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②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③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④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①济南市坚持改革开放促发展
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③改革开放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改革开放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①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公平
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实现同步富裕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
①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现实挑战
④社会主义唯一的优越性就是改革开放
①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②创新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创新能力己居世界前列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
②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
③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④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
2022年8月1日,市物价局开通网站充分调查了解情况和征求各万意见。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
2022年8月15日,邀请专家学者对出租车价格调整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听取专家建议。 |
B.专家咨询制度 |
2022年8月20日,形成两个备选方案并在网上公示,集思广益。 |
C.民主议事制度 |
2022年9月1日,召开居民出租车价格调整听证会对备选方案作出相关修改完善,并进行决策。 |
D.社会听证制度 |
①“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②香港的高度自治权来自中央政府授权
③香港的高度自治必须在坚持一国原则的前提下
④“两制”意味着两种社会制度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①实行良法之治,完善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②以法治手段杜绝校园欺凌和伤害事件
③坚持科学立法,使未成年人能享受特权
④以法治手段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
①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①符合国情实际
②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③有利于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④可以快速地缓解人口老龄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开始施行,这是我国是我国的第一部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综合性专门法律。
法律条文摘录
第一条 为了防治噪声污染,保障公众健康,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工作,增强公众噪声污染防治意识,引导公众依法参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对违反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造成噪声污染的行为。
法律点亮我们的生活。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法治知识进行阐述。
材料一:从公元4世纪开始,经过持续千年的营造,莫高窟成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佛教石窟群。在735个石窟中,保存着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2000多身彩塑,5万余件以多种民族语言书写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木版画、绢画、麻布画等。在壁画和彩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互鉴,有希腊风格和印度风格的塑像还有这两种风格融合的新造像。佛教的飞天与道教的飞仙,中国的神怪与印度的诸天,在此汇聚一窟、各放异彩。结合材料,分析敦煌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
材料二:2022年10月3日晚,河南卫视《2022重阳奇妙游》作为2022“中国节日”系列收官之作“出图”,该节目凭借高质量的内容呈现,寓意深刻的文化内涵,引发全网热议。
河南卫视自从2020年起,就立足于创作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陆续打造出《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等一系列“炸场”的现象级出圈节目,以现代科技配合传统文化的“混搭风”,打造出一系列融入历史典故、还原历史场景的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让不少观众由衷赞叹,“每逢河南卫视出品,必属精品”。拍案叫绝、酣畅淋漓的同时,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内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8月3日上午,湖南省召开第一次总林长会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王任、省总林长许达哲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全面推行林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生态文明领域的又二壹大制度创断,也是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论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省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生态强省和美丽湖南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见到新气象。如今的湖南,以生动的实践诠释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理念。
材料二: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2021年“碳达峰”和“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然后逐步下降的过程。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方式,抵消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材料三:2022年4月27日下午,衡阳市委书记秦国文主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2022年第六次集体学习,就“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国家安全”两个专题进行学习。秦国文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意义,科学把握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