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年考生物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27 浏览次数:54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人体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和肺泡都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内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两种液体环境中蛋白质含量不同 B . 人体内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和胰岛B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相同 C . 外界氧气进入人体肺泡上皮细胞被利用至少穿过3层磷脂分子 D . 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与毛细血管内的液体可以相互转化
  • 2.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内环境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中。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离不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B . 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长期高于6.1mmol/L,说明血糖平衡可能遭到了破坏 C . 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正常时,人体内环境就能维持稳态 D . 严重高原反应可能出现脑水肿,说明内环境维持稳态的能力有限
  • 3.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其中脊髓是低级中枢 B . 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C . 支配同一器官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D . 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的活动受意识支配
  • 4.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关于引起牵涉痛的两种机制的假说分别是汇聚学说和易化学说。汇聚学说认为,牵涉痛是由于内脏和体表的痛觉传入纤维,在脊髓同一水平的同一个神经元汇聚后再上传至大脑皮层;由于平时疼痛刺激多来源于体表,因此大脑依旧习惯地将内脏痛误以为是体表痛,于是发生牵涉痛。刺激痛觉感受器会引发相应的反射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刺激手部皮肤痛觉感受器引起的缩手反射为条件反射 B . 在不同的反射活动中,不会出现同一个神经元 C . 体表的痛觉传入纤维断裂,对应体表痛就会消失 D . 发生牵涉痛时,大脑皮层对来自脊髓的信息判断有误
  • 5.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如图表示人有意识控制排尿的反射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神经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反射弧 B . 有意识控制的排尿反射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C . 若图中b受损,则人有尿意,但不能有意识地排尿 D . 图中的逼尿肌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
  • 6.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人类的糖尿病分为1、2两种类型,多饮、多尿、多食是其共同外在表现,其中1型糖尿病是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2型糖尿病患者是胰岛素可能并不缺乏,但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所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注射胰岛素是辅助治疗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最佳方法 B . 自身产生的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可能引发1型糖尿病 C . 自身产生的抗体攻击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可能引发2型糖尿病 D . 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出现障碍,脂肪代谢会增强,可能引起身体消瘦
  • 7.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多肽)是人体内两种重要的维持水盐平衡的激素,其中醛固酮主要作用于肾脏,促进钠离子的重吸收。如图表示醛固酮的作用机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都能作用于肾脏,两者的受体都位于质膜上 B . 抑制图中①过程,醛固酮调控的相关基因的表达会受影响 C . 图中②过程需核糖体提供场所,tRNA搬运氨基酸,mRNA作为模板 D . 醛固酮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但仅在其靶细胞处发挥调节作用
  • 8.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骨髓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 B . 免疫细胞中能摄取、处理抗原的只有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C . 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向内环境中释放的有机物 D . 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被病原体侵染的靶细胞并诱导其裂解
  • 9.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我国已经全民接种了新冠疫苗。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BA.1、BA.2、BA.5系列,包括BF.7、BQ.1和重组体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随着新冠疫情管控政策全面放开,新冠病毒在人群中蔓延的速度会加快,但多数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和轻症。极少数出现重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奥密克戌变异株在入侵人体时,会首先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B . 新冠病毒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可能与其体内存在特异性抗体有关 C . 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现重症,与其内环境中病毒繁殖较快有关 D . BA.1、BA.2、BA.5侵染人体,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种类相同
  • 10.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棉花是主根植物,茎和根均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现象,其植株的结构如图1所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棉花植株生长的影响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棉花植株内多处可以合成生长素,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B . 摘取该棉花植株的①、②处的生长素浓度会持续下降,②会长出侧枝 C . 当生长素浓度为c和d时,前者棉花植株能生长,后者棉花停止生长 D . 棉花幼苗进行拔苗移栽时,可能会破坏主根的根尖而利于④的生长
  • 11.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拟南芥和突变体拟南芥(GA含量显著降低)探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植物正常生长和逆境条件(盐碱、干旱等)下生长所起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是微量、高效的有机物 B . 给突变体拟南芥喷施GA,可能不利于其在干呈环境中生长 C . 图2结果可能与突变体拟南芥种子内源GA含量低有关 D . 该实验共涉及2个自变量,即ABA浓度和植株类型
  • 12.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每24小时将培养瓶内的培养液更换一次,直至统计到酵母菌数量不再增加为止。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酵母菌数量不再增加前,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B . 每次抽样时,需进行摇匀处理,以增大取样的可靠性 C . 该实验不属于对照试验,因为实验中未设置对照组 D . 制作装片时,样液需先滴加在计数室内,再盖上盖玻片
  • 13.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科研人员调查不同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的人工乔木林(呈长条形)的林下物种丰富度指数,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郁闭度是影响林下植物种群密度的主要生物因素 B . 调查该人工林中某种灌木的种群密度时,采用五点取样法 C . 林冠层的空隙增大,不利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增大 D . 当郁闭度为1.0时,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可能都会下降
  • 14.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科学家在调查蝗区的自然环境特点,飞蝗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情况时.发现东亚飞蝗的产卵量与空气的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东亚飞蝗的发生量与降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空气的相对湿度高和低时,均不利于飞蝗的繁殖 B . 调查结果显示,雨量的大小与飞蝗的发生量呈负相关 C . 种内竞争和气温、土壤湿度也会影响飞蝗的种群密度 D . 连续干旱,飞蝗发生量的变化趋势将会逐渐变大
  • 15.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生物,包括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多小核草履虫等。它们具有相似的形态和习性。科研人员在适宜同等条件下,将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实验,培养16天,每天统计草履虫的数量,所得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微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单独、适宜同等条件下培养,大草履虫的K值低于双小核草履虫 B . 两种培养方式,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增长均近似呈“S”形 C . 混合培养第16天,培养液中存在种间和种内两种竞争 D . 单独培养第10天,双小核草履虫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二、多选题
  • 16.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味觉暂时性丧失,味觉是由溶解性化学物质(如辣椒素、醋酸等)刺激味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患者暂时丧失味觉的原因可能是新冠病毒影响了味觉感受器的兴奋 B . 正常情况下,辣椒素刺激味觉感受器引起辣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C . 辣觉产生于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中还有呼吸中枢、听觉中枢等 D . 味觉形成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方向进行的
  • 17.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如图表示抗利尿激素(ADH)的调节示意图,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DH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重吸收水 B . 一次性献血过多时,献血者的内环境中ADH水平会升高 C . 图示ADH作为信使把信息从下丘脑传递给肾小管、集合管 D . 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参与的调节只是增加ADH分泌
  • 18.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HPV是人乳头瘤病毒的名称缩写.是一种DNA病毒。接种HPV即二价HPV疫苗、四价HPV疫苗、九价HPV疫苗,后者含有的抗原多且包含前者含有的抗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类接种不同种类的疫苗,只能预防相应的传染性疾病 B . HPV和HIV都能在宿主细胞内将遗传信息由DNA转至RNA C . 与二价、四价相比,接种九价HPV疫苗后,人体可能产生更多种类的抗体 D . HPV疫苗含有的抗原可直接刺激浆细胞并使其分泌抗体
三、单选题
  • 19.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研究发现,某种植物种子只有经适宜光照和赤霉素(GA,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也不是多肽)双重作用下才能萌发。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上述发现,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实验处理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条件

    甲组:正常植株的种子

    GA缺陷型植株(基因突变造成GA不能合成)的种子

    乙组:?

    丙组:加等量的蒸馏水

    黑暗

    不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

    适宜光照

    萌发

    萌发

    A . 乙组添加适量、适宜浓度的GA B . 丙组种子在适宜光照下不萌发 C . 乙组和丙组可构成一个对比实验 D . GA的合成是由相关基因间接控制的
四、多选题
  • 20.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淡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土层厚度薄(多数不足10cm),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松林群落石漠化的演替方向与初生演替的方向相同 B . 松林群落石漠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锐减,营养结构简单化 C .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是减缓和补救土地石漂化的重要措施 D . 石漠化地块人工回填之前的土壤,可快速恢复石漠化前的土壤面貌
五、综合题
  • 21.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图甲表示某反射弧的示意图,其中a和b是两个突触,I、II、III、IV和V分别表示反射弧中的5个部分;图乙表示图甲中b突触的放大示意图。已知I受到适宜强度的刺激时,会引起V发生收缩,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M指的是神经节,主要由神经元的构成。该结构是判断反射弧中各部分的重要依据;图乙中,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有
    2. (2) 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会引起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打开.并使Ca2内流,从而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进而释放神经递质,最终引起V收缩。

      ①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所处膜电位表现为,该通道才会打开。

      ②若图乙中再摄取泵的活性被抑制,当I受到适宜强度的刺激时,则V可能会

    3. (3) 1受到适宜强度的刺激时,会引起V发生收缩,由此说明反射弧的结构是。在此基础上,请利用d和c(电压测定备选部位)、A和B(刺激备选部位),设计一个较简易的实验,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突触处传递的方向上的特点。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 22.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当病原体侵入机体,会诱发人体产生甲型和乙型两种特异性免疫反应,如图表示其中的部分流程,图中的S蛋白来自某种病原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的“辅佐细胞”指的是,初始T细胞指的是
    2. (2) 甲型免疫指的是,判断的依据是
    3. (3) 在的双信号刺激下,以及活化T细胞产生的的作用,可以使初始B细胞分裂,分化为X。
    4. (4) 利用病原体的S蛋白制成疫苗,给健康人注射该疫苗可获得相应的免疫力,而多次注射的目的是
  • 23.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人体内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有重要关联。回答下列问题:
    1. (1) TRH和TSH分别是(填相应器官)分泌的激素。
    2. (2) 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前者的作用是
    3. (3) 若某患者甲状腺细胞膜上的TSH受体受自身抗体攻击面破坏。则该患者体内TSH、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分别为,从病因角度分析该病属于(填免疫失调疾病名称)。
六、实验题
  • 24.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某兴趣小组从两种植物体内分离出X和Y两种浓度的吲哚乙酸不考虑其他激素的影响),为了比较X和Y两种吲哚乙酸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组

    平均每个绿豆芽长出不定根数(条)

    每条不定根平均长度(mm)

    从植物体内分离的浓度为X(μmol·L1)的生长素溶液

    5.92

    37

    从植物体内分离的浓度为Y(μmol·L1)的生长素溶液

    4.16

    18

    浓度为50(μmol·L1)的生长素溶液

    4.85

    20

    浓度为100 (μmol·L1)的生长素溶液

    5.02

    23

    浓度为200(μmol·L1)的生长素溶液

    5.58

    31

    蒸馏水

    3.17

    14

    1. (1) 吲哚乙酸是植物体内的一种生长素。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可促进等作用。表中数据说明生长素还影响植物水平的生长、发育。
    2. (2) 人们最早从中分离出吲哚乙酸,从表中数据(填“能”或“不能”)确定X和Y两种吲哚乙酸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
七、综合题
  • 25. (2023高二下·安徽开学考) 全球性生态问题都是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有时也能使荒原变林海,如我国的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建设。通过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的不懈努力,终于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又重新变回了“林的海洋,鸟的天堂”。回答下列问题:
    1. (1) 沙丘、沙地重新变回了“林的海洋,鸟的天堂”。该过程中群落的演替为(填“初生”或“次生”)演替,作此判断的理由是
    2. (2) 若要调查塞罕坝林场内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则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此方法调查的过程中,若标记的个体易被天敌捕食,则会导致统计结果
    3. (3) 塞罕坝林场内有许多动物,这些动物的种间关系可能有(答出4点即可)
    4. (4) 在自然环境不发生根本变化的前提下,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填“能”或“不能”)建立起塞罕坝式的林海,理由是
    5. (5) 如图表示塞罕坝林场内甲、乙两种乔木的不同成长阶段的个体统计柱状图(单位:株)。乔木甲的年龄结构为。乔木乙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