春望》中的诗句“ ”以花鸟之物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忧国思亲之情。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 4.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石拱桥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

    虹卧波”。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xióngkuà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⑤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⑥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 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几乎。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⑦早在 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⑧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 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抗日战争的序幕。

    ⑨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中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选文有删减)

    1.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xióng kuà

    2. (2) 从选文内容看,中国石拱桥有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分布广泛的特点。
    3. (3) 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 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 (4) 第⑥段画线句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5. (5) 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明顺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全文先介绍石拱桥,再介绍中国石拱桥,运用了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 B . 第③-⑧段先总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再进行具体说明,运用了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 C . 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时,是按照由后到先的时间顺序来介绍的。 D . 第③-⑧段和第⑨段,是按照由现象到原因的逻辑顺序来介绍的。
  • 5.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外公丰子恺的教育

    宋菲君①小学四、五年级时,外公丰子恺开始教我古文诗词。每周教诗词 20首左右,古文一篇,从《古诗十九首》学到王勃的《滕王阁序》。外公总是一面讲解,一面画示意图。讲白居易的《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就画一名女子跪地,周围是拿枪的士兵;讲杜甫的《咏怀古迹》,“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就画一名女子飘飘然而来,身上缀满配饰。外公问我,念到这句的时候,是不是能听到环佩叮当碰击的声音?

    ②外公喜欢旅游,每次出游,都有诗词相伴。他讲到姜夔的《扬州慢》,第二天就带我们去扬州二十四桥“寻梦”。我们全家游庐山,去逛南京,每到一处都是一堂诗词课。有一次,外公讲到苏曼殊的“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忽然问:“钱塘江大潮是什么时候?”家人回答:“下个礼拜,阴历八月十八。”外公对我说:“你去学校请个假,全家去海宁看潮。”

    ③那时我在复兴中学读高一,不允许请假。我把外公写的假条拿给班主任,班主任又去找校长。听说是丰子恺先生的意思,校长 pòlì准了假。我们包了一辆车去海宁。大潮还没来时,江水很浅,有几个人在打鱼。外公随口念起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我一下就记住了这首诗,一直记到今天。

    ④初二时,我写信给外公,希望跟他学美术。外公立刻回信:“你要学画,我当然教你。”从此,我每周去外公家,学完诗词,还要学画画。高二时我以外公为模特,画了一张素描。外公说画得不错,我很高兴,因为得到了艺术大师的肯定。

    ⑤高三时文理分班,我喜欢中文,又喜欢美术,数理化成绩也不错,拿不定主意,就去问外公。我和外公讲了自己的苦恼,外公听了,没有片刻犹豫就对我说:“菲君,我们这个大家庭,学文科、艺术、外语的人太多了。数理化学得这么好的,只有你一个。”他建议我学物理,考北大。我心里的天平立刻向理工科倾斜,后来第一志愿考上了北大物理系。毕业后,我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和光学工程、光学仪器的开发,一直到今天, 79岁还在科学院当客座研究员。

    ⑥有一次学生问我,如果再选择一次,您会选择哪条路?我想了想,还是学物理。学了物理,诗词、美术可以作为业余爱好,而以物理作为业余爱好, impossible (不可能)。大家都笑了。

    ⑦现在想想,很多事情都有因缘。我学术生涯的起点,其实来自外公的一幅画。高一那年,物理书上讲到望远镜的原理,我和同学在旧货摊上买了一块平凸透镜当物镜,用几块放大镜当目镜,用纸糊了一个镜筒,自制了一台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用它看到了木星的 4颗卫星、土星的光环、金星的盈亏,还有月球表面的环形山。那个周末,我兴奋地告诉了外公。他听了很高兴,还问我,能看到火星的卫星吗?我说火星的卫星有两颗,火卫一和火卫二,太小了,看不见。第二天,外公送我一幅画,并题诗一首:“自制望远镜,天空望火星。仔细看清楚,他年去旅行。”很多年后我才发现,外公曾在文章中讲过中西方种种天文传说,原来外公也是一位天文爱好者。

    ⑧ 2020年6月3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协会批准了“丰子恺星”。那是一颗在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小行星,被发现的日期,正是外公100周年诞辰。网友说,天上从此多了一颗艺术的小行星。

    ⑨一个多月后,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作为嘉宾,我坐在国家天文台的运控大厅里,心里想起外公 60多年前的预言:“自制望远镜,天空望火星。仔细看清楚,他年去旅行。”

    【注释】丰子恺:散文家、画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1. (1) 看拼音写汉字。

      pò lì

    2. (2) 第③段“我一下就记住了这首诗,一直记到今天”的原因是?
    3. (3) 文中围绕外公丰子恺的教育,主要记叙了外公对“我”两方面的影响,请概括。

      影响我的方面

      具体事件

      业余爱好方面

      学术生涯方面

      高一时,外公送我一幅画并题诗,鼓励我坚持天文爱好。

    4. (4) 下列与外公的教育理念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寓教于乐,灵活生动 B .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C . 关爱理解,支持鼓励 D . 尊重孩子,教学相长
    5. (5) 结合全文,谈谈对结尾⑧⑨两段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 6.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愚公移山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1) 课文选自《列子》,列子是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年九十

      ②寒暑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②甚矣,汝之不惠!

    4. (4) 下列不属于愚公移山所面临的困难的一项是 (   )
      A . “方七百里,高万仞” B . “年且九十”“子孙荷担者三夫”“始龀,跳往助之” C .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D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 (5) 下列选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智叟的“笑”体现出他对愚公的嘲讽。 B . 智叟最终被愚公的精神打动并深感内疚。 C . 愚公的分析体现出发展的眼光。 D . 愚公认为智叟思想认识非常顽固。
  • 7.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

    ①曹玮知镇戎军日 , 尝出战小捷,虏引兵逃去。玮侦虏去已远,乃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行阵。众将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耳。不若弃之,整师而归。” 。虏去玮数十里,闻其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整师待之。向暮,虏至。玮使人谓之曰;“大军远来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兵马,明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

    ②旦日,玮鼓军而进,一战克敌,遂弃牛羊而班师。

    ③既克,玮曰:“吾知虏伺机必还,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精已疲,力已尽,投其所好而安之,则气衰而难鼓矣。吾以此取之。”

    (选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注释]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地重镇。知镇戎日:主镇镇戎的时候。②虏:古时对外族的蔑称。③縻(mí):束缚。

    1.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玮侦虏已远

      ②整而归

    2. (2) 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玮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

      A . 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侦察了三次。 B . 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多次侦察。 C . 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侦察了三次。 D . 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多次侦察。
    3. (3) 从全文来看,曹玮能够一战克敌的原因是什么?
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 8.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1) 《饮酒》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
    2. (2) 诗中“尔”的意思是 ;“悠然”的意思是
    3. (3)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 . “心远地自偏”中“心远”表现了作者超脱世俗的心境,不为名利所惑。 C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情。 D . “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即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 9.   古诗欣赏。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1) 《赤壁》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
    2. (2) 诗中“销”的意思是 ;“将”的意思是
    3. (3)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从正面写了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十分风趣。 B . 诗歌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C . 诗歌用“二乔”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 D . 诗歌揭示了“偶然的机遇对历史变迁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哲理。
七、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 10.   请将下列代表昆虫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横线处。

    A.蝉

    B.螳螂

    C.切叶蜂

    D.杨柳天牛

    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多星期;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