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ⅠNaClO+2HCl(浓)=NaCl+Cl2↑+H2O;
方法Ⅱ4HCl(g)+O2(g)=2H2O(g)+2Cl2(g)ΔH=akJ·mol−1
上述两种方法涉及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均能自发进行。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利用方法Ⅱ制备Cl2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溶液,浊液变清 | 苯酚的酸性强于的酸性 |
B | 常温下,分别测量浓度均为的溶液和溶液的 , 前者的大 | 酸性: |
C | 向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 |
D | 向少量碘水中加入过量浓溶液,分成两等份,向一份中滴加溶液显红色;向另一份中滴加淀粉溶液显蓝色 | 与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
物质 | Fe(OH)2 | Cu(OH)2 | Fe(OH)3 |
Ksp/25℃ | 8.0×10-16 | 2.2×10-20 | 4.0×10-36 |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 ≥9.6 | ≥6.4 | ≥3 |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 | 实验操作 |
1 | 用试纸测定溶液的 , 测得约为8 |
2 | 将浓度均为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3 | 将等体积与溶液混合,析出晶体 |
4 |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逸出无色气体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Ⅰ、Ⅱ的平衡常数的对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固定的原料比、体系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同时发生反应Ⅰ、Ⅱ,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工业上选择催化剂乙的原因是;
②在催化剂甲作用下,图中M点处(对应温度为)NO的转化率(填“可能是”“一定是”或“一定不是”)该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高于时,NO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③按上述方程式中和的比例进行催化脱硝反应。反应一定的时间,和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超过后,NO转化率急剧下降,而仍维持较高转化率的原因是。
①加酸可以使转化为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在时,向该废水中加入溶液将Cr (Ⅵ)还原为 , 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浓氨水调节溶液。(已知:污水排放标准要求 , )
①加入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还原Cr (Ⅵ)时,需控制溶液的 , 若酸性过高会造成的后果是。
③为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并充分回收 , 需调节溶液的。
废水初始时,和反应生成和氢气,最终溶液的约为9,反应生成的转化为沉淀得到有效去除。废水初始时,虽然Cr (Ⅵ)的去除率达到100%,但总Cr的去除率为0.0%,其原因是。
“酸溶”时加入硫酸的目的是。
含量的测定:在电子分析天平上称取少量样品,加入适量和水微热溶解,并配成溶液。取出 , 用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达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保留溶液待下一步分析使用)。
含量的测量:在上述保留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匙锌粉,加热近沸,直到黄色消失,使完全转化为 , 趁热过滤除去多余的锌粉,滤液收集到另一锥形瓶中。继续用 ,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溶液的体积为。
测定含量的实验中,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
已知:①时,和沉淀完全;时,开始沉淀;②分解温度为。
①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发现温度从升高到时,有机物去除率从29%增大到58%,其可能的原因是的氧化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②废液因含有机物而呈现黑红色。有机物降解速率慢,难以观察气泡产生速率。降解一段时间,判断有机物浓度基本不变的依据是:三颈烧瓶内。烧杯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
①该过程中沉淀剂选用溶液,而不用溶液的原因是。
②当温度超过 , 沉锰反应的锰沉淀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