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3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 1.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春秋时期,霸主往往打着“尊王”的旗号举行会盟。如鲁昭公二十五年的黄父之会,晋国的赵简子就“令诸侯之大夫输王粟”。鲁昭公三十二年的狄泉之盟,任务是“城成周”,即屏卫周王室。据此可知,春秋会盟(   )
    A . 延缓了周王室衰微的过程 B . 成为诸侯维护分封制的工具 C . 加强了天子对诸侯的控制 D . 反映了诸侯兼并战争的激烈
  • 2. (2023·温州模拟) 1996年第8期《文物》杂志上,第一次全文公开发表了连云港市和东海县博物馆与1993年从尹湾六号汉墓发掘出土《集簿》(下图)的释文。该考古发现可以为以下史实佐证的是(   )

    A . 秦朝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B . 秦汉以上计制考核官员 C .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分为13个州,设刺史 D . 隋朝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
  • 3.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如图中的内容是对某一历史时期文化现象的描述。这一时期是(   )

    ○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书体均已完备

    ○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

    ○修建了闻名世界的石窟艺术

    ○现存最早的完整农书问世

    A . 东汉时期 B . 魏晋南北朝 C . 隋唐时期 D . 五代十国时期
  • 4.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据《元史》记载:“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其用人,则自为选。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以国师。”关于宣政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能够管理全国佛教僧徒事务 B . 能够管辖藏族军民政教事务 C . 管辖西藏、新疆和青海地区 D . 主管院事的高级长官称帝师
  • 5.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康熙年间《广东新语》记载:“广东东莞的茶园村,农户多以种茶为业,富者千余棵,贫者也有百余棵,一年售价为万金。”乾隆年间《棉花图册收贩》注释:“三辅(京城附近地区)……种棉之地,约居什之二三……每当新棉人市,远商翁集,肩摩踵错。”由材料可知(   )
    A . 棉纺织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B . 经济重心呈现进一步南移趋势 C . 当地的经济结构有所变化 D . 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 6.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沦陷,广东籍的户部侍郎罗淳衍上奏折时称:“人心愤夷已极,而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该文后的语句应该是(  )
    A .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B . “臣等再四商酌,应于关防内,明刊办理夷务字样,方足鼓舞人心。” C . “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 D . “夷、狄、戎、蛮、鬼子一切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
  • 7.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1905-1907年,北京出现了创办阅报社的高潮,推动白话报和白话文走向街头、寺庙和茶馆。阅报社大都由官宦子弟或旗人创办,部分旗人在茶馆免费讲解内外局势,宣传国民意识,一些宗室子弟也积极参与其中。这反映出(   )
    A . 变革成为时代发展潮流 B . 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C . 清末新政促进民族融合 D . 政府主导社会生活近代化
  • 8.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1948年,山东解放区发生严重灾荒,陷入“国困民穷”的境地。中共中央华东局将救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心,通过“以工代赈、民间互济”等方式进行救灾,使山东解放区得以继续为战争提供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援。这一做法(    )
    A . 适应了解放战争的需要 B . 标志着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 C . 赢得了全体农民的支持 D . 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9.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在某次会议通过的章程中,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各族人民、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该会议是(   )
    A . 全国政协一届全体会议 B .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 . 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0.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1971年9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说:“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允许进入联合国,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就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也就意味着驱逐'中华民国'出安理会。”据此可知,当时的历史背景是(   )
    A . 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B . 台湾当局与美国关系已经恶化 C .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D . 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呼声高涨
  • 11.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果断地实施“两弹一星”重大战略。旨在(   )
    A . 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 B . 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水平 C . 着重提高我国高科技发展实力 D . 具体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构想
  • 12.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归纳新时期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以下是同学们梳理的四种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B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内地 C .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13. (2024高一下·南浔月考) 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认为时间是一种天赋的,神圣的财富,时间不再是“走向永恒过渡”。他们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勤奋研究古典文艺,把珍惜时间、善于使用时间为座右铭。据此可知,人文主义者(   )
    A . 追求经济利益 B . 专业从事人文研究 C . 重视现实世界 D . 摆脱宗教信仰影响
  • 14.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俾斯麦用强权帮助普鲁士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一时许多与他有关的现象出现:因俾斯麦曾拿香肠说法律,故早在统一过程中就有了“俾斯麦香肠”及以此为主题的漫画(如下图);就连统一后颁布的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也有人称为“俾斯麦帝国宪法”。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德国具有明显专制主义传统 B . 俾斯麦获得成功有其必然性 C . 俾斯麦始终掌握着帝国实权 D . 德国统一提高了其国际地位
  • 15.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他认为“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据此理解十月革命的性质是(   )
    A .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 .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C .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D . 不妥协的爱国主义运动
  • 16.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二战结束后,有两个主张日益被美国政客接受,一个主张是西欧重建“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另一个主张是在一个统一的西欧中复兴联邦德国。上述主张( )
    A . 进一步弥合欧洲国家的分歧 B . 加剧欧洲内部的分裂与冲突 C . 标志欧洲一体化运动的开启 D . 有助于缓和美苏两国的对抗
  • 17.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颜真卿晚年在生命和书艺的反省中,打通生命哲学与书艺哲学,得到悟彻。其既在点捺撇画中留着生活的血泪斑驳,又在笔墨动势中洋溢着生命的颂歌;既在线条的起落移动中灌注一腔豪情,又在栉比鳞次的布白中激射人格光辉。其书如老!枯林,却有浓花嫩蕊,一本怒生,万枝争发。这种艺术成就(   )
    A . 把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B . 笔画圆匀而富于图案美感 C . 反映了书家思想意识状态 D . 融多种文化艺术素养一体
  • 18.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明朝中后期松江出现了“当窗织,急生计,口食相关殆非细。泖上有田岁不熟,日资一匹聊洽济。”的现象。材料反映松江地区(   )
    A . 小农经济逐渐凋敝 B . 手工业日益市场化 C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 .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 19.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甲午战败后,西方列强步日本帝国主义后尘,开始占领和分割中国。国家面临着被瓜分的险境。下列挽救民族危亡的国家探索按时序排列准确的是(   )

    ①“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②“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③“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③①②
  • 20.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PJ.马歇尔曾指出:“尽管公众舆论的力量非常强大,但是根据1832年改革法前后代表制度的性质,光是人数不能在下院变成票数。” P.J.马歇尔的话表明,当时英国(   )
    A . 君主立宪制度逐渐完善 B . 人民享有比较充分的权利 C . 贵族及资本家掌控议会 D . 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21.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下表是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统计表。粮食产量不断增多得益于(   )

    年份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A . 农奴制的废除 B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C .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D . 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实施
  • 22.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该会议(   )
    A . 促进亚非国家团结 B . 推动印度支那局势缓和 C . 消除与会国家分歧 D . 标志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 23.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当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这里“退一步”、“进两步”是指(   )
    A . 实行工业国有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B .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C . 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 D . 放弃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
  • 24.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1976年美国费城退伍军人大会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病症:肺炎、高达41摄氏度的发热,有221例确诊病例,其中34例死亡。未知的病症引发了恐慌,人们担心这是生物武器或化学毒素所致,美国国会担心这会是一个“被错过的警报”。不久,科学家找到元凶——因空调使用频繁而变质的冷却塔水中滋生的病原菌。这一事件表明(   )
    A . 生化武器成为冷战手段 B . 美国防疫机制存在漏洞 C . 政治因素影响疫病解释 D . 美苏对抗加剧瘟疫传播
二、主观题(共52分,请根据答题卡题号及分值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 25.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注: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二十五》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

    1. (1) 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晚周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2. (2) 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在改造儒家思想方面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 (3) 依据材料三说明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
    4. (4)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历经2000多年,虽多次经受冲击,但仍流传至今。根据你所学知识,试分析其原因。
  • 26.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官员

    对商鞅变法评价

    王安石

    卫鞅之于孝公,尽取秦法而更为之,尽取秦民而束缚驰骤之。虽甘龙辨说之烦,秦民言令不便者以千数,而鞅终不为沮,卒之国内大治,诸侯重足屏息,争西向而割地0(1069年奏折)

    苏轼

    唯商鞅变法,不顾人言,虽能骤致富强,亦以召怨天下,使其民知利而不知义,见刑而不见德,虽得天下,旋踵而失也。(1071年上神宗皇帝书)

    李纲

    (两宋之际抗金名臣)

    秦用商鞅之令而卒并六国。改法更令,信赏必罚,以壮国威,以养士气,使之有勇而知方,然后兵乃可用也。(《李纲全集》)

    ——摘自李香玉《变法视野下宋代商鞅评价研究》

    1. (1) 据材料指出宋代官员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认识产生的原因。
  • 27.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写于1814年

    材料二: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材料三:他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这位意大利爱国者是怎样评价拿破仑战争的? 
    2. (2) 材料二中拿破仑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3. (3) 材料三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评价拿破仑的?
  • 28. (2023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演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因此,美国能够运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大外交》

    材料二: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的关系”为主题,论证材料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