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因此史学家在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玉米)的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欧亚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其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却大部分运往欧洲销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了欧洲的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因此流向了世界各地,如马铃薯、西红柿、番茄、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程度。仅1545至1560年,经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了5500千克,白银246000千克。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的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摘自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四:在《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课中,教材的编写者们使用了以下的几个标题:①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大规模进行。②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加强。③早期殖民扩张开展。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
回答:
材料一: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观点一 | 强迫工人、儿童每天工作16小时,将工人挤入贫民窟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摧毁了传统的手工行业,剥夺了工人们的尊严,将他们扔进没有灵魂的工厂和城市。 |
观点二 | 创造了许多充满机会的城市,给千百万人提供了工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并给予他们较大的自由,使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有更大的作用。 |
——摘编自(美)克莱顿·罗伯茨等《英国史》
材料二:片段1某本文学作品《雾都的一抹霞光》记载: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许多城市,它们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现代工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休闲娱乐和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增加趋势比较明显。
片段21852年10月11日的《泰晤士报》报道: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当时工人的劳动条件相当恶劣,厂房狭小简陋,被污染的空气几乎使人窒息,工伤事故频频发生。
工人尽管每天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但工资微薄,并时时面临失业的威胁。大机器的采用也把妇女或儿童卷入劳动力市场,他们的境况更为悲惨。工人的住宅区是大城市或工业区的贫民窟,街道狭窄拥挤,房屋低矮破旧,天空浓烟密布,地下污水横流,那里似乎成了贫穷、疾病或犯罪之集中地。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辅助读物
材料三:《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肯定了无产阶级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还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
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它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或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资本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马克思或恩格斯还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的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
回答:
史料二:
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 的相对份额简表 |
基本情况与数据 |
|||||||
国家 |
1750年 |
1800年 |
1830年 |
1860年 |
1880年 |
1900年 |
政治 经济 发展 的不 平衡 |
|
英国 |
1.9 |
4.3 |
9.5 |
19.9 |
22.9 |
18.5 |
||
法国 |
4.0 |
4.2 |
5.2 |
7.9 |
7.8 |
6.9 |
||
德意志 |
2.9 |
3.5 |
3.5 |
4.9 |
8.5 |
13.2 |
||
俄国 |
5.0 |
5.6 |
5.6 |
7.0 |
7.6 |
8.8 |
||
美国 |
0.1 |
0.8 |
2.4 |
7.2 |
14.7 |
23.6 |
||
——摘自据贝洛赫《1750-1980年的国际工业化水平》 |
请你任意选择上述一种材料,并依据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史实,自拟论题(观点),并进行论述,然后得出结论。(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