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文化遗存 | 主要区域 | 表现 |
距今约7000—5000年 | 仰韶文化 | 黄河中游 | 彩绘陶器,栽培粟 |
大汶口文化 | 黄河下游 | 陶器,玉器,种植粟 | |
河姆渡文化 | 长江下游 | 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
文献 | 时间 | 有关南方社会状况的描述 |
《史记·货殖列传》 | 西汉 | “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不待贾而足” |
《宋书》 | 南朝 |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代表性事件 | 民族意识觉醒过程 |
鸦片战争 | 开始萌发 |
甲午中日战争 | 初步觉醒 |
五四运动 | 升华 |
抗日战争 | 高涨 |
品种 | 1957年产量 | 比1952年增加 | 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 |
粮 | 1.95亿吨 | 19% | 30% |
棉 | 164万吨 | 26% | 93% |
钢 | 535万吨 | 296% | 580% |
煤 | 1.3亿吨 | 96% | 210% |
电 | 193.4亿度 | 166% | 320% |
原油 | 146万吨 | 235% | — |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
材料:东南地区围湖造田的急剧发展是在两宋时期。据李光绍兴五年(1135年)奏疏所云,约在北宋庆历(1041—1048年)、嘉祐(1056—1063年)年间,民间开始有盗湖为田的现象。“政和(1111—1118年)以来,创为应奉,始废湖为田。”此后,东南地区不仅著名的太湖周围,江东、浙东等地的湖泊大多受到围垦……如此大量的湖泊消失或萎缩,造成了涝无蓄泄之所,旱无荫灌之水的局面,水旱灾害开始明显增多。
——张建民《对围湖造田的历史考察》
材料一:在中国社会的漫长发展历程中,由于封建等级制度以及传统礼教的压迫,女性在社会中处于底端。传统社会提倡的“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需要缠足、无受教育权、无参政权、无婚姻自主权,要“足不出户”,要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余瑶《<中国女报>对提升女性地位的呼吁及其社会影响》
材料二:1919年末《新青年》发表《本志宣言》宣称,“我们相信尊重女子的人格和权利,已经是现代社会生活进步的实际需要,并且希望他们个人自己对于社会责任有彻底的觉悟”。重塑妇女独立人格带来的不仅有空前的心灵觉醒和思想解放,而且直接推动着妇女在实践中反抗封建家庭和礼教的实际斗争,如剪发、争取教育平等、社交公开、赴法勤工俭学等一系列运动,这有力的推动了中国妇女的意识觉醒和妇女解放的进程。
——摘编自刘红《新文化运动中的妇女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