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因此史学家在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玉米)的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欧亚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其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却大部分运往欧洲销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了欧洲的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因此流向了世界各地,如马铃薯、西红柿、番茄、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程度。仅1545至1560年,经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了5500千克,白银246000千克。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的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摘自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四:在《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课中,教材的编写者们使用了以下的几个标题:①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大规模进行。②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加强。③早期殖民扩张开展。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一:这两部法案成为构成英国君主立宪制大厦的两块基石,成为英国内阁制的滥觞,使司法权最终从行政权分离出来。这样,英国确立了国会至上的原则,原来独揽国家主权的国王手中只剩下了纯粹的行政权,而且这种权力也越来越多地转交给日益完备的内阁。可见,光荣革命以后的英国君主制已经获得了崭新的阶级内容。
——赵士国等《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异议》
材料二:英国就人口来说,与亚洲巨人相比是渺小的。1800年英国只有不到900万人口。但这是自1731年530万
人的惊人增长。英国有着无可比拟的未开发地下资源,弥补了人力资源的不足。18世纪西欧煤炭生产剧增,优 质煤的最大供应者是英国。17 世纪晚期,英国煤炭产量不足三百万吨。1800年则达到了一千四百万吨。部分增长的原因是因为蒸汽泵。它使煤矿工人挖得更深。随之,蒸汽泵促使人们思考蒸汽推动技术的更广泛运用。而且英国在开发大西洋方面也是一个极为成功的范例,英国牢牢的控制住大西洋两岸的殖民地经济,贸易养肥了英国船主和商人。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剩余的农产品喂饱了英格兰和苏格兰,西印度群岛的某些利润用于英 国农业改良或投资与道路运翰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
——(美)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10月11日,圣萨尔瓦多岛为了伟大的友谊……我给了他们一些红帽子、玻璃珠子……他们……给我们带来了鹦鹉、棉线团、投枪……他们不知武器为何物,我把剑给他们看时,由于无知,他们用手握刃而伤了自己。他们不知道铁。
10月14日,圣萨尔瓦多岛我沿着岛屿探查岛情……以便能向陛下提供一份完整的报告,并确定在哪里修筑炮台……尽管这在我看来没有必要,因为当地人不谙军事……只要派遣50个人来就可以征服他们所有人。
10月16日,费尔南迪纳岛我以陛下的名字将其命名为“费尔南迪纳”岛……我并没有在这儿辨认出任何已知的宗教,但我相信,凭他们的聪慧天资,很快就能皈依基督教。
10月22日,伊莎贝拉岛他们相信,我们从天上来,他们用他们所有的东西来换我们的任何破烂。我想如果他们有黄金和香料的话,也会这么做。
12月11日,伊斯帕尼奥拉岛加尼巴尔人就是大可汗(一位中国以前统治者的称呼)的子民,他们必定就在附近。
12月18日,西班牙岛当地国王给了我两片打制得很薄的金片,看来,当地黄金并不多,尽管离产金之地很近。
——摘编自《哥伦布航海日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近代早期西方的海外探索有哪些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