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05-25 浏览次数:9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2八下·和平期末) 某一次会议上,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被正式确定为新中国的国旗。与此会议相关的正确史实是(   )
    A . 与国旗同时确定的还有国徽 B . 是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 C . 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D . 集中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 2. (2024八下·天河期中)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庄严宣告是见证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含义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B .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 . 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 . 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 3. (2022八下·和平期末) “归纳起来,当时流行的一句口号……十分贴切的反映了毛泽东对出兵问题的全部考虑:把美帝国主义作为直接对手的革命情结,对社会主义阵营承担的国际主义责任,特别是保护新中国安全和主权的领袖意识,这三者构成了毛泽东决策出兵的基本动机和目的。”这段材料中提及的口号是(   )
    A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 增加生产,厉行节约 C .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D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4. (2022八下·和平期末)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意味着(   )
    A . 西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 . 祖国大陆获得了领土统一 C . 废除了西藏封建土地制度 D . 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
  • 5. (2022八下·和平期末) 请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B . 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初级阶段 C . 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 . 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
  • 6. (2024八下·绵阳期末)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以下能印证该史料的史实是(   )
    A . 武汉长江大桥顺利通车 B . 沈阳飞机制造厂的建成 C . 中朝军民共同抗击侵略 D . 鞍山钢铁公司建立
  • 7. (2022八下·和平期末) 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开花》写道“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们一起,商议国家的大事”,他们参加的是(   )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协会议 B .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8. (2024八下·任丘期末)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
    A . 变土地国有为地主所有 B . 变土地国有为农民所有 C . 变农民所有为国家所有 D . 变地主所有为农民所有
  • 9. (2022八下·和平期末) 下图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立初期,苏联专家正在给中国工人讲解“古斯-150”型汽车。这一场景出现在(   )

    A . 解放战争时期 B . “一五计划”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 10. (2022八下·和平期末) 1961-1963年间,全国减少职工超过1800万人,加上其他非职工群体(如职工家属),约超过2600万的城镇人口迁徙回农村。其中,减少职工的主要对象为1958年1月以后来自农村的新职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消化大跃进运动的过剩产能 B . 国家提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C . 家庭联产承包吸引农民回归 D . 国有企业打破吃大锅饭局面
  • 11. (2022八下·和平期末) 为下列历史人物拟定一个共同的主题,最为合适的是(   )

    A . 科技创新,攻坚克难 B . 身先士卒,骁勇善战 C . 艰苦创业,自力更生 D . 舍己救人,奋不顾身
  • 12. (2022八下·和平期末) 1981年6月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写道:“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这段话指明了“文化大革命”的(   )
    A . 发动背景 B . 事件经过 C . 运动实质 D . 历史影响
  • 13. (2022八下·和平期末) 澳门回归祖国后,由于澳门与葡萄牙的历史联系,葡萄牙与欧盟、北约和美国的良好关系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同欧盟、北约和美国关系的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近年来,中国与葡萄牙语世界的关系在不断发展。材料反映了澳门回归(   )
    A .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 B . 促进了澳门地区的持续稳定繁荣 C . 有力推动了中国外交的发展 D . 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
  • 14. (2022八下·和平期末) 一年前(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数十万群众冒雨送行,自发排队悼念。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主要是(   )
    A . 研制原子弹 B . 培育杂交水稻 C . 发现青器素 D . 参与载人航天
  • 15. (2022八下·和平期末) 在中共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关于两岸交流,习近平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这表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   )
    A . 继续推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意愿 B . 扩大两岸政治分歧的意愿 C . 认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已没有任何障碍 D . 打破两岸隔绝状态的意愿
  • 16. (2022八下·和平期末) 分析下表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军种 成立时间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1927年8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1949年4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1949年11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2015年12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2015年12月
    A . 人民解放军作战愈加勇收 B . 人民解放军装备渐趋先进 C . 人民解放军指挥更加成熟 D . 人民解放军军种日益完备
  • 17. (2022八下·和平期末)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和而不同”文化观念在民族政策中的体现,成为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新中国成立后实践这一理念的治国策略是(   )
    A . 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 B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设立经济特区 D . 香港、澳门回归
  • 18. (2024八下·淄川期末)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 . 在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 . 民族自治地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C . 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坚持国家统一领导 D .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 19. (2022八下·和平期末) 下图澳门生产总值增长说明(   )

    A . 广东与澳门联系加强 B . 澳门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C .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D . 一国两制助推澳门发展
  • 20. (2022八下·和平期末) 下表所反映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表:1987年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情况统计

    电影公司或

    飞腾公司

    中华电视台

    台湾电视台

    影片或栏目

    《跨过海峡》

    《返乡探亲》

    《落叶归根,海外返乡行》

    A .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 . “海协会”和“海基会”成立 C . 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 . “一国两制”已成为两岸共识
  • 21. (2024八下·宁江期末) 1992年,海峡两举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内容是(   )
    A . 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 .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 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D . 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 22. (2022八下·和平期末) 1949年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   )
    A . 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 . 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孤立政策 C .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 .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 23. (2022八下·和平期末) “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绝非偶然,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中国合法席位被非法剥夺了22年,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他们敢于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这股正气就是世界走向进步的反映”。材料中“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主要因素是(   )
    A . 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B . 美国国际地位下降 C . 亚非国家的大力支持 D . 华约成员国的团结
  • 24. (2022八下·和平期末) 分析表三中的数据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80年

    3755

    1059

    1985年

    3855

    3840

    A . 实行赎买政策 B . 实现中美建交   C . 实行农村改革 D . 设立浦东新区
  • 25. (2022八下·和平期末) 2020年6月15日晚,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中国边防部队果断采取自卫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上完整。印度军队的行为违反了(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求同存异”的方针 C . “一个中国”的原则 D . “一国两制”的方针
  • 26. (2022八下·和平期末) 有人根据某铁路和沿线旅游景观,绘制了下图。关于这条铁路描述正确的是(    )

    A . 修建于“一五计划”时期 B . 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C . 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D . 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权利
  • 27. (2024八下·新田期末)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以上材料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
    A . 实现国家独立 B . 全面依法治国 C . 全面深化改革 D . 实现人民幸福
  • 28. (2022八下·和平期末) 十八大以来,“中国向世界传递了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声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自倡议提出至今,已经有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个跨境项目开始实施”,材料中多个跨境项目的实施说明了(   )
    A . 我国国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B .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C . 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 .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优越性
  • 29. (2022八下·和平期末)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这一论断是在(   )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八大 C . 邓小平南方谈话 D . 中共十九大
  • 30. (2022八下·和平期末) 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2021年要达成的目标是(   )
    A . 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 B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31题16分,32题10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2022八下·和平期末) 2022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经过百余年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铸就了今天的伟大中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节选自佚名诗歌《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到1957年,中国领导人可以以相当满意的心情回顾这一时期了。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也具有了中国特色。

    ——摘编自费正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新中国走“工业化道路”的背景?主要的任务是?
    4. (4) 根据材料三回答,“经济制度按照马克思主义教导得到改造”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对国家有何影响?在“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是在哪次会议中确立的?
  • 32. (2022八下·和平期末)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在国家、民族发展道路上意义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并论述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文化元素摘要

    材料三: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论述摘录。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融入大量的中国文化元素说明了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 33. (2022八下·和平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来源:《中国历史填充图册》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在外交上做出一个重要决断:即实现中关建交为即将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提供一个更稳定、更有利的国际环境。1981年两国贸易额达到59亿美元,1986年中关贸易额达到73.36亿关元。到了1988年,中美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亿大关。……改革开放为中美双方都增强了发展双边经济贸易关系的动力。

    --张秀阁、刘凤芹:《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请回答:

    1. (1) 阅读材料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称赞的是哪一字母所代表的成就?为一五计划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的事件是什么?
    2. (2) 阅读材料二,中美正式建交发生在哪一年?改革开放后,中美贸易额有什么变化?
    3. (3) 综合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且符合材料主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价值观正确,字数不少于1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