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

更新时间:2023-03-30 浏览次数:9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2021七下·绍兴期中) 小茗在学习过生物分类后,尝试对已经学过的6种微生物进行分类,将青霉、匍枝根霉、酵母菌、蘑菇分为一类,将大肠杆菌、放线菌分为另一类,请问他的分类依据是(   )
    A . 细胞膜的有无 B . 细胞结构的有无 C . 成形细胞核的有无 D . 细胞壁的有无
  • 2. (2021七下·绍兴期中) 中国人精于饮食,喜食瓜子。图中的甲发育成一粒带壳葵花籽,乙发育成一粒南瓜子。下列关于向日葵和南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葵花籽和南瓜子分别是由植物的胚珠和子房发育而来的 B . 向日葵和南瓜都属于被子植物的双子叶植物 C . 向日葵和南瓜开花后要经过传粉、受精才能形成葵花籽和南瓜子 D . 向日葵和南瓜的花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 3. (2021七下·绍兴期中) 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雨后彩虹 C . 手影游戏 D . 阳光下树荫
  • 4. (2021七下·绍兴期中) 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组织,具有感受冷热、压力等功能 B . 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眼球内玻璃体的曲度 C . 当人从明亮处到暗处时瞳孔会缩小 D .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 5. (2023七下·杭州月考) 据报道,2019年4月下旬以来,一种叫草地贪夜蛾的外来物种在我国扩散蔓延明显加快,严重危害农作物。如图可以表示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D表示卵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此图表示蝗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其过程可表示为D→A→B→C B . 若此图表示草地贪夜蛾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C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C . 若此图表示草地贪夜蛾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成虫期 D . 若此图表示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过程,则发育成C的过程不经过蜕皮
  • 6. (2021七下·绍兴期中) 在盆景制作中,为了植物能“枝繁叶茂”,往往要把盆中植物的顶芽剪掉,这是为了让(   )更好发育。
    A . 顶芽 B . 侧芽 C . D .
  • 7. (2021七下·绍兴期中) 2015年2月3日,英国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的手段培育“三亲婴儿”。2016年初,世界上首位“三亲婴儿”诞生,具体培育技术路线过程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早期胚胎在体外培养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 B . “三亲婴儿”的繁殖方式与试管婴儿相同,均属于无性繁殖 C . 正常胎儿的发育,从受精卵的形成开始,整个发育过程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来自母体 D . “三亲婴儿”的遗传物质来自亲代三个人
  • 8. (2021七下·绍兴期中) 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科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在太阳光下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1七下·绍兴期中) 在全运会开幕式上,有人观察到会场主旗杆上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传递火炬时,手中火焰的状况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均向左运动 B .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均向右运动 C . 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 . 乙火炬手可能静止,甲火炬手向右运动
  • 10. (2021七下·绍兴期中) 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同学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A . f>f>f B . f>f>f C . f>f>f D . f>f>f
  • 11. (2021七下·绍兴期中) 绘制图形是科学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下列图形绘制正确的是(   )
    A . 平面镜成像 B . 光的反射 C . 凹透镜的折射 D .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 12. (2021七下·绍兴期中)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置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向下移动 C . 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不能成像 D . 蜡烛靠近凸透镜,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 13. (2021七下·绍兴期中) 下列对各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手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 . 人不能听到蝴蝶飞翔的声音,是因为蝴蝶飞翔时的频率太低 C . 超声波是指频率不超过20000赫的声波 D . “土电话”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 14. (2021七下·绍兴期中) 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如图所示的日食奇观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A . B . C . D .
  • 15. (2021七下·绍兴期中) 彩叶豆梨秋天叶色变红,有极佳的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化的优良彩叶树种。彩叶豆梨可采用嫁接方式繁殖,一般选择杜梨作为砧木。如图为嫁接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①为杜梨,②为彩叶豆梨 B . 图中所示为有性生殖过程 C . ②为①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和无机盐 D . ①以后所结果实性状由②决定
  • 16. (2021七下·绍兴期中) 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垂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   )

    A . 只有AB下半部分的虚像 B . 不出现AB的虚像 C . 只有AB下半部分的实像 D . 仍有AB完整的虚像
  • 17. (2021七下·绍兴期中) 桃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去掉雌蕊就不能结出桃子 B . 胚珠能发育成种子 C . ②能产生花粉,花粉中含有卵细胞 D . 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
  • 18. (2021七下·绍兴期中) 如图是一种被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

    A . 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 . 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 . 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 .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
  • 19. (2021七下·绍兴期中) 甲、乙、丙三辆车行驶在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在匀速向东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西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和路边的树都以同样的速度匀速向东运动(各车上的人均以自己所在的车为参照物),则各车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车向东运动 B . 乙车向东运动 C . 丙车向西运动 D . 乙车向西运动
  • 20. (2021七下·绍兴期中)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向南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 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0~2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北运动 C . 3s时甲比乙的速度快 D . 0~2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二、填空题(本题共 7 小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 21. (2021七下·绍兴期中)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我国唐代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桃花盛开”的现象。
    1. (1) 桃树能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征。
    2. (2) “桃花盛开”是为了吸引昆虫传粉,所以桃花是(填“虫媒花”或 “风媒花”);桃树通过种子繁殖后代的方式属于(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 22. (2021七下·绍兴期中) 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中的A 点斜射到水面上的 O 点,经反射后在足够长的刻度尺上形成一光点B。

    1. (1) 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所成的夹角为 37°,则反射角为
    2. (2) 保持入射点 O 不变,将激光笔竖直靠近空气与水的界面,则在刻度尺上形成的光点将会(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3. (3) 图中折射光线在刻度尺上也形成一个光点 C(图中未标出),则 B、C 两光点到界面的距离大小关系是:sBDsCD(选填“>”“<”或“=”)。
  • 23. (2021七下·绍兴期中) 如图分别是绿色植物的植株、种子、花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乙中的(填序号)发育而来的。
    2. (2) 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来自图乙中的[  ]
    3. (3) 大豆种子的胚通常包括(选填图乙中的标号)。
    4. (4) 植物结果前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过程。如图丙中,传粉就是花粉落到[]上的过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将会发育成
    5. (5) 我们吃的大米、面粉、大豆和花生的营养物质依次来自于植物种子的  
      A . 胚乳、胚乳、子叶、子叶 B . 胚乳、子叶、子叶、胚乳 C . 胚乳、子叶、于叶、子叶 D . 子叶、胚乳、胚乳、胚乳
  • 24. (2021七下·绍兴期中) 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他依次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并调整好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 (1) 小明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没出现烛焰的像。但在放光屏一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 厘米。
    2. (2) 小明将蜡烛移至零刻度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当把光屏放回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模糊的像,当把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看到清晰像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光屏的方向移动,在光屏上可以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 25. (2021七下·绍兴期中)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成功克隆了两只长尾猕猴,被列为2018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1. (1) 克隆猴的早期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来源于猴。
    2. (2) 克隆猴的培育过程属于生殖;它的遗传物质来自于猴。
  • 26. (2021七下·绍兴期中) 最新一次全国 24 省市学生视力监测结果表明:8 万多初中生视力不良率达 50.72%,近视率为 44.2%。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在看物体时,像将成在视网膜的面(选填“前”或“后”),应该配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 27. (2021七下·绍兴期中) 有些学校用校车来接送孩子,如图所示:
    1. (1) 在小科乘坐校车前往学校的过程中,以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2. (2) 《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校车车速不得超过 40 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3. (3) 小明早晨7 点 30 分乘校车去上学,7 点 54 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 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是km。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 28. (2021七下·绍兴期中)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 ON 转折的E、F 两部分组成。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1. (1) 实验时,小明先将 E、F 两部分位于同一平面内,让一束光贴着纸板 E 射到平面镜上,但是在纸板 F 上没有看到反射光的径迹,原因可能是
    2. (2) 改正错误后,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如图所示。同学们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
    3. (3) 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 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 上可看到反射光的径迹。

      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4. (4) 小明用三条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线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
  • 29. (2021七下·绍兴期中) 小科在用蜡烛作为光源去学校实验室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发现了该实验装置的一些不足,小科和同学一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创新,创新点如图所示:将

    光具座上凸透镜所在位置定为零刻度,数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在标有均匀格子的面板上制作字母“A”状 LED 灯替代蜡烛;光屏上标有同样的均匀格子。

    1. (1) 请选择一个方面分析创新后实验装置的优点
    2. (2) 老师看了小科的改进设计后,指出用这个字母“A”无法探究成的像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
    3. (3) 实验时已经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像的时候,小科继续做拓展实验,他将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物体之间,若还要成一个清晰的像,他应该将光屏(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 30. (2021七下·绍兴期中) 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 (1) 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
    2. (2) 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图。
    3. (3) 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四、解答题(本题共 3 小题,第 31 小题 4 分,第 32 小题 4 分,第 33 小题 7 分,共 15 分)
    1. (1) 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光源 S 发出的经过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如图所示,请标出光源 S 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 (2) 在图中画出光线射出水面的折射光线以及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 32. (2021七下·绍兴期中) 二胎政策放开后,小雪想让妈妈给她生个弟弟或妹妹做个伴。可是妈妈怎么也没怀上,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输卵管堵塞。请问:小雪妈妈能不能正常生育?有没有月经?说明理由。
  • 33. (2021七下·绍兴期中) 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前面山崖440m处鸣笛,经过2.5s后听到回声,已知空气中的传声速度为340m/s,求:

    1. (1) 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2. (2) 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 (3) 汽车的行驶速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