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6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30题,60分)
  • 1. (2022七下·韶关期中) 杨坚灭陈前,江南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材料反映了(   )
    A . 江南人民盼望南北统一 B . 江南人民热情好客 C . 江南水乡的美好生活 D . 江南人民大都能歌善舞
  • 2. (2022七下·韶关期中) 有人曾评论:单论其功绩,二者不相差。单论其才能,炀帝甚于文帝,是圣君的潜力股。但是两帝“用心”不一。文帝虽然苛政,但保证了人民的基本权益,也在事实上避免了战乱的威胁。而炀帝虽然功绩斐然,但急于建“不世之功”,为了一己名义,滥用皇权,不顾百姓权益,终引发大乱。与材料描写不相符的是(   )
    A . 隋炀帝才能卓越并且功绩斐然 B . 隋文帝功绩巨大但实行过苛政 C . 隋炀帝不顾百姓权益引发大乱 D . 隋文帝急于求成导致隋朝灭亡
  • 3. (2022七下·韶关期中)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A . 刘文静与薛举战于泾州 B . 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 . 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 . 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 4. (2022七下·韶关期中) “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语),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唐太宗吸取此教训后采取的措施是(   )
    A . 虚心纳谏 B . 实施和亲 C . 减省刑罚 D . 开放政策
  • 5. (2024七下·宝安期中) 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这在历代汉人建立的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这说明唐朝(   )
    A .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 . 避免了民族间的战争 C . 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D . 致力于商业贸易发展
  • 6. (2022七下·韶关期中) 下图材料共同说明唐朝(   )

    A . 兴盛的原因 B . 农业的发展 C . 衰落的过程 D . 割据的结果
  • 7.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 .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 . 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 .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 . 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 8. (2022七下·韶关期中) 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其中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   )
    A . 洛阳 B . 开封 C . 长安 D . 大都
  • 9. (2022七下·韶关期中) 文学作品是时代的反映。唐诗题材丰富,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不同侧面反映了唐朝的时代风貌。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的是(   )
    A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 B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C .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白居易) D .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王建)
  • 10. (2022七下·韶关期中) 在7世纪的中国,追求各种各样的外来奢侈品和奇珍异宝的风气从宫廷传播开来,广泛地流行于城市居民中,如男子头戴豹皮帽,妇女穿波斯风格的窄袖紧身服,一些贵族甚至在城市里搭起了突厥人的帐篷,这一现象(   )
    A . 得益于开放的对外政策 B . 打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C . 不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 D . 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 11. (2022七下·韶关期中) 2018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掀开了中印关系的新篇章,进一步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我国早在唐朝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   )
    A . 张骞 B . 玄奘 C . 鉴真 D . 郑和
  • 12. (2022七下·韶关期中) 唐朝时,该国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这个国家是(    )
    A . 日本 B . 天竺 C . 大食 D . 大秦
  • 13. (2022七下·韶关期中) 以下诗句反映的史实(   )

    A . 秦朝暴政 B . 赤壁之战 C . 贞观之治 D . 安史之乱
  • 14. (2022七下·韶关期中) 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普遍出现,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形成五代……材料反映了(   )
    A . 黄巢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 . 藩镇割据形成于唐朝灭亡后 C . 五代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 . 五代十国战乱不已
  • 15. (2023七下·云浮期末) “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这段史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代十国更迭 B . 太祖杯酒释兵权 C . 朱温建立后梁 D . 赵匡胤陈桥兵变
  • 16. (2022七下·中山期中) 电视剧《清平乐》是一部热播剧,该剧以北宋为背景,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事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之间,还原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宋仁宗。剧中一代文臣范仲淹,却能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戍边西北。这反映宋代(   )
    A . 分化相权 B . 武将稀缺 C . 奖励耕种 D . 文臣统兵
  • 17. (2022七下·韶关期中) 王安石变法时,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这一措施有利于(   )
    A . 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 B .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 . 为政府开辟新的财源 D . 维护地主阶级的权益
  • 18. (2022七下·韶关期中) 下图大金得胜陀颂碑坐落在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德胜镇石碑崴子屯,是金代第五帝世宗完颜雍为追记先祖完颜阿骨打誓师反辽功业而立。碑文用了两种文字,一种文字是汉文,另一种文字最有可能是(   )

    A . 藏文 B . 女真文字 C . 西夏文字 D . 契丹文字
  • 19. (2022七下·韶关期中) 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A . 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 . 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C . 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D . 女真兴起与金政权的建立
  • 20. (2022七下·韶关期中) 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建立西夏政权的是(   )
    A . 元昊 B . 耶律阿保机 C . 寇准 D . 石守信
  • 21. (2022七下·韶关期中) “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唐蕃会盟 B . 宋夏议和 C . 澶渊之盟 D . 宋金议和
  • 22. (2022七下·韶关期中) 两宋时期,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②①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23. (2022七下·韶关期中) 油条是中国的传统小吃,俗称“油炸桧”,意思是油炸秦桧。人们对秦桧的愤怒是因为他和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
    A . 寇准 B . 杨业 C . 岳飞 D . 文天祥
  • 24. (2022七下·韶关期中) 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   )
    A . 乡村文化繁荣 B . 夜市已经出现 C . 海外贸易活跃 D . 交子开始使用
  • 25. (2022七下·韶关期中) 史料记载:南宋统治者认为“市舶之利,颇助国用”,于是规定商人如能招揽外商,可授一定官职,管理对外贸易的官吏如能发展通商关系,也可得到晋级的奖励。材料反映了南宋统治者(   )
    A . 政治比较清明 B . 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 C . 实行民族和睦的政策 D . 偏安江南一隅
  • 26. (2023七下·无为期末) 《宋史·食货志(下)》记载:“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这一经济现象出现在(   )
    A . 三国时期蜀国 B . 唐朝四川地区 C . 北宋四川地区 D . 南宋四川地区
  • 27. (2022七下·韶关期中) “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这是马克思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    )
    A . 耶律阿保机 B . 阿骨打 C . 成吉思汗 D . 忽必烈
  • 28. (2024七下·路南月考) 某同学阅读了《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一书,他想为这本书写一句作品简介。以下可以入选的是( )
    A . 建大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图改革 B . 统蒙古,立政权,未灭西夏身先死 C . 统契丹,建政权,宋夏和议结和平 D . 统女真,完统一,建立金朝灭北宋
  • 29. (2022七下·韶关期中) 元朝统治者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图所示印章是元朝政府对哪一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时所用(    )

    A . 新疆地区 B . 西藏地区 C . 台湾地区 D . 云南地区
  • 30. (2022七下·韶关期中) 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B . 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C . 元朝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D . 宋太祖在地方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二、材料分析题:(共31、32、33三道大题,共40分)
  • 31. (2022七下·韶关期中) 唐朝是中国古代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开创了多个繁荣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学者、僧侣等人员,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前往长安。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友好交往,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了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中外交流达到鼎盛。

    ——摘编自胡柏翠《兴盛的唐朝旅游活动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中国史学家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

    材料三:唐朝带着世界主义的色彩。当中国皇帝威望最高的时候,恒河边上的印度王子接受了他的宗主权:使节来自高丽和日本;中国的都城有叙利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吐蕃人与安南人来定居。国子监亦即国立大学中,有这些国家的留学生,其中最具热忱的日本人回国之后,很多方面即仿照唐制,从今之后,日本文物深具大陆色彩。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并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的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及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
    3. (3) 根据材料三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32. (2022七下·韶关期中) 经济和社会发展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全国上层垄断,选官看中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新人教版七下《中国历史》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古代)这种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 (1) 据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选拔官吏主要看中什么?对社会有什么不利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宰相中进士出身者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唐朝完善科举制度的举措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 33. (2022七下·韶关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在我国现有的农作物中,至少有50多种来自国外。宋以前我国引入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亚洲西部,部分原产于地中海、非洲或印度,它们大多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的这些早期传入的农作物多为果树和蔬菜,鲜有粮食作物。中唐以后,随着国家经济中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不断有新的农作物引进。其中新航路开辟后美洲传入中国的作物计有玉米、马铃薯、花生、向日英、辣椒、陆地棉、烟草等近30种。

    ——王思明《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材料三: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贯)

    60000000

    14319000

    81:19

    1. (1) 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并指出北民南迁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前后外来农作物传入品种的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到南宋时期政府财政收入比例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