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4...

更新时间:2023-03-28 浏览次数:2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共60分)
  • 1. (2022·白山模拟) 距今约7000年左右的某遗址考古出土了大量的木桩、木板、柱、梁、枋等干栏式建筑构件……。它最有可能是(    )
    A . 山顶洞人遗址 B . 河姆渡遗址 C . 元谋人遗址 D . 半坡遗址
  • 2. 《尚书·牧誓》记载“武王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与受敌于牧野,作《牧誓》”;而下图青铜器内底铭文也记载了“武王伐纣”。这说明(    )

    A . 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重要证据 B . 传说中也包含有真实的史实 C . 文献记载与文物发现互证史实 D . 文献记载与文物发现史实矛盾
  • 3. (2019·怀化) 习近平强调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曾经指出:“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秦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
    A . 丞相 B . 太尉 C . 刺史 D . 御史大夫
  • 4. (2020七上·德庆月考) 《汉书·食货志》载:“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汉朝政府这样做旨在(    )
    A . 统一铸币 B . 盐铁官营 C . 平抑物价 D . 休养生息
  • 5. 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材料表明科举制(    )
    A . 有利于形成新的价值取向 B . 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 . 忽视了读书人品德的考察 D . 提升了全社会文化水平
  • 6. (2023七上·紫金期末)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终成三国鼎立之势。下列图示正确反映三国鼎立局势的是( )
    A . B . C . D .
  • 7.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 
    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
  • 8. (2021·张家界模拟) 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9.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人口区域分布状况,据此推断准确的是(    )

     

    A . 边疆地区获得开发 B . 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C . 宋元科技成就显著 D . 民间贸易十分活跃
  • 10. 出现下图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图中国古代南北方人才比重

    A . 政治中心的变迁 B . 重文轻武的政策 C . 社会传统的影响 D . 经济重心的南移
  • 11. (2022·广州一模) 康乾时期,在东南设置台湾府;在东北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中俄边界;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在北方,平定蒙古噶尔丹叛乱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管。这些做法体现了(   )
    A .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 国家治理因地制宜 C . 国家疆域远超历代 D . 边疆管理军事为主
  • 12. 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清廷提出将田分为新荒、积荒、极荒三等,并规定:新荒者,三年起科(征收钱粮);积荒者,五年起科;极荒者,永不起科。清廷这一规定意在(    )
    A . 强化民众的“农本”意识 B . 激励垦荒和稳定社会秩序 C . 缓解农业领域的满汉矛盾 D . 强调垦荒程序应循序渐进
  • 13. “这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材料表明(    )
    A . 清政府统治全面走向瓦解 B . 中国封建社会完全崩溃 C .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降低 D . 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
  • 14. 漫画是绘画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以幽默、诙谐、夸张等艺术手法极具感染力。下图是丰子恺在民国廿七年的漫画作品《愿作安琪儿空中收炸弹》,该漫画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 . 解放战争时期 B . 抗日战争时期 C . 大革命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 15. 如果在下面目录中插入单元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单元主题应放在(    )
    A . 第一节之前 B . 第二节之前 C . 第三节之前 D . 第五节之前
  • 16. 下侧是一幅法国漫画,画面中间的城市平民正在吹风笛,匍匐在他脚边的狮子代表当时的国王,他操纵的两个木偶代表第一、二等级的教士和贵族。漫画意在表现(    )

    标题:再见,巴士底狱

    A . 法国大革命前三个等级矛盾尖锐 B . 法国大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C . 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D . 拿破仑大军对欧洲进行压榨和掠夺
  • 17. (2017·营口)  1775年4月的一天,北美大陆的一声枪响,一支英国军队与来克星顿的民兵发生冲突。枪声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这场战争是(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 美国独立战争 C . 法国大革命 D . 美国内战
  • 18. (2022九下·开封月考) 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下列哪一种做法( )
    A . 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 . 调节农业生产 C . 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 . 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 19. (2019·苏州) 下图反映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图中文字为“相信我(美国),我不是针对你(俄罗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 B . 冷战思维仍然影响着国际关系 C . 美苏争霸,美国仍然处于上风 D .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 20. 1991年,欧洲12国决定“就重大国际问题采取共同立场和共同行动,逐步实现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推动建立(    )
    A .   欧洲共同体 B . 欧洲联盟 C . 雅尔塔体系 D . 国际联盟
  • 21. (2022·芜湖一模) 如图是20世纪40年代一幅有关国际关系的漫画《量体裁衣》。该漫画所反映的事件(    )

    A . 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B . 推动欧洲共同体成立 C . 美国外交政策重大调整 D . 有利于欧洲战后重建
  • 22. (2019·阜宁模拟) 请根据图示判断,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是(    )

    A . 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向两极格局演变 B . 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演变 C . 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演变 D . 由两极格局向“一超多强”演变
  • 23. 清朝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辖,促进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设立了(    )
    A . 西域都护府 B . 安西都护府 C . 北庭都护府 D . 伊犁将军府
  • 24. (2022八下·偃师期末) 电影《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彰显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场战争的胜利(    )
    A . 实现了中国领土完整 B . 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C . 完成了中国的工业化 D .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 25. 美国名将谢尔曼曾说:“(这场战争)就是要让南方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得到刻骨铭心的教训,永远不敢再想要独立!永远不敢诉诸战争!”材料表明这场战争的成就是(    )
    A . 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B .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 . 摧毁了英国殖民统治 D . 消除了种族歧视
  • 26. 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各大国都是带着各自的计划来到谈判桌前的,经过激烈的交锋和妥协让步,它们又不得不部分放弃自己的计划,接受这两次会议对世界新秩序的整体安排。“这两次会议”形成了(    )
    A . 凡尔赛体系 B . 两极格局 C . 多极化趋势 D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27. (2022九下·包河月考) 白居易在《时世妆》中写道:“时世妆,时世妆,出自西域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这反映出唐朝(    )
    A . 社会风气的开放 B . 诗歌创作的丰富 C . 城市商业的繁荣 D . 妇女地位的提高
  • 28. 下表反映了晚晴时期翻译西方各类书籍比例状况,对其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应用科学

    其他

    1860—1899年

    22.16%

    29.19%

    40.54%

    8.11%

    1902—1904年

    62.02%

    21.09%

    10.55%

    7.34%

    A . 洋务运动兴起 B . 民族危机加深 C . 中华民国建立 D . 鸦片战争惨败
  • 29. 下表是“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国工业发展速度对比”,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 . 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B . 美德经济发展快速后来居上超越英法 C . 英法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猛 D . 明治维新促使日本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 30. (2022·包河模拟) 1921年,苏俄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作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列宁的思想表现在(    )
    A .   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 B . 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 C . 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D . 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二、非选择题(40分)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并未迅速推广开来。目前,公元二三世纪的纸张出土极少,出土的书写材料还是大批的竹简。造纸技术的改进没有停止。古籍记载,用左伯纸书写表达,“妙物远矣,邈不可追”。王羲之用坚如蚕茧的纸张作《兰亭序》,字体道美,成传世珍品。唐代《北堂书钞》记载,东晋余杭令范宁规定写公文时不许用竹简和粗糙的纸,引发仿效。宋代《太平御览》记载,东晋桓玄掌握朝政后,曾下令宫中文书废除竹简,一律改用黄纸书写。四五世纪以后,竹简、木牍不再多见,主要是植物纤维纸了。

    材料二:两晋南北朝时期,著述之风日盛,著作的范围和数量远远超过前期。与此同时,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有许多专著问世。在书法、绘画艺术上,出现了很多书画大家。他们所以能在书法、绘画艺术的天地里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纸的大量生产和普遍应用。佛教在两汉之间(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到四五世纪时,由于纸张充足,使译经事业盛况空前。为了对抗佛教,道教师徒便发奋著书。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路甬祥主编《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史大系》

    1. (1) 材料一的历史叙述参考了哪些类型的史料,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2. (2)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得到推广的原因。
    3. (3) 根据以上材料,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的推广带来的社会变化,列举具体史实举例说明。范例:变化:出现了很多书画大家;举例:王羲之。
  • 32.   2021年5月22日13点7分,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的开拓者,也是我国千千万万科研人员的代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引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主要国家

    材料二:曾经,有美国学者质疑:“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袁老(袁隆平)决心向“饥饿恶魔”挑战。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如此反复,经历了一次次“曲折的寻找之旅”,又经过了一个个“穿行在磨难之中”的试验过程,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

    ——《人民日报》2021/5/22

    材料三:商鞅变法规定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唐太宗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老一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明末的社会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材料四:党的十六届五十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客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

    1. (1) 根据材料一,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请你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袁隆平在科技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这一贡献对中国乃至世界有什么重要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说出中国古代统治者推行的农业政策是?有何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怎样促进农村的生产发展?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量的、客观的历史事实就是如此:从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后,包括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队在内的中国民众,立即就正式揭开了抵抗侵略的抗日战争……尽管在卢沟桥事变前,中国民众的抗日战争几乎未能得到国民党政府的支持,但是,此时的抗战仍然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

    ——摘自李殿元《抗战八年当为十四年论》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投入南方战线即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的兵力只占陆军总兵力的二成,其余一成留在本国,三成配置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军队,负有确保中国内陆作战的任务……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印度和澳洲的失守不是没有可能的。

    材料三: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具体日期。根据材料,概括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及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材料中“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体现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什么作用?
    3. (3) 材料三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是哪两次战役?并根据材料三指出苏、美、英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4. (4) 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你认为世界各国应该怎样铭记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