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 不同类型的国家 /第三节 印度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学年度商务星球版地理 七下8.3 印度一课...

更新时间:2023-03-07 浏览次数: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七下·通榆期末) 读“南亚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与中国相邻 B . 南临印度洋 C . 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 D . 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 (2) 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 . 寒潮 B . 滑坡 C . 水旱灾害 D . 海啸
  • 2. (2022七下·南山期末)   2022年4月,南亚国家印度部分地区的平均最高气温已经达到了122年以来的最高值.图为印度城市孟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印度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 全年高温多雨 B . 一年分为三季 C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D . 全年降水均匀,夏热冬冷
    2. (2) 4月的印度正处于(    )
      A . 雨季 B . 凉季 C . 热季 D . 暖季
    3. (3) 在正常年份,到了6月,____季风将会带来大量的雨水,可缓解高温热浪。(    )
      A . 西南 B . 西北 C . 东南 D . 东北
  • 3. (2022七下·长春期末) 今年3月,一则标题为“印度人口反超中国”的新闻成为热搜。据悉印度2022年暂无官方人口统计数字,但是专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印度人口会超过中国。为减轻人口对农业的压力,印度政府所采取的根本措施应是(    )
    A . 努力控制人口数量 B . 开荒种地,扩大耕地面积 C . 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 D . 选育良种,提高单产
  • 4. (2022七下·河东期末)  图左为某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图右为图左中甲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阴影部分农作物最可能是(    )
      A . 水稻 B . 小麦 C . 黄麻 D . 甜菜
    2. (2)  季风为甲地带来丰沛降水,同时也对农业生产带来影响,下列容易造成该地区洪涝灾害的是(    )
      A . 东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 B . 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 C . 东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 D . 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
  • 5. (2022七下·临沭期末)  下图是印度地理环境的一些基本要素的分布特征,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分析,图中适宜发展钢铁工业城市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不能从图中直接得到的信息是(    )
      A . 印度三面环海 B . 印度纬度较低 C . 煤、铁、锰资源丰富 D . 印度人口众多
  • 6. (2022七下·榆树期末) 印度成为全球服务外包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①海运交通便利②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③纺织、钢铁工业发达④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7. (2022七下·昭通期末)  读“亚洲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恒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B . 流经的地形区均为高原 C . 流经地形区主要为平原 D . 注入阿拉伯海
    2. (2)  当图示盛行风控制该地区时,恒河(    )
      A . 流量小,处于结冰期 B . 流量大,处于汛期 C . 流量小,处于枯水期 D . 无法判读
  • 8. (2022七下·龙湖期末)  纱丽是印度传统服饰的一部分,颜色大胆鲜艳,质料品种多样,以棉、丝为主。根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印度女性传统服装

    1. (1)  纱丽无法反映出印度(    )
      A . 大量种植棉花 B . 纺织工业发达 C . 生物技术先进 D . 宗教色彩浓郁
    2. (2)  印度人属于(    )
      A . 黄色人种 B . 黑色人种 C . 白色人种 D . 混血人种
  • 9. (2022七下·武城期末) 印度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与此称谓相关的是(    )
    A . 热带季风气候,盛产小麦和水稻 B .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 C . 全民通用英语 D .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 10. (2022七下·武城期末) 下列关于印度的民族和宗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 B .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基督教就是发源于这里 C . 印度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印度教 D . 印度居民以白种人为主,南部有少量黑人分布
  • 11. (2022七下·二道期末) 读“印度地形区分布图”,据图判断,下列关于印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 B . 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地势落差大 C . 北部山脉的隆起是板块张裂的结果 D . 地势中部低,东西高,地势落差大
  • 12. (2022七下·吴江期末)  今年3月,一则标题为“印度人口反超中国”的新闻成为热搜。据悉印度2022年暂无官方人口统计数字,但是专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印度人口可能会超过中国。结合已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面关于印度人口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印度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B . 印度的人口还在以较快速度增长 C . 印度人均收入少,其市场潜力小 D . 印度控制生育计划推行十分成功
    2. (2)  下面关于印度众多人口的优势和劣势匹配正确的是(    )
      A . 优势——人均耕地面积小 B . 优势——国内劳动力不足 C . 劣势——经济发展压力大 D . 劣势——人均粮食产量多
二、综合题
  • 13. (2022七下·巴南期末) 读“2020年中印农业生产数据表”和“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完成问题。

    项目

    人口(亿)

    耕地(km2

    水稻(万吨)

    小麦(万吨)

    玉米(万吨)

    粮食进出口(万吨)

    印度

    14.0

    153万

    11800

    11300

    3000

    净出口

    中国

    14.1

    150万

    21100

    13000

    26000

    进口14200

    1. (1) 印度与中国国情相似,都是大国,面积也大体相当;但中国粮食总量高于印度,其产量远高于印度的粮食作物是,在我国该作物主要用于喂养牲畜。
    2. (2) 耕地相差不大,而中国粮食总产量大,说明其单位面积产量明显(高或低)于印度。
    3. (3) 中国粮食总量大,但仍需大量进口,说明中国人均消费粮食远(高或低)于印度,也印证了中国人生活水平和质量更高。
    4. (4) 图中的A作物是,种植时因需水量大,主要分布在沿地区和印度半岛的地区,因该地区降水丰富且处在河流下游,便于灌溉。
    5. (5) 图中的B作物是,也是印度老百姓的主要食粮,由于是旱地作物,所以多分布在内陆地区。
三、图文分析题
  • 14. (2022七下·崂山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联系对比找异同不同的国家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巴西示意图,孟买气候资料图,巴西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印度和巴西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图中孟买是印度最大城市,人口1300多万,是该国最大的棉纺中心。图中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大港口城市,人口1400多万,钢铁、冶金等传统工业发达,是该国经济中心。

    1. (1) 根据图文信息分析,两国在诸多方面有共同特征,如从海陆位置来看,都是国家;从地形来看,都是以为主。
    2. (2) 从气候来看,两国纬度低,气温;巴西森林分布区主要气候类型是,印度棉花生产地气候特点是
    3. (3)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及材料,分析促进两个城市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位置;资源;劳动力方面
  • 15. (2022七下·安阳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唐西域记》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部巨著,是由唐代玄奘口述、辩机编纂的地理史籍,书中详细记载了西域各国、各民族生活方式、建筑、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西域的风土民俗。

    材料二小麦喜温凉气候、耐旱,水稻属于喜温喜湿作物。黄麻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材料三图1为南亚地形图,图2为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

    1. (1) 地理位置:南亚的地理位置可概括为“北山、南洋、东湾、西海”。其中,“东湾”指湾,“西海”指海。
    2. (2) 服饰文化:“憍奢耶者,野蚕丝也;丛摩衣,麻之类也。”本句中提到的“麻”指(经济作物),根据材料二、三可知,句中提及的“麻”主要分布在图2中的(①或②)地区。
    3. (3) 饮食文化:“凡有馔食,必先盥洗,残宿不再(隔夜的食物不再使用),食器不传。”据此我们可知,导致食物容易变质的气候原因是。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图2所示甲、乙两地中,适宜种植小麦的是地。
    4. (4) 宗教建筑文化:《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许多古印度的宗教故事,如今印度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教,印度最著名的宗教建筑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