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创新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

更新时间:2023-04-25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请把正确的选项涂写在答题卡上)
  • 1. 掌握历史时序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中①所对应的朝代创立了(   )

    A . 分封制 B . 科举制 C . 行省制 D . 世袭制
  • 2. 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部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才不满千,二郡分领。”这说明当时(   )
    A . 分封制度盛行 B . 全国户口众多 C . 土地兼并严重 D . 郡县数量过多
  • 3. (2019七下·惠民月考)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影响是(    )
    A . 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B . 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 C . 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 D . 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
  • 4.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关于年代和纪年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公元3世纪早期秦统一了六国 B . 贞观之治的“贞观”是年号 C . 春节是公元纪年法中的节日 D . 1276年,蒙古军队在崖门攻灭南宋残部
  • 5. (2022七下·泉州月考) 据杜佑《通典》所记:“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下列与材料所描述的景象相关的有(   )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③选贤任能、虚心纳谏   

    ④科举制度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6. (2022七下·泉州月考) 唐代社会各阶层包括女性都爱好体育。唐高祖爱下围棋,唐太宗是射箭好手,唐玄宗不仅是马球能手,还爱好围棋、斗鸡、打猎等,很多皇帝都爱好马球。大诗人杜甫曾是足球爱好者。这反映了,唐朝(   )
    A . 君主专制加强 B . 崇尚重武轻文 C . 社会经济繁荣 D . 社会风气开放
  • 7. 唐前期的宫廷乐,既有融合吴楚之音、周齐旧乐,斟酌南北而形成的《大唐雅乐》,又有“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岳”的《秦王破阵乐》。这反映出(   )
    A . 音乐风格趋于统一 B . 内宫奢靡歌舞升平 C . 文武并举宣威天下 D . 地域文化交汇融合
  • 8. (2022七下·泉州月考)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 . 玄奘西行 C . 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D . 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 9. 唐朝时称印度为“天竺”,中印两国自古交往频繁。唐朝时中印交往中最著名的使者是(   )
    A . 张骞 B . 班超 C . 玄奘 D . 崔致远
  • 10. 唐朝时期传到日本的螺钿铜镜见右图,把南海的夜光贝、东南亚的琥珀、中东的宝石、阿富汗的蓝宝石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五彩缤纷的图案。这体现了唐朝(   )

    A . 农业发展的水平 B . 疆域范围的辽阔 C . 对外开放的气象 D . 社会矛盾的尖锐
  • 11. 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下辖的兵马、财物、徭役等,故称节度使。节度使在其地域,可以指挥军队,管理财政,甚至该地区用人大权亦在节度使之掌握,于是便形成为“藩镇”。这一制度设置(   )
    A . 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 B .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 加强了对相权的监督 D . 完善了国家监察制度
  • 12. 下图是哪一历史时期形势图(   )

    A . 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 B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 . 五代十国后周时期 D . 金南宋西夏并立时期
  • 13. (2021七下·砀山期末) 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 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 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 )
    A . 休养生息 B . 兵民合一 C . 重文轻武   D外重内轻
  • 14. 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开始于宋神宗熙宁二年,结束于元丰八年,时间跨度长达十六年。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挽救危机中的北宋江山。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   )
    A . 免役法、青苗法 B . 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C . 青苗法、方田均税法 D . 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 15.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
    ①宋朝建立 ②澶渊之盟 ③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④元昊称大夏国皇帝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①② C . ③②①④ D . ③①②④
  • 16. (2022七下·泉州月考) 下表观点为对澶渊之盟的评价。由此可见(   )

    观点

    观点来源

    锐旅怀忠节,群胡窜北荒。坚冰消巨浪, 轻吹集嘉祥。继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

    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撰《北征回銮诗》

    不为长久之计,而用最下之策

    苏轼《东坡应诏集》卷一策略二,作者为北宋中期文学家、高级官员

    以屈辱换取苟安

    历史学家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出版于 1941 年

    对辽宋关系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

    历史教授赵永春的论文,发表于 2008 年

    A . 认识历史并没有确切定论 B . 时代背景决定了历史评价 C . 时代和立场影响历史认识 D . 观点越新历史评价越客观
  • 17.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 . 阿保机 B . 阿骨打 C . 元昊 D . 赵构
  • 18. (2020八上·全椒开学考) 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他创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 . 赞美杭州的繁华 B . 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 . 咏叹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 . 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偏安江南
  • 19. (2021·广东) 北宋时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专卖收入,经运河运至京师每年达四五百万至一千余万石匹贯,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反映出(   )
    A . 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 B . 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C . 南北方耕作技术差距很大 D . 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 20. 南宋时期,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和广西南部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两浙和川蜀地区丝织业最发达。宋朝政府还在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设立织锦院,也就是官办的丝织作坊。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以太平府为代表,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材料主要反映了南宋(   )
    A . 自然环境的优越 B . 乡村文化的兴盛 C . 海外贸易的活跃 D . 南方经济的发达
  • 21. 据宋代《梦粱录》记载:“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据此可知,宋代(   )
    A . 坊市界限仍然普遍存在 B . 交易仍受官府直接监管 C . “市”打破了时空限制 D . 民间娱乐场所开始出现
  • 22. 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如下材料:“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忽必烈建立元”、“行省制度”等,从中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 南宋与金政权的对峙 B . 蒙古崛起到元朝的统一 C .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D . 宋元思想文化高度繁荣
  • 23. (2022九下·龙湖月考)   1273年,元政府刊刻《农桑辑要》,该书主要是针对北方农业生产特点而作:1313年,王祯的《农书》正式出版,综合了黄河流域旱地农业技术和江南水田精细作业的经验,对南北农业技术和农具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比较。农书内容的丰富,得益于(    )
    A . 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B .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 国家逐步实现统一
  • 24. 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西藏最早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
    A . 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 . 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C . 元朝时设置宣政院 D . 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
  • 25. 关于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史记》记载:“然张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促进了西南边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B

    唐蕃会盟碑记载:“于贞观之岁,迎娶文成公主。”

    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

    《元史》记载:“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基本奠定

    D

    谢金銮的《续修台湾县志》:“元之末,于澎湖设巡检司,以隶同安。”

    说明了元代对西北疆域进行了有效的管辖

    A . A B . B C . C D . D
  • 26. (2020七下·榕城期末) 一位南宋书生每当看到妙语佳句时,总喜欢摘抄下来。在他的“摘抄本”中不可能收录的是(   )
    A .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 .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 . 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27.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指出:“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下列史实能够证明材料观点的是(   )
    A .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C .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D .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 28. 下图分别为唐朝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的商业分布示意图。由此可知,与唐朝长安相比,北宋东京(   )

    A . 城市经济功能明显增强 B . 商业活动开始突破坊市功能界限 C . 重农抑商政策渐趋瓦解 D . 官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更加严格
  • 29. 下图是元代发明的转轮排字盘示意模型图。排版时两人合作,一人读稿,一人则利用机械装置转动字盘,方便地取出所需要的字模排入版内。转轮排字盘(   )

    A . 推动雕版印刷术进一步发展 B . 促进印刷业实现机械化生产 C . 大大提高了印刷工作的效率 D . 保证了活字印刷的产品质量
  • 30.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下列文学体裁的内容可用于研究(   )

    人物

    代表作

    内容

    苏轼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李清照

    《行香子·天与秋光》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A .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B . 民族文化交往与融合 C . 宋代都市生活的繁华 D . 民族政权并立与对峙
二、综合题(40分,其中31题14分,32题16分,33题10分)
  • 31.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贞观之治】

    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和同一家】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技术创新】

    材料三: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

    A B

    【制度创新】

    材料四

    材料五: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衡卿》

    【开放交流】

    材料六: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均选自人教自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 (1) 材料一中“吾”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
    2. (2) 材料二中“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反映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 (3) 请分别写出图A和图B的生产工具名称。
    4. (4) 根据上图回答材料四中松赞干布的求亲使者来到了长安,唐朝政府具体应由六部中哪个部门负责接待?
    5. (5) 材料五中晁衡是遣唐使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唐代新政中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
    6. (6) 试举两例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你从他们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7. (7) 综合以上材料,请你为唐朝历史归纳出一个合适的主题。
  • 32. 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取得了灿烂的成就。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覆盖)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版,持就火炀(烘烤)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平坦的磨刀石)。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材料二: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则蛮牌者引退,烟火大起。……或就地放烟火之类,又一声爆仗,乐部动《拜新月慢》曲……

    ——《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材料四: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

    1. (1) 写出材料一的这一科技发明的名称和发明者。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说一说这一科技发明的意义。
    2. (2) 材料二所描写的“烟花爆竹”是哪一发明的应用?这一发明除了用来制作烟花爆竹,在当时还应用于哪一领域?
    3. (3) 材料三中的图一是我国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图二是罗盘针也叫指南针,最早在什么时候应用于航海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宫崎市定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
    5.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影响的认识。
  • 33.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

    材料三: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2. (2) 材料二图一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图二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史实,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