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

更新时间:2023-05-10 浏览次数: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 1. (2023高一下·广安月考) 蛋壳黑陶高柄杯是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考古学家认为,蛋壳陶杯属于礼器,是在祭祀等礼仪上使用的特殊酒器,掌握在特殊身份的人手里。由此可推知,当时(    )
    A . 该地区部落中已出现权贵阶层 B . 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 C . 各地氏族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 D . 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仍比较粗糙
  • 2. (2023高二下·咸阳期末) 秦朝建立后,除全国推广郡县制外,还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布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秦朝的上述举措(    )
    A . 扩大了统一国家的规模 B .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C . 缓和了各民族间的矛盾 D . 加强了社会基层的管理
  • 3. (2023高一下·广安月考) 唐太宗及其祖辈数代与鲜卑族保持通婚关系,继位后积极推行民族和解的政策。他认为“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这一认识(    )
    A . 消除了汉族与周边民族的差异 B . 表明唐代统治者华夷观念强化 C . 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和平与稳定 D . 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严格遵循
  • 4. (2023高一上·海宁月考)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治世”和“盛世”。下列各项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开元盛世    ②大定之治    ③文景之治    ④康乾盛世

    A . ②①③④ B . ③①④② C . ③①②④ D . ①④③②
  • 5. (2023高一下·广安月考) 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明显赫的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    )
    A . 外戚 B . 地主 C . 宦官 D . 士族
  • 6. (2023高一上·温州期中) 隋朝的各项建设较多,规模宏大。下列各项属于隋朝建设的是(    )

    ①广设赈灾仓库    ②修建都江堰    ③开通大运河    ④兴建洛阳城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7. (2023高一上·海宁月考) 下表是中国古代某一赋役制度的主要内容,该制度的实施(    )

    1)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

    2)不论土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

    3)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分摊

    4)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A . 减少收税对象 B . 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 . 保证财政收入 D . 成功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 8. (2023高一下·广安月考) 他把《大学》中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论根据,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该思想家是(    )
    A . 董仲舒 B . 程颢 C . 朱熹 D . 王阳明
  • 9. (2023高一上·海宁月考) 《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中描述“明代至清中叶,中国的经济、文化、科技快速发展,超越过往朝代……在这400多年中,中国经济出现了多种新现象”。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新现象”的是(    )
    A . 高产粮食作物得到推广种植 B . 手工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C . 商品经济繁荣纸币开始出现 D . 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 10. (2023高一下·广安月考) 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汉武大帝》的编剧主要依据《史记》和《汉书》等历史著作,说明(    )
    A . 这两部著作所述史实是绝对的信史 B . 这两部著作提供唯一有价值的史料 C . 影视作品的史料价值不亚于文献史料 D . 这两部著作具有很高文献史料价值
  • 11. (2023高一下·广安月考) 日本侵占台湾后,台湾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1895年5月至10月,台湾义勇军和黑旗军展开了一波又一波反抗日本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黑旗军的将领是(    )
    A . 左宗棠 B . 邓世昌 C . 刘永福 D . 张之洞
  • 12. 1912年,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建福新面粉厂。到1919年,茂新、福新面粉系统共有8个厂。1916年,又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到1918年,盈利额达到22万元,为1916年该厂盈利额的11倍。荣氏企业稳坐“面粉大王”的宝座。这从侧面反映了(    )
    A . 近代民族工业形成完整体系 B . 国民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C . 民国初年社会经济的新气象 D . 欧洲列强退出中国市场
  • 13. 近代某政治文件规定:“(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别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该文件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 .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D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 14. (2023高一下·广安月考) 下列史实发生在北京的是(    )

    ①五四运动    ②国民党一大召开    ③卢沟桥抗战    ④共产党诞生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②
  • 15. (2023高一下·广安月考) 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面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该事件是(    )
    A . 八七会议 B . 遵义会议 C . 洛川会议 D . 西柏坡会议
  • 16. (2023高一下·广安月考) 20世纪30年代初,毛泽东指出:“党开辟了人民政权的道路,因此也就学会了治国安民的艺术。党创造了坚强的武装部队,因此也就学会了战争的艺术。”毛泽东发表这段讲话的背景是(    )
    A .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 17. (2023高一下·广安月考) 下列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 《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工会法》
  • 18. (2023高一上·河西期末) 1949年至1951年,在全国解放的过程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产生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在新解放区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由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用民主选举方式产生人民政府。这反映了新中国(    )
    A . 社会主义的性质 B . 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 C . 人民当家作主的特征 D . 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 19.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他们印发了30万份《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传单写到:“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
    A . 香港澳门的回归产生了重大影响 B . 台湾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的状态 C . “九二共识”引起了台湾民众的共鸣 D . “一国两制”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追求
  • 20. (2024高二下·兴文开学考)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做了重要讲话,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这次会议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 中共八大 C . 七届二中全会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 21. (2023高一下·广安月考)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种由战争而造成的变化意味着中国主权的丧失。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出现了《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

    ——摘编自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材料三: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重新燃起新的希望,深信目前的处境尽管艰难,但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辛亥革命与前此的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根据材料一,写出该战争的名称,并概括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曾国藩上该奏折的背景及其根本目的?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的理想和目标”与“新的社会力量”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部分的成功”的原因。阐述辛亥革命在政治上取得“部分的成功”?
  • 22. (2023高一下·广安月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时,人民政府面临着多种威胁政权的问题。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农村绝大多数农民仍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城市中投机商人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

    ——摘编自周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材料二: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广袤的大地上,展开了一场以备战为主要目的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建,二是迁。一方面国家资金大量投入三线地区,在内地建设大型的钢铁、煤炭、水电、机械等工业基地,并修筑成昆、川黔等重要交通干线;另一方面则是将东部地区的工厂企业,科研单位等以“一分为二”或者全迁的方式,或并入内地既有企业,或另建新厂。

    ——摘编自徐有威等《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

    材料三: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某杂志设计了纪念特刊如下:版块一:改革开放的起点;版块二:经济体制的探索;版块三:开放格局的形成;版块四:综合国力的提升;版块五:理论建设的成就。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人民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三线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了哪些理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