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3-03-17 浏览次数:1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24分)
  • 1. 2021年,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体现的道理有( )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③党和政府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④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 2. (2019·通辽) 下列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22年4月,人民日报开设“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进行网络公开征求意见。利用网络公开征求意见(    )

    ①体现了协商民主

    ②有利于集中民智

    ③表明网民的意见都会被采纳

    ④有利于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4.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一2025年)》确立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到2025年,政府行为要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俯,就要(   )

    ①依法执政,防范权力的滥用

    ②使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④公正司法,使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5. 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中华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BEIJING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这有利于(   )

    ①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元素,增进文化交流 

    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③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做自信中国人 

    ④面向未来,吸收借鉴一切外来文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用所学知识解读下列新闻事件正确的是(    )
    序号 新闻事件 新闻解读
    2021年,中央提出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1年11月5日,“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2022年2月1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我国农业农村已完全实现现代化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下列选项对如图中各个阶段的发展成果或发展目标表述正确的是(    )

    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③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8. 近年来,面向少数民族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语言文化培训。该工作已覆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惠及少数民族群众10余万人次。下列对这一措施的传导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 . 语言文化培训→提高交流能力→促进各族群众情感相通 B . 语言文化培训→逐步消除民族差别→构建民族共同体 C . 语言文化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扩大收入差距 D . 语言文化培训→发展民族经济→实现民族平等
  • 9. 2022年2月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开幕。场内、场外,中国、世界,共同唱响“一起向未来”的冰雪欢歌。“一起向未来”传递着(    )
    A . 趋利避害、独善其身的朴素期盼 B . 守望相助、命运与共的美好愿景 C .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处世准则 D . 奋勇前进、主导世界的价值追求
  • 10. (2022九上·广东期末) 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中国邮包”火速派发,“中国专家”陆续出征,“中国经验”倾囊相授……对外抗疫援助,是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计天下利而不是谋私利。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

    ①“中国邮包”火速派发,彰显了大国担当

    ②“中国经验”倾囊相授,显示了中国智慧

    ③“中国专家”陆续出征,展现了大国风范

    ④“中国援助”不谋私利,违背了时代主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下列说法与这一论述蕴含的思想相一致的有(   )

    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②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③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开闭幕式精彩纷呈,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贯穿始终,中华文化与冰雪元素交相辉映,体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这表明(   )
    A .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B . 中国主导国际事务,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C . 各国共同倡导合作共赢,消除地区发展差异 D . 中国愿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共享发展机遇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 13. 【透视现象,明理导行】

    观察下列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1. (1) 漫画一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哪一价值目标?
    2. (2) 请你结合漫画一,分析漫画二中人物的行为。
  • 14. 世界舞台,魅力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这一年,我在北京迎接了不少新老朋友,也走出国门讲述中国主张。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始终如一珍视和平和发展,始终如一珍惜朋友和伙伴,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1. (1) 结合贺词,运用所学知识以“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为主题撰写一段时政述评。

      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未来的世界,关系到每位青年的前途与命运。某校组织青年学生宣誓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青春誓言

      广大青年应充满朝气,勇往直前,不负时代,不负华年!我立誓:

      ①成长青春之自我,我决心做到:

      ②报效青春之国家,我决心做到:

      ③共创青春之世界,我决心做到:

    2. (2) 请你将上面誓言补充完整。
  • 15. 情境探究,学以致用】

    下面是小华生活中遇到的具体情境,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他解决。

    1. (1) 情境一:当地政府就“民生十件事”向全县人民征求意见。

      这时,小华应该

      理由:

    2. (2) 情境二:老师让小华组织10名同学到当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宣传民族政策。

      小华应该

      理由:

    3. (3) 情境三: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班级里有些同学宣扬“全盘吸收外来文化、淡化传统节日意识”等观点。
  • 16. 【家乡建设美好安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环境福祉

    材料一  2022年1—11月,安徽PM2.5平均浓度32.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82.8%、19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4.5%,均好于年度目标。

    ◆民生幸福

    材料二  安徽坚持就业优先政策、紧抓最大民生,深入实施“暖民心”行动、紧抓普惠民生,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紧抓兜底民生,用干部“担当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创新发展

    材料三  近年来,坚持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加快在创新安徽建设上取得新斯突破。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1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2年首次跃升至全国第七位,人才资源总量十年实现翻番、突破1100万。

    ◆家乡建设

    材料四  某镇政府全面铺开“靓城行动”,清除村内各处陈年垃圾、脏乱死角,推进水污染治理攻坚战;采取单独或联合其他部门办班形式重点开展好农村实用技术和各种技能的培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促进群众就业创业。

    1. (1)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国坚持了哪一基本国策?
    2. (2) 用干部“担当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的原因是什么?
    3. (3)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创新安徽建设取得新突破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4. (4) 请你结合上述“环境福祉”“民生幸福”“创新发展”三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评价该镇政府的做法。
  • 17.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某校九(1)班同学就此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收集资料

    活动开始,资料搜集小组的成员分享了以下资料:

    资料一

    民生保障温暖人心

    材料二

              

    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

    人民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辨论观点

    报告指出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此,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展开讨论。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
     
    圆梦2023

    当医护人员凌晨还奋战在抗疫一线,当快递小哥寒风里穿梭大街小巷,当电网工人冒雪登上覆满冰凌的铁塔,当我们不畏艰苦一早就打开课本学习的时候……每一场救急救难都闪耀梦想的光辉,每一次负重前行都为了岁月静好,每一天寻常生活里都有着不寻常的努力。再见,难忘的2022年!无数追梦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汇聚成新时代中国的奋斗图景。你好,2023年!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扬帆起航,乘势而上,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1. (1) 请你仿照资料一,为资料二拟定一个标题:                              。
    2. (2) 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中国式民主能够成为一种全过程的人民民主?
    3. (3) 请你选择上述任一观点 , 阐明你的看法。
    4. (4) 你好,2023!为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请围绕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一名合格的初中生”,制定一份个人修炼守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