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21 《庄子》二则 /本节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 同步...

更新时间:2023-03-27 浏览次数:5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有鱼(míng)   之背(péng) B . 若垂天之云(jì)   梁之上(háo) C . 其本(xún)   去以六月者也(xī) D . 子非鱼,安知鱼之 . (lè)   生物之以息相 . 也(chuī)
  • 2. 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B . 不知子矣(固然)   请其本(追溯) C . 怪者也(记载)   亦若则已矣(这样) D . 子之不知鱼之乐,矣(全面)   其翼垂天之云(像)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 B . 翼若垂天之云 C . 天之苍苍,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 . 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4.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 .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 .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 . 南冥/者,天/池也。
  • 5. 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南冥者,天池也。

    A . 后遂无问津者。 B . 《齐谐》者,志怪者也。 C . 亦若是则已矣。 D . 似与游者相乐。
  • 6. 下列对文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写庄子与惠子出游,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B . 庄子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是借“鱼之乐”来抒发自己愉悦的心情。 C . 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 D . 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感加于外物上,从而产生共情的效果。
二、填空题
  • 7. 庄子,名    时期宋国人,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
三、阅读理解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庄子》两则

    [甲]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惠子梁      相:做宰相 B . 搜于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 C . 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      游:游玩 D . 请循其       本:本心
    2.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名为鹓鶵   如土石何 B . 夫鹓鶵发南海 而飞于北海   傅说举版筑之间 C . 既已知吾知之问我   聚室 D . 我知濠上也   已而细柳军
    3. (3) 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段,借鹓鶵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人,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B . 鹓鶵的故事中,庄子用“鹓鶵”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鸱”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 C . [乙]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D . 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
    4. (4) 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②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 , 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吉日入新第,既得日矣。夜与邵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坡徙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妪何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 , 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坡亦为然。问故居所在,则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抚,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 , 对妪焚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后不复买宅,而借顾塘桥孙氏居暂憩焉。

    (选自《梁溪漫志》,有删改)

    [注]   ①邵:邵民瞻,人名。②坡:东坡,苏轼的号。③五百缗:五百贯钱。④得日:过了几天。⑤徙倚:走过去斜靠着。⑥自若:依然如故。⑦不肖:不成材。⑧售:这里是“买” 的意思。⑨券:契据。⑩翌日:次日。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夜与邵

      ②坡亦为

      谓之曰

    2. (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遂与邵推扉入    启窗观,雕栏相望焉(《核舟记》) B . 坡问妪何哀伤至是    全石以底(《小石潭记》) C . 故居所在    复前行,欲穷林(《桃花源记》) D . 即命取屋券,对妪焚 .  关关雎鸠,在河洲(《诗经·关雎》)
    3. (3)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讲述了东坡无偿退还老妪宅第的简短故事,故事短小精悍,耐人寻味。 B . 文中写老妪“见坡,泣自若”是因为她早已知道眼前之人即是买房人。 C . 故事按照“买宅—入住—闻哭—询问—还宅”的顺序来写,其中人物语言描写精彩。 D . 东坡“不复买宅,而借顾塘桥孙氏居暂憩焉”是因为前文交代“邵为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坡倾囊仅能偿之” 。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异哉,何其悲也!

      ②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5. (5) 从本文看,你认为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