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皖南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2月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3-04-04 浏览次数:37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3高三下·安徽月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

    在很多人看来,科学与文学是相距最远的两个学科。我们很难想象,一种致力于自然的探索和一种致力于人自身灵魂的探索之间,能够找到哪些共同点;也很难想象,它们之间的距离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得以消除。在我们看来,科学是向外的,它是人类试图寻找外部世界奥秘的知识总和;文学是向内的,它不断找寻人的内心秘密,并运用语言工具做出恰当表达。实际上,在此引用牛顿力学定律的表述也许是准确的,科学与文学的力量是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的,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自从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将诗人清除出理想国后,哲学和科学似乎主宰了世界,文学只能在具有某种垄断意义和天然合法性的城堡之外游荡、流浪,世界上的一切进步也似乎归功于科学的进步,文学则以一种非法身份秘密地存在于民间。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失去了重要性,也并不意味着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因此而藐视文学的存在。事实上,这两种存在同样重要。科学家从几千年前开始,一直将科学的首要宗旨设定为发现自然的和谐,它建基于对宇宙秩序的信仰。一切假定、推理、求证都从这里出发,爱因斯坦的“上帝不会掷骰子”成为科学信仰的箴言。即使是量子力学以及其他理论颠覆经典力学的事实,也很难动摇建立世界和谐统一的知识图景的信仰根基,也很难动摇人类的对于自己的纯理智可以领悟世界秩序的终极意义的信念。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致力于自己事业的同时,也从未忘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知道,文学与科学实际上从未分离,他们的不同不过意味着一个硬币的两面。

    文学以自己的方法、手段,不断探讨、检视人的内在和谐问题和存在的本质,它更多地从人出发,以人为归结点,文学以人为关怀、描述和探讨的对象,有效地将宇宙浓缩于人自身;科学采取了相反的路径方式,将理解人自己的活动放大到宇宙存在的全部时空里,它将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融合到认识自己的历史中,科学和文学都在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营养,文学从根本上说,不论承载怎样的思想,不论探索语词种种排列组合的奇迹,也不论其对人的理解达到怎样的深度,最终要回到审美的层次上。从这一点上理解,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因为在科学家看来,审美准则同样是科学的最高准则。西方科学家彭加勒曾在一篇文章中说:“科学家之所以研究自然,不是因为这样做很有用,而是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乐趣,而他们得到乐趣是因为它美。如果自然不美,它就不值得去探求,生命也不值得存在。”我们观测与我们相距遥远的天体,也发明各种工具来寻找微观世界,并从各个角度来思考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及其历程,是因为它们的美能够不断地为我们带来惊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科学理论和一个文学作品一样,其成就不是因为它们多么正确,而是因为它们具有非凡的美学价值。从最单纯的感受到最高超的种种设计,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文学探索的过程,对于必然性的认识,都充满了美学上的意义,无论如何,一切寻找真理的道路,都必须以美为路标。

    我想,文学和科学需要不断沟通,它们都会因对方的存在而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们作为文明的两翼,彼此不可分离。它们将相互启迪,不断实现其营养的相互转换,并以其互补的方式共同形成人类文明的生态景观。科学应用的真正前景,也在于与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文学与科学的最重要的相似之处还在于,它们都以创新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它们在许多方面的标准从来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它们能够健康成长的保障和最富魅力的特征。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科学史和文学史,因为“史”的结构和本质是由变化的力量打制的。

    (摘编自张锐锋《科学与文学之间》)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牛顿力学定律阐述了科学和文学的关系:二者是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的两种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科学向外,文学向内。 B . 西方古代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想的社会不需要诗人,这导致文学陷入非常尴尬的处境,但事实上人们从未忽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C . 科学和文学在美学追求上是殊途同归的,它们都把是否具有非凡的美学价值作为衡量科学理论或者文学作品成就大小的最高准则。 D . 文学与科学不可分离,它们注重自身创新又在相互启迪中融合,在创新中变化是它们能够健康成长的保障和最富魅力的特征。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普遍认知入手,引出科学与文学的关系这一论题,为下文的阐述奠定基础。 B . 文章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论证了从事科研的人并不藐视文学的存在,用语风趣。 C . 文章在阐述科学与文学的关系时,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思维缜密,论证充分。 D . 文章最后一段用发展的眼光阐述科学与文学的结合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意旨深刻。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科学家坚定地认为,宇宙秩序并不具有随机性,而是具有自身的规律,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才有可能发现自然的和谐。 B . 科学和文学不可分离,文学会因科学而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科学应用也会因与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而拥有真正前景。 C . 屠呦呦与莫言在科学和文学之路上进行的探索,均是以美为路标去探寻真理的过程,也是不断寻找外部世界奥秘的过程。 D . 科学史和文学史的概念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也存在差异,但是这两者在发展过程中都体现动态变化的特征。
  • 2. (2023高三下·安徽月考)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技术进步为破解慢性病管理难题提供了方法路径。近年来,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平台层出不穷,通过疾病管理、疾病教育和患者支持等服务,帮助患者实现在家自主管理;“互联网+医疗”探索线上问诊、医药电商配送等新模式,形成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数字医疗综合解决方案;智能可穿戴设备实时收集患者的健康数据,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风险模型,为医生提供诊断数据支撑……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慢性病管理有了新途径。

    相比传统慢性病管理方式,“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可以实现分级诊疗提高依从性、降低就诊门槛、优化医疗诊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有报告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加之政策红利的释放,中国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市场将快速发展,市场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慢性病管理从线下到线上、从单一走向多元,多达数亿的慢性病人群,具有长期乃至终身的复诊、用药需求,客观上形成了巨大的健康消费市场,催生了互联网创业的新风口,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耕市场布局。

    总体来看,慢性病管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政府、行业、企业多方参与,形成打通全产业链条的合力,不断提升产品供给和服务品质,推动相关领域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互联网+ 慢性病管理”必将打开更大想象空间,在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助力建设健康中国上大有可为。

    (摘编自沈慎《“互联网+”助力慢性病管理》)

    材料二:

    “互联网+医疗”是当前方兴未艾的医疗新形态,也获得了政策的鼓励和资本的青睐。网上问诊用好了,其优点显而易见: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对于感冒发烧、头疼脑热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网上诊治,还能为医院节约大量接诊资源。

    “互联网+医疗”更进一步的应用在于“治未病”。在现代社会的人类疾病谱系上,慢性病已经占据主要比重,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成为健康的最大威胁。很多慢性病在临床确诊之时都为时已晚,难以治愈。但大多数慢性病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渐变到剧变的过程。如果借助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可携带医疗器械对人群进行长时段监测,医生很容易发现慢性病量变渐变的苗头趋势,及时实施精准干预和治疗,防患于未然,或者把疾病“扼杀”于萌芽状态。“互联网+医疗”的诸多优势,为医疗卫生事业的下一步发展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摘编自封寿炎《“互联网+医疗”也应严格纳入监管》)

    材料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一个家庭在扣除基本生活费后,医疗支出超过剩余收入的40% ,就属于“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据测算,我国的“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大体上相当于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水平,超过这个支出水平的人群属于大病人群。在这些人群中,又区分大病患者和长期慢性病患者,他们当中一些人是因为长期缺医少药、饱受困扰导致身体积弱继而带来家庭贫困,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患先天性疾病长期拖累而导致家庭贫弱,如何对他们进行精准施策以及建立长期慢性病的管理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如今有了良好开头,接下来需要更精确地瞄准贫困人口需求,结合个体、家庭、当地实际,建立精准脱贫长效机制,并与健康扶贫相结合,提高当地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可及性,让贫困人口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始终关注贫困群体,保障人人都能享有健康,是中国打造这张世界最大医疗保障网的出发点和重要使命。消除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才能让保障网越织越密,稳稳地托起每个人的健康中国梦。

    (摘编自李红梅《以制度阻断因病致贫返贫》)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平台的建立,为破解慢性病管理难题提供了方便。 B . 月前互联网慢性病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需多方通力合作来完善。 C . “互联网+医疗”模式方便、快捷、成本低,能为医院节约大量接诊资源。 D . 大病人群因为长期慢性病得不到治疗,造成缺吃少穿,因病致贫返贫。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介绍了慢性病管理的一种新途径,即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数字医疗综合解决方案。 B . 材料二中“互联网+医疗”最主要的应用在于“治未病”,但对于常见病多发病作用有限。 C . 材料二中的内容,不是一味只说“互联网+医疗”的优点,而是同时提到了它有一些乱象。 D . 材料三中的因病致贫人员如果能借助“互联网+医疗”模式,他们就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3. (3) “互联网+医疗”模式会给我国贫困人口带来哪些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 3. (2023高三下·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送   别

    方英文

    十八年前,在我故乡的那个小县城,在那个如猪圈一样肮脏的小小的汽车站里,确切地说,在汽车站出口处的那个平淡无奇的斜坡上,我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页历史被永远掀去了。

    当年的那个小车站在一个凹地里,出门时要爬一个三十多米长的斜坡。其实那坡并不怎么陡,五十岁以下的成年人骑自行车加把劲也就冲上去了。但是,对于那种老式解放车,要爬上这个斜坡,非得一脚油门踩到底不可。我就是乘坐那种三十八个座位的老轿车离开车站的。我的座位在中间,临窗。

    当车启动时,我故作镇静地伸出手与我的未婚妻握别。我的未婚妻不习惯于这种城市人的礼仪。在乡村,只有穿中山装的人才握手。在我的未婚妻看来,握手,尤其男女间握手,是非常别扭的,是某种把深沉化为浅薄的令人无法容忍的计谋。但是,面对我伸出的手,她还是抬起她的手——却不是和我握,而是擦她的眼泪。她擦拭的时候,眼睛并没有泪。当手挪开时,我看见两颗泪珠翻出她的眼眶。

    “到大学了就来信。”

    “一定。”

    汽车上坡时,我一直引颈窗外,与她挥别。别的送行的人跟着汽车爬坡,而我的未婚妻则静静伫立那儿,双手抚弄着垂在她胸前的又黑又粗的辫子。可是突然,她笑了,一脸的失而复得的神情,并且距我越来越近。我还未弄清原因,汽车已退回原位,与她头对头了。司机打开发动机盖子,一边咒骂一边检修。未婚妻异常动情,急不可耐地补充了几句很要紧的话。汽车又动了。送行的人多数散去,从检票口离开车站。

    “要勤洗澡,城里可比不得农村。”

    “嗯。”

    她的倩影又开始缩小。我在心里把她和我掉换个位置,心里就异常难过起来。谁知,汽车又退下坡来。在汽车下退的过程中,我看见我的未婚妻双手不安地塞进裤兜。汽车停住,并未熄火,她掏出一把爆米花递到我手里,虽然我的行李包塞满了她的爆米花。我刚接过爆米花,汽车就动了。

    “你咋想的你就咋办。”

    “我的想法一百年不变。”

    见汽车上爬,一些人趁机往厕所跑,边跑边解裤带,好像早就憋不住了,其实是怕汽车再倒回来与被送的人两相难堪。只有我的未婚妻还如一株小白杨般贞节地站在原地不动。

    这次颇顺当。汽车的前两轮已爬上平地,可那两个沉重的后轮却恶作剧一般再次把车身拽下坡。我与未婚妻相视一笑,很尴尬地一笑,无话可说了。分别,尤其是相爱的男女分别,向来是人间最忧伤、最悲凉的场面,原因在于这一瞬间,我们心爱的人儿从眼前消失了,

        我们不知道今生今世还有没有重逢的可能。送别之所以酸楚揪人,更在于它是一次性完成的,所以才割心挖肺般难受。可是,我与未婚妻这种复写纸式的分别却是何等的糟糕啊!如此地败坏胃口大概是史无前例的,犹如交响乐团演奏感人肺腑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而站在那儿指挥的却是赵本山……

    所以,当汽车再次启动时,为了断然中止这一不幸的场面,我几乎是吼叫着对未婚妻说:

    “你赶快回吧!”

    她还是不动,像一枚绣花针似的钉在原地。我,我的未婚妻,以及全车的旅客,都在心里默默祈祷:但愿这次一鼓作气,冲出车站。然而,汽车却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这该死的斜坡!这无耻的汽车,它公然残酷地第四次退了下来!它下滑的时候,我发现我的未婚妻早已别过脸去……

    “都下来,推!”

    司机一声令下,旅客们全下了车。只有我一人没下车,司机瞪我,我再把他瞪回去。我只看着他们推车。而我的未婚妻的身子,曲成一个月牙形,也用双手奋力推着,看上去像是拿脑袋往前顶,要顶走一个瘟神似的。

    奇怪的是,这辆破车跟断了履带的坦克一般,怎么也推不动。这时,从门口开进来一辆送油桶的大拖拉机。驾驶员停下拖拉机,跳下来帮大家推汽车。果然,加了这小伙子的力量,一下子把汽车推了上来。

    当旅客们乱哄哄地挤上车时,当汽车在平坦的道路上启动加速时,我的未婚妻不知去向了。我搜寻了我目光所及的一切地方,还是没见人影儿。我伸出手却无对象可招,只好朝天空胡抡两下。

    到了大学我即刻写信给我那远在千里之外的山沟沟里的未婚妻。可是写了三个月的信,才有了回音。她说:

    “送你走的那天,我的心情本来极不好,加之汽车反复几次还上不去,我就彻底绝望了。这汽车简直成了一个累赘!我想,要是咱俩结婚,我不也成了你的累赘吗?”

    半年后,我的未婚妻出嫁了。丈夫不是我,而是一个开拖拉机的,就是那天帮我们掀汽车的小伙子。

    (本文有改动)

    1.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小说使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叙述,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亲历感,但因为视角的狭隘,使得读者知道的信息量有限,限制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B . 小说中“小伙子”这一人物的设置十分精巧,既构筑了第四次分别场景的内容,又为结尾埋下了伏笔,可谓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C . 车第一次倒退时,未婚妻抬手欲握又终究不好意思而改为拭泪动作,拭泪而无泪,手挪开泪方出。此处细节描写将一位年轻未婚的乡下姑娘深情与羞涩几笔勾出。 D . “我”和未婚妻最终分手,既因为地理空间的分隔,也是特殊的社会环境使然,同时,作者的笔调看似轻松,实则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E . 爱人之间的分别本来是浪漫而感伤的,这篇小说中分别却令人“尴尬”,主要是因为作者使用了大量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的白描、比喻、拟人、对比来描写分别场景。
    2. (2) 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未婚妻的心理变化过程。
    3. (3) 小说中“解放车”四次从斜坡下退,这一情节起到了哪些作用?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 4. (2023高三下·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虞预,字叔宁,十二而孤,少好学,有文章。余姚风俗,各有朋党,宗人共荐预为县功曹,欲使沙汰秽浊、预书与其从叔父曰:“近或闻诸君预入寺,便应委质,则当亲事,不得徒已。然预下愚,过有所怀。邪党互瞻,异同蜂至,一旦跌,众鼓交鸣。毫厘之失,差以千里,此古人之炯戒,而预所大恐也。”卒如预言,未半年,遂见斥退。

    太守庾琛命为主簿,预上记陈时政所失,曰:“自顷长吏轻多去来,交错道路,受迎者惟恐船马之不多,见送者惟恨吏卒之常少。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愚谓宜勒属县,若令、尉先去官者,人船吏侍皆具条列,到当依法减省,使公私允当。”琛善之。太守纪瞻到,预复为主簿,转功曹史。察孝廉不行。遭母忧,服竟,除佐著作郎。

    太兴二年,大旱,诏求说言直谏之士,预上书谏曰:“大晋受命,于今五十余载。自元康以来,王德始阙,戎瞿及于中国,宗庙焚为灰烬,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自天地开辟,书籍所载,大乱之极,未有若兹者也。”预以寇贼未平,当须良将,又上疏曰:“臣闻承平之世,其教先文,拔乱之运,非武不克。愿陛下诏之群公,博举于众。若当局之才必允其任则宜奖厉使不顾命旁料冗猥或有可者厚加宠待足令忘身”咸和初,夏旱,诏众官各陈致雨之意。预议曰:“臣闻天道贵信,地道贵诚。诚信者,盖二仪所以生植万物,人君所以保乂黎蒸。”

    好经史,憎疾玄虚,其论阮籍裸袒,比之伊川被发,所以胡虏遍于中国,以为过衰周之时。从平王含,赐爵西乡侯。苏峻作乱,预先假归家,太守王舒请为谐议参军。峻平,进爵平康县侯。以年老归,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虞预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若当/局之才必允其任/则宜奖厉/使不顾命/旁料冗猥或有可者/厚加宠/待足/令忘身 B . 若当/局之才必允其任则宜/奖厉使不顾命旁料/冗猥或有可者/厚加宠待/足令忘身 C . 若当局之才/必允其任则宜/奖厉使不顾命旁料/冗猥或有可者/厚加宠/待足/令忘身 D . 若当局之才/必允其任/则宜奖厉/使不顾命/旁料冗猥/或有可者/厚加宠待/足令忘身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察孝廉不行”与《张衡传》“举孝廉不行”中的“不行”不行含义相同,意思是不去上任就职。 B . “近或闻诸君以预入寺”与《烛之武退秦师》“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以”含义不同。 C . “预雅好经史”与《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雅望”中的“雅”含义相同,都是美好、高尚的意思。 D . “预先假归家”与《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虞预年轻时就好学有文才。宗族里的人举荐他做了官,企图向他赠送礼物,以免除劳役,虞预担心这样的过失会铸成大错,后不到半年便被罢官。 B . 虞预针砭时弊,指出官吏调动时的不良风气,建议制定条例,依法减省开支,太守称赞并施行他的建议。后他被考察举荐为孝廉,但没有上任。 C . 皇帝下诏寻找敢于进言的读书人,虞预直言进谏,认为自元康以来,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焚毁宗庙,屠戮百姓,如此乱象是因为王朝道德缺失。 D . 虞预痛恨玄远虚无的东西,把阮籍赤身裸体的行为比作披头散发的伊川人,认为正是这种现象导致胡虏进入中原,文明衰落。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顷长吏轻多去来,交错道路,受迎者惟恐船马之不多,见送者惟恨吏卒之常少。

      ②诚信者,盖二仪所以生植万物,人君所以保乂黎蒸。

  • 5. (2023高三下·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宋】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注释】①此词作于南宋祥兴二年(1279)八月。文天祥领兵拒元,兵败,于宋祥兴元年十二月,在五岭坡(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四月,他被押往大都(今北京)。同被押送的还有他的同乡好友邓剡。邓因病留在天庆观就医。临别时邓剡作词送别文天祥。文天祥写此词酬答邓剡。②“能”,同“恁”,这样。③蛟龙:《三国志·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④蛩:蟋蟀、蝗虫等昆虫。⑤登楼作赋:汉末中原大乱,王粲南下依附刘表,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怀乡。⑥龙沙,指北方沙漠。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根据词作内容分析,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应该与文天祥《过零丁洋》比较接近。 B . 词人用曹操和王粲的典故,意在抒发作者虽有复国之志,但理想化为空中之雪的遗憾。 C . 词人写自己和邓剡随秋风流落在秦淮河畔,“笑”是对自己身陷囹圄却无可奈何的自嘲。 D . “去去龙沙”三句,运用叠词、比喻等手法,生动写出词人身处北方沙漠,频频回望故国的满心眷恋之情。
    2. (2) 本词格调苍凉悲壮,但并无绝望之气。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词作是如何体现这点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三下·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当我们试图与每一座城市对话,感受每一座城市的心跳,品读每一座城市的成长历程时,歌曲成为了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城市历史文化的大门。

    有一些城,讲述的是从荒芜到繁华的故事。如今“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米粮川”的宁夏川,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时,呈现的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和     ①     的戈壁滩,八十年代后,宁夏川的面貌     ②     , 碧波荡漾的稻田让这里成为     ③     的“塞上江南”。

    有一些城,讲述的是激荡着革命豪情的红色故事。一首《火种》,彰显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它诉说着共产主义革命的火种经历了多少磨难,才得以燃烧成火苗、火焰,直到火光冲天、震撼世界的艰辛旅程。

    许许多多的城市故事汇聚起来,讲述的是一个辉煌灿烂的“中国梦”的故事;千人合唱、万籁齐鸣的城市之歌,奏响的是神州大地万象更新、磅礴浩荡的时代强音。这首波澜壮阔的交响曲,是由千千万万个既平凡又伟大的追梦者写就的,他们是一个个小小的音符,他们汇聚萤火之光,照亮了许许多多的城市,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奋进征程。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比喻,这两处比喻有哪些相似点,试作简要分析。
  • 7. (2023高三下·安徽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铀分三种:即铀-238、铀-235和铀-234。只有铀-235的原子核会发生裂变,同时释放出超过200左右兆电子伏特能量。在1克轴-235中所有原子核裂变时,释放能量可达820亿焦耳。

    铀-235受到某种外力轰击,会发生裂变。这种外力就是中子。当一个中子轰击铀-235的原子核时,原子核会破碎,分裂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这个过程称为铀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被称为原子能或核裂变能。如果新产生的中子,恰好又轰击到另一个铀-235原子核,

        ①     ;以此类推,如果裂变反应不断地持续下去,核能就会连续不断地被释放出来。这就是     ②     。在链式反应中,当大量的铀原子不受控制地发生裂变时,就会产生核爆炸。     ③     , 温和而稳定的进行时,铀-235就可以产生民用核能。

    铀-235不同于煤:从能量角度看,铀的能量密度是煤的270多万倍,1千克铀-235球体相当于45节火车皮煤炭的能量;从含碳角度看,核能是无碳能源,而煤是高碳能源;从技术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角度看,核电为9至70克/千瓦时,为低碳排放,而煤电为230至800 克/千瓦时,是碳排放大户。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文段主要用什么方法来介绍铀-235?如果画波浪线句改成“铀的能量远远大于煤”,效果会怎样?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调整语序,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三下·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自然界处处充满美,这很大一部分归功于自然选择。……自然界的一切设计,就我们所知,并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

    ——达尔文《物种起源》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朱光潜《无言之美》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宋戴复古《寄兴》

    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综合理解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结合社会现实和自身实践,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