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 | 食 | 住 | 行 |
A.岭南非遗服饰(粤绣) | B.广东小吃(白斩鸡) | C.著名建筑(光孝寺) | D.出行马车(车辇) |
A.盛放溴化银固体 | B.盛放硫酸溶液 | C.盛放硫酸铜固体 | D.盛放氢氧化钠溶液 |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工厂用铁罐车运输浓硫酸 | 浓硫酸很难电离出 , 与铁不反应 |
B | 消防演练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与互相促进使水解反应正向进行 |
C | 陶瓷表面上釉 | 隔绝空气,防止陶瓷被氧化 |
D | 用苯酚和甲醛制备酚醛树脂 | 酚醛树脂为高分子化合物,该过程发生了加聚反应 |
A.分离碘单质和 | B.蒸发溶液,制备晶体 | 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 D.乙醇脱水制乙烯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盛有3.0mL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 | 缓慢产生气泡 | 乙醇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小于水分子中的氢 |
B | 向盛有2.0mL甲苯的试管中加入3滴酸性溶液,用力振荡 | 紫色褪去 | 甲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溶液氧化 |
C | 向含有少量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
D |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试纸上 | 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 溶液呈中性 |
实验操作:向小试管中加入溶液,并滴入两滴淀粉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少量溶液,试管中溶液立即变蓝。取上层清液检验,证明溶液中存在。
已知:可与发生反应:。为了进一步探究与的反应速率,小组同学设计下表实验:
试验编号 | 溶液/ | 溶液/ | 蒸馏水/ | 0.4%的淀粉溶液/滴 | 溶液/ | 变色时间/ |
Ⅰ | 4.0 | 0 | 4.0 | 2 | 2.0 | 立即 |
Ⅱ | 4.0 | 1.0 | 3.0 | 2 | 2.0 | 30 |
加入溶液后溶液变蓝的时间明显增长,小组同学对此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1:先与反应,消耗完后才与反应;
猜想2:与反应的速率远低于与反应的速率。
为验证上述猜想,小组同学补充下表实验:
试验编号 | KI溶液/ | 碘水/ | 溶液/ | 0.4%的淀粉溶液/滴 | 溶液/ | 实验现象 | |
Ⅲ | 2 | 0 | 20 | 10 | 0 | 0.2 | 下层溶液显浅紫色 |
Ⅳ | 0 | 5 | 20 | 0 | 2 | 20 | 溶液先变蓝,后迅速褪色,一段时间后又变蓝 |
已知:①粉碎灼烧后主要成分是、、、MnO、Fe2O3、;
②萃取剂对选择性很高,且生成的物质很稳定,有机相中的很难被反萃取
请回答下列问题:
开始沉淀时pH | 1.5 | 3.4 | 6.3 | 6.6 | 6.7 | 7.8 |
完全沉淀时pH | 3.5 | 4.7 | 8.3 | 9.2 | 9.5 | 10.4 |
①该物质的化学式为,写出基态Mn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②已知晶胞底面边长是anm,高是bnm,一个晶胞的质量为Mg,计算该晶胞的密度(用计算式表示)。
反应Ⅰ:
反应Ⅱ:
化学键 | ||||
键能 | 436 | 1071 | 464 | 803 |
②若K1、K2分别表示反应Ⅰ、反应Ⅱ的平衡常数,则的平衡常数K=(用含K1、K2的代数式表示)。
③已知的正反应速率( k为正反应的速率常数),某温度时测得数据如下:
1 | 0.02 | 0.01 | |
2 | 0.02 | 0.02 | a |
则此温度下表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