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7-29 浏览次数: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分析下表中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   )
    古代中国 古代埃及 古代西亚 古代印度 古代希腊
    青铜器
    都江堰
    太阳历
    金字塔
    《吉尔伽美什》
    60进位制
    种姓制度
    创造从1到9的数字
    城邦民主政治
    帕特农神庙
    A . 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 B . 早期各区域文明是同时产生的 C . 各地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D . 文化多样,折射人类社会生活
  • 2. (2024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材料旨在说明(   )
    A . 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 B . 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C . 阶级和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标志 D . 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
  • 3.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下列有关四幅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B . 生产力水平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文明成就 C . 受交通条件限制古代文明之间缺乏交流性 D . 四张图片均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体现
  • 4.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据此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   )
    A . 文字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B . 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 C . 私有制的产生和王宫建筑出现 D . 阶级的出现和农业的产生
  • 5.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如图为古印度犍陀罗艺术(又称希腊式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图中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长袍。这体现了古代(   )

    A . 民族的交融 B . 文化的冲突 C . 宗教的传播 D . 文明的交流
  • 6.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中国的炼丹术传入阿拉伯,直接推动了阿拉伯炼丹术的兴起,阿拉伯炼丹术又影响了欧洲炼丹术,而现代化学便是在欧洲中世纪炼丹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说明(   )
    A .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都通过阿拉伯人西传 B . 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C . 同一科技成果在中西方的发展进程趋同 D . 中国古代科技外传以自然科学理论为主
  • 7.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象征着罗马已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他集大权于一身,创立他亲自监督的中央集权制度,规定税收标准,严密控制军队,创立常备海军,保护帝国各地间商品和军队的运送。这为罗马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是(   )
    A . 基督教最终获得统治地位 B . 地中海区域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 C .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D . 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史上最大范围
  • 8.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亚历山大在向东扩张过程中,带了许多随军学者,他们沿途采集动植物标本,测量地理,研究学术,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还接见过古印度学者,与他们交流学问。这些行动(   )
    A . 推动了波斯帝国的文化发展 B . 表明文明发展的趋同化 C . 扩大了古代文化的传播范围 D . 有利于印度佛教的产生
  • 9. (2024高一下·东莞期中) 据史料记载,波斯帝国时期,有许多希腊人来到波斯,他们之中既有医生、学者、工匠,也有失意的政治家。波斯历代国王喜用希腊医生为御医,希腊工匠在波斯秉承国王的意旨,采用希腊风格和东方审美观,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这反映了当时(    )
    A . 希腊的医学发达先进 B . 波斯人生活丰富多彩 C . 东西方文明交流发展 D . 希腊人的创造力丰富
  • 10.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古代文明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促进大帝国的兴起。如图所示疆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是(   )

    A . 亚历山大帝国 B . 波斯帝国 C . 奥斯曼帝国 D . 阿拉伯帝国
  • 11.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波斯帝国相继征服了巴比伦、埃及、色雷斯和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等地,在波斯人统治期间,希腊的、小亚细亚的和波斯的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和平共处和相互适应,开始了希腊化的进程。这反映了(   )
    A . 希腊文明的产生源于波斯帝国的征服 B . 战争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C . 波斯帝国是东方文明的继承和发扬者 D . 战争深刻影响了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
  • 12.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西方谚语的形成从实质上说明了(   )
    A . 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 .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C . 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D .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 13.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下列图片反映了12—14世纪西欧政治制度的演变。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由封建等级制向君主专制转变 B . 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C . 由中央集权制向君主专制转变 D . 由封建等级制向君主等级制转变
  • 14. (2024高一下·吉林期中) 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指出:国王想收拾贵族,扩大权力,作真正的一国之君;城市愿意得到国王的保护,因为至少从理论上说,国王是一国之内最高的领主,所有的土地分封都是从他开始的。该材料主要表明(   )
    A . 统一是大势所趋 B . 贵族和国王之间矛盾尖锐 C . 城市和王权的结盟是利益的结盟 D . 城市具有深谋远虑
  • 15.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拜占庭帝国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曾描述查士丁尼皇帝时期某一建筑杰作道:“那金碧辉煌的穹顶看起来不像是落在砖石结构实体上,而是从天上悬挂下来覆盖这个空间。虽然人们认真地察看每一边,皱着眉头观察每个细节,但还是不能理解能工巧匠们的杰作,但人们离开那儿时总是深受震撼。”这座建筑(   )

    ①初为伊斯兰教的教堂    ②以罗马式的穹顶而闻名

    ③坐落于首都巴格达城    ④是拜占庭帝国兴衰历史见证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 16.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14世纪初,法国国王脖力四世在处理与教会的关系中,召开了由教士、贵族与城市市民组成的三级会议,其利用小贵族和市民的反教会情绪,压制教士听命于国王。材料从侧面表明,此时法国(   )
    A . 国王的权力受到教权的制约 B . 王权与教会的矛盾不断加深 C . 国王力图缓和与教士的关系 D . 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已形成
  • 17. (2023高一下·上饶月考)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则进一步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   )
    A . 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 B . 国内外形势发展促使日本进行社会变革 C . 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对日本造成严重威胁 D . 日本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
  • 18.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哈里发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哈里发不仅独揽国家的军政大权,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实行(   )
    A . 封建专制统治 B . 奴隶主贵族统治 C . 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 D . 资产阶级统治
  • 19.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 B . 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 . 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 D . 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 20.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哈特著有《人类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人物排名》一书,穆罕默德名列百位人物之一。这本书刚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在这本书中有关穆罕默德的记述,你不可能看到的内容是(   )
    A . 7世纪创立了伊斯兰教 B . 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使命 C . 建立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D . 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
  • 21.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和明帝国都是世界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国家,下列关于三者表述错误的是(   )
    A . 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B . 都在中古时期先后存在 C . 都建立的强大的君主专制的国家 D . 都信奉伊斯兰教
  • 22.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下列左侧为始铸于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公元708年)的“和同开珎”,仿照唐朝开元通宝铸造;右侧为朝鲜的“乾元重宝”,仿造的是唐朝的乾元重宝。这些钱币能够印证(    )

    ①朝鲜和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          

    ②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③币制改革是大化改新的重点          

    ④儒家经典在朝鲜广为传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3.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关于新罗何时派遣相关人员来唐留学,中韩两国史书记载不一,大概有贞观二年、贞观五年、贞观六年、贞观十三年、贞观十四年、贞观十六年六种不同的看法。《太宗实录》记载,唐太宗增筑学舍,扩招生徒及新罗派遣留学生入唐游学之事系于贞观初年,这与《贞观政要》《旧唐书》所记载的贞观二年较为接近。关于新罗遣唐留学生的判断(   )
    A . 基本推断来唐时间应为贞观初年 B . 国家史书记载不同,结论也有差别 C . 史书记载缺乏真实性,从而无法判断 D . 判断的依据应以中国史书记载为主
  • 24.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古代印度是世界早期文明中心之一,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说法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 种姓制度是严格的等级制度 B . 佛教对种姓制度起到维护作用 C . 印度教由婆罗门教发展而来 D . 多种宗教并存与外族入侵有关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 25.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公元前1世纪)汉朝与罗马帝国就有了经济上的往来。公元2世纪以后,罗马对中国汉朝丝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丝绸成了罗马市场上的畅销商品。史学家马塞利阿努斯说:“以前丝绸只适用于贵族,而今已普及于社会各阶层,甚至于社会的最下层。”

    ——郭小红《古罗马向东方的探索与丝绸之路》

    材料二:(大秦)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1940年法国学者马勒莱发掘越南南部古海港奥克·艾奥遗址,认为其为东西海上交通的中继站。发掘出的中国物产包括西汉的规矩镜、东汉三国时期的八凤镜等,罗马特产包括152年和161-180年发行的罗马金币,这些金币以及罗马或仿罗马式金银装饰品、安敦尼王朝风格的雕像,表明2世纪中后期是罗马帝国与东方交往的高潮时期。

    1. (1) 汉朝与罗马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的两大强国,两国官方都有建立直接交往的愿望,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愿望长期未能实现的原因,指出公元2世纪两者的交流出现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的交流产生的影响。
  • 26.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封建制度即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占有、夺取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制度。……由地主贵族……或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即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在这样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封建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形式,一种社会的结构,一种以土地占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摘编自[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

    材料二: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频繁,西欧中世纪的城市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枷锁,因此,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西欧有很多城市还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治权。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古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主要原因和途径有哪些。
  • 27. (2023高一下·肥东月考)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不久大举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后继续向中朝边境进犯。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美两支王牌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展开了一场激战。这次战役在药品、粮食及油料等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第9兵团广大官兵义无反顾,在近乎“裸战”的情况下投身天寒地冻的朝鲜战场。官兵在这种超过极限的生存环境中大量冻死冻伤,有的连队甚至成建制冻死在阵地上,但即使冻死在阵地也仍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中国军人所表现出的执着坚忍、视死如归,让傲气十足的美军王牌部队官兵刻骨铭心、不寒而栗,被这支“由中国农民组成的志愿军”深深震撼。这次战役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彻底粉碎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扭转了战场态势。

    ——2019年04月《解放军报》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津湖战役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长津湖战役蕴含了哪些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