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令岑文本 | 居“宅卑湿” |
户部尚书戴胄 | “居宅弊陋” |
尚书右仆射温彦博 | “家贫无正寝” |
960年 | 1005年 | 1038年 | 1044年 | 1125年 | 1127年 | 1140年 | 1141年 |
北宋建立 | 宋辽订立 澶渊之盟 |
西夏建立 | 宋夏达成 和议 |
金灭辽 | 金灭北宋 | 南宋取得 郾城大捷 |
南宋与金 签订和约 |
时间 | 事件 | 作用 |
1684年 | 设置台湾府 | 巩固了东南海防 |
1727年 | 设置驻藏大臣 | 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
乾隆时期 |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 规范了达赖、班禅的转世 |
材料一: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的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个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明清时期海洋政策可以清晰地分成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如此的不同…前面一个阶段就从明朝开国到公元1500年前后。在这一阶段中,海洋政策的重要体现就是明朝的大航海活动。此时,中国经济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已出现了符合世界历史潮流的新趋向。然而,随着航海活动的终止,中国政府将自己与当时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隔绝开来。
---摘自东方评论网《纪念郑和是对和平发展的呼唤》
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致英国国王的信
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场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杜佑《通典州郡典》卷一七七
材料二: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一: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材料二: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材料三: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四: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了了,只得作罢。
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