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48 类型:开学考试
一、积累运用(30分)
  • 1. (2023八下·汕头开学考) 默写古诗文。
    1. (1)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2. (2) 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3. (3)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
    4. (4)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 (5) 晓雾将歇,;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 (6) 古诗中的写景名句比比皆是:崔颢《黄鹤楼》颈联“”写景历来被人称道;李清照则在《渔家傲》中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
  • 2. (2023八下·汕头开学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pán shān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2. (2) 图案设计和diāo lòu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3. (3)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ī  kū  lā  xiǔ,军无斗志。
    4. (4) 在客厅里zhèng jīn wēi zuò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 3. (2023八下·汕头开学考)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近日,在“不忘初心,争当时代少年”的广实外初中部合唱艺术节上,振聋发聩的歌声在学校上空久久回荡。 B . 疫情期间,无数莘莘学子借助教育部门开设的“空中课堂”,努力学习,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C .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97岁仍然坚持站在手术台上,为中国医学事业殚精竭虑 , 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D . 老师夸赞李明写的文章旁征博引,展现了他丰富的阅读量,李明谦虚地表示这些征引不过是妙手偶得
  • 4. (2022八上·南海月考)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些葡萄酒之所以要保存葡萄中的鞣酸,是因为它能够抗过敏、延缓衰老,还具有增强免疫和预防心老血管疾病。(在“疾病”后面添加“的功效”) B . 部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美,兼顾时代性。(把“紧紧”改为“紧密”) C . 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去掉“能否”或在“提升”前加上“能否”) D . 电影《长津湖》以鲜活生动的人物、感人至深的情节、气势恢宏的场面,遭受了观众的好评。(把“遭受”改为“赢得”)
  • 5. (2023八下·汕头开学考) 在“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性学习课上,八年级(16)班的同学准备了相关资料,围绕“互联网对生活、学习的影响”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设计与探讨。

    材料一:今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弱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多家在线教育企业随后开始将自己旗下拍照搜题产品进行转型和下架处理。

    但从实际情况看,各家拍照搜题类产品整改效果并不明显。12月15日,记者在手机应用商店中检索“搜题”相关软件,发现拍照搜题类软件仍可正常下载。记者注意到,不少软件只是进行了“象征性”的改进。如将原本产品使用定位人群由学生改成了家长,只要点击“满14周岁”选项或输入家长身份证号就能正常使用,只需几分钟便可将正确答案“一览无余”。

    (摘编自《新浪网》2021年12月23日)

    材料二:(人民日报评苏炳添创造历史:致敬中国速度)不是夺得奖牌才值得庆贺,超越自我就能赢得尊崇。从第一次跑进10秒,到跑进奥运决赛,苏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跑赢了时间。这是中国骄傲,也是亚洲荣耀。奔跑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风采。致敬中国速度,致敬每位创造历史的英雄!致敬苏炳添!

    (摘自《人民日报》官微)

    1. (1) 活动一:请给上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
    2. (2) 活动二:近年来,自媒体深刻影响着普通大众,许多流行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试用一个正能量的网络热词(如给力、点赞等)写一句话致敬苏炳添。
    3. (3) 小果是忠实的网络阅读爱好者,他认为互联网为他提供了海量信息,扩大了阅读视野,提高了阅读效率。本次活动课,他积极与同学们分享他本学期的名著阅读成果,并设计了相应活动与同学互相探讨。以下是他设计的阅读卡片。

      我的阅读卡片

      A.阅读名著应整体把握。读《红星照耀中国》,通过阅读序言、浏览目录,我们发现这部纪实性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①顺序来记录的。

      B.阅读名著应理清内容。读《红星照耀中国》,要理清两个重点内容:一是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其生存、发展靠什么;二是共产党领袖人物的② 以及他们的信仰和对中国未来的思考。

      C.读名著拓宽我们的知识。如《昆虫记》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③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④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金龟子表面上帮助同伴运送粪球,真实目的是图谋劫掠。

      D.阅读名著获得启迪。《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社会人生。罗斯丹盛赞法布尔“这个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想,美术家一般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

       

    4. (4) 活动四:法国剧作家罗斯丹这样评价法布尔:“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请结合《昆虫记》的相关内容,参考示例,谈谈你对“哲学家一般地想”或“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的理解。

      示例:罗斯丹评价法布尔像“美术家一般地看”,是因为法布尔像美术家一样细致地观察昆虫,并在《昆虫记》中生动地描摹它们。例如他对螳螂外形的描述:“像亚麻裙似的宽阔薄透”的绿翼;“有一个美丽的黑圆点,中心有白斑,圆点周围有几排细珍珠作为陪衬”的腰肢内侧;“宛如扁平的纺锤”的大腿。他对形状的精准把握,对色彩的敏锐感知,正如美术家写生一般翔实而生动。

二、阅读(40分)
  • 6. (2023八下·汕头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乙】

            刘安世,字器之。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治天下方以孝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若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节选自《宋史》)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丈夫之   ②与民  ③富贵不能 

    2. (2)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②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 (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光教之以/岂不大丈夫哉 B . 谏官/傅说于版筑之间 C . 立朝/征于 D . 帝盛怒/王命急宣
    4. (4) 请用四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主 上 以 孝 治 天 下 若 以 老 母 辞 当 可 免 母 曰 不 然

    5. (5) 同为言官,公孙衍、张仪之流和刘安世进言的原则是否相同?结合两篇选文,简要分析。
  • 7. (2023八下·汕头开学考)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变沙漠为绿地的新方法:点沙成土

    ①土地沙漠化的问题,在全世界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目前全世界陆地总面积大约有149亿平方千米,而沙漠面积就占了20%,大约有3000万平方千米。沙漠不断地与人类抢夺生存空间,它不停地吞噬周围的绿洲,并且以每年几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如果任其蔓延,地球只会仅存海洋与沙漠,不再有绿洲。因此,如何有效治理沙漠化、将沙漠变绿洲一直是全球性的难题。

    ②传统的沙漠改造主要有3种方法:第一种是工程方法,最著名和常用的是“草方格沙障”,也就是用正方形的麦草墙来固定沙土,通常用于沙漠公路两旁,缺点是在风沙过大的地方收效甚微;第二种是化学方法,即在沙表面喷洒固沙剂,将沙体表面固化来防止沙子流动;第三种则是大家熟知的植物方法,例如种植沙生植物,并采用滴灌技术来保持土地水分,这对沙化治理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沙体中植物难以生长,其成本极高,难以大规模推广。

    ③于是,人们想如果能够“点沙成土”就好了。现在,这种幻想被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实现了,他们找到了破解土壤的“力学密码”。他们仔细地分析了土壤的力学特性,发现土壤具有两种力学状态:干时是固体状态,湿时是流变状态,并且这两种状态能够相互转化。由于土壤的这两种特性,使得土壤有自修复和自调节两种功能:自修复就是土壤在干时的固体状态下开裂破坏,吸收水分后能够变为流变状态,从而可以修复破坏的土壤。它是稳定、持久的,是使土壤生生不息的前提。自调节即土壤颗粒排列的改变不会破坏土壤的性质,也就是土壤随便怎么捏合,其性质不变,只有这样,土壤才能让植物生长在其中,并以“温柔”的力保住植物,成为植物的理想载体。接着,他们探讨了土壤出现这种形式的原因。他们认为这是因为土壤有“万象结合约束”的特性,即土壤中任何两个颗粒从任何方向都能够结合,从而使得土壤拥有自修复和自调节的生态力学特性。正是这种约束使土壤以温和的力“抱住”植物根系,维持植物稳定,并且能够保水、保肥和透气。但是,沙粒间不具备这种约束,所以表现为一盘散沙。于是,他们想如果让沙粒间有了这种“万象结合约束”,沙漠土壤化就有可能实现。

    ④在此理论基础上,2009年易教授首次提出沙变土的原理。要想将沙变成土壤,就需要给沙子“万象结合约束”。于是易志坚团队集中力量寻找可以产生“万象结合约束”的黏合剂。最终,经过反复实验,他们从植物中提取了一种植物纤维黏合剂。将一桶水浇到普通沙地上后,水会迅速下渗;而将这种黏合剂混合到沙子中,再加入同样规模的水,2分钟左右 , 原先金黄色的沙子就变成了深褐色,摸上去很有黏性,手握住并不会散掉。混合好的“土”圈成一个凹坑倒入水后,水也不流失。

    ⑤有了沙漠土壤化原理和方法,是不是就可以把所有的沙漠变成绿地?并不是这样,要在改良的沙土上种植植物,还有两个问题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是这项技术改变沙土的物理黏合力,无法改变土壤本身的肥力,所以在第一次耕作时需人工施加水肥。第二个问题是缺水。沙漠土壤化改造一定要用水,因为沙漠存不住水。不少沙漠本身也有水资源,就可以利用那里的水资源。试验地点是否有水,的确已经成为其扩大种植面积的制约条件。但是,无论如何,此项技术是治沙思路的重大创新,有望成为沙漠变绿洲的一种重要手段。

    1. (1) 下列各句表述的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土壤具有干时是固体状态,湿时是流变状态且能相互转化的力学状态。 B . 传统的沙漠改造方法主要有工程方法、化学方法、植物方法三种。 C . 因为土壤能够自修复和自调节,所以土壤具有“万象结合约束”的特性。 D . 试验地点是否有水,是实现点沙成土,扩大种植面积的制约条件。
    2. (2) 选文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 8. (2023八下·汕头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班级开展小组散文朗诵表演活动,你们小组选择了《老海棠树》作为朗诵作品,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儿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书包挂在房檐上。“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的海棠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是什么感觉;都能看见什么?

    ④但她只是望着我吗?她常独自呆愣,目光渐渐迷茫,渐渐空荒,透过老海棠树浓密的枝叶,不知所望。

    ⑤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又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⑥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莱,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⑦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我也大些了,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衔。

    ⑧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奶奶的心思我有点儿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⑨所以冬天,所有的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您以为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⑩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与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有删改)

    1. (1) 任务一:小组准备拍摄朗诵的背景视频,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完善分镜头剧本。

      春天,老海棠树满树繁花,奶奶糊纸袋。

      夏天,

      秋天,

      冬天,老海棠树枝条枯干,奶奶学习、看报。

    2. (2) 任务二:在朗诵训练中,不少同学表示很喜欢画线的写景句,请你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的海棠花雨。

    3. (3) 任务三:背景视频中,多次定格奶奶在海棠树下“张望”的画面。结合文章,说说文中“张望”这一细节的妙处。
    4. (4) 任务四:朗读表演结束后,小组分享对作品的理解。不少同学认为标题“老海棠树”内涵丰富,请你结合全文分析其妙处。
三、写作(50分)
  • 9. (2023八下·汕头开学考) 作文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以“那一段的旅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①补全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套作,不抄袭,写出真情实感,但不透露个人信息;④书写规范,语言流畅,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