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23-04-25 浏览次数:4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二下·东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春雨江南,秋风蓟北。”这短短两句分明道出了江南与北国景色的不同。当然,谈园林南北的不同,不可能离开自然的差异。我曾经说过,从人类开始有居室,北方是属于窝的系统,原始于穴居,发展到后来的民居,是单面开窗为主,而园林建筑物亦少空透。南方是巢居,其原始建筑为棚,故多敞口,园林建筑物亦然。产生这些有别的情况,还是先就自然环境言之,华丽的北方园林,雅秀的江南园林,有其果,必有其因。园林与其他文化一样,都有地方特性,这种特性形成还是多方面的。

    “小桥流水人家”,“平林落日归鸦”,分明两种不同境界。当然北方的高亢,与南中的婉约,使园林在总的性格上不同了。北方园林我们从《洛阳名园记》中所见的唐宋园林,用土穴、大树,景物雄健,而少迭石小泉之景。明清以后,以北京为中心的园林,受南方园林影响,有了很大变化。但是自然条件却有所制约,当然也有所创新。首先对水的利用,北方艰于有水,有水方成名园,故北京西郊造园得天独厚。而市园,除引城外水外,则聚水为池,赖人力为之了。水如此,石南方用太湖石,是石灰岩,多湿润,故“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多姿态,有秀韵。北方用云片石,厚重有余,委婉不足,自然之态,终逊南中。且每年花木落叶,时间较长,因此多用长绿树为主,大量松柏遂为园林主要植物。其浓绿色衬在蓝天白云之下,与黄瓦红柱、牡丹海棠起极鲜明的对比,绚烂夺目,华丽炫人。而在江南的气候条件下,粉墙黛瓦,竹影兰香,小阁临流,曲廊分院,咫尺之地,容我周旋,所谓“小中见大”,淡雅宜人,多不尽之意。落叶树的栽植,又使人们有四季的感觉。草木华滋,是它得天独厚处。北方非无小园、小景,南方亦存大园、大景。亦正如北宗山水多金碧重彩,南宗多水墨浅绛的情形相同,因为园林所表现的诗情画意,正与诗画相同,诗画言境界,园林同样言境界。北方皇家园林(官僚地主园林,风格亦近似),我名之为宫廷园林,其富贵气固存,而庸俗之处亦在所不免。南方的清雅平淡,多书卷气,自然亦有寒酸简陋的地方。因此,北方的好园林,能有书卷气。所谓北园南调,自然是高品。因此成功的北方园林,都能注意水的应用,正如一个美女一样,那一双秋波是最迷人的地方。

    我喜欢用昆曲来比南方园林,用京剧来比北方园林(是指同治、光绪后所造园),京剧受昆曲影响很大,多少也可以说从昆曲中演变出来,但是有些差异,使人的感觉也有些不同。然而最著名的京剧演员,没有一个不在昆曲上下过功夫。而北方的著名园林,亦应有南匠参加。文化不断交流,又产生了新的事物。在造园中又有南北园林的介体——扬州园林,它既不同于江南园林,又有别于北方园林,而园的风格则两者兼有之。从造园的特点上,可以证明其所处地理条件与文化交流诸方面的复杂性了。

    现在,我们提倡旅游,旅游不是“白相”(上海方言:玩),是高尚的文化生活,我们赏景观园,要善于分析、思索、比较,在游的中间可以得到很多学问,增长我们的智慧,那才是有意义的。

    (摘编自陈从周《中国文人园林》)

    材料二:

    在中国的文人历史上,古典园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人作品中非常重要的意象,园林的建设造就融入了文人的情思与意趣,成型后的园林又给文人们带来不曾有过的心中悸动,时间的不同也造成了各个时期的文人对于园林文化的认识也不尽然相同。

    园林文化的不断发展造成了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文化达到成熟的阶段,而《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的园林建筑就是那个时期园林文化的集大成者,它的园林艺术成就是全方位的、全方面的成功,因此也是最能反映文人看园林时产生的心中意境,心中审美的情怀,心中发散的思想。文人用意境造园林,园林又以实际产生的化学反应补给文人的心中世界,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下段落顺序已被打乱)

    ①大观园的植物布置更是每个人品格的写照,爱什么植物,说明你喜欢这个植物所具有的品格,也间接说明了这个人的品格,文人对于园林意境的体会也就近乎全面展现了。

    ②错落有致的亭台楼榭是贾府文人们吟诗作画的场所,恰当的小建筑能够带领这些文人感受大观园最极致的美,循序渐进地体会大观园中的神秘美感,一步一步地将大观园的全貌展现给来人,这是文人园林意境的灵魂所在。

    ③大观园的造地选址在宁国府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彰显贾府气势,距离贾府又比较近,可以时常去大观园写生游玩,在宁国府内的建筑又贴近贾府的大山祖脉,更能让贾府文人将这种祖脉一代一代继承下去,这是贾府文人对于园林意境的根基。

    ④山和水的搭配将大观园的景色都带活了,真给游览的人带来一种深处自然的感受,在近乎真实的大观园里,文人们更容易在山水之间吐露最真实的想法和心声。园林重要的还有匾额楹联,一个题人用什么字什么词都在一字一句说着这个人的文化素养、个性特点。

    (摘编自《<红楼梦>:以意造园,复以园造意,大观园背后的文人园林意境》)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明清之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园林与唐宋时期的园林相比略有变化,这是南方园林影响的结果。 B . 不同时期的文人有着不同的情思与意趣,这使得不同时期的大众对于园林文化有了不同的认识。 C . 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成就是全方位的、全方面的成功,也是最能反映文人意境、思想与情怀的。 D . 北方园林建筑物的“少空透”与南方园林建筑物的“多敞口”,都可以追溯到原始的居住形式。
    2. (2)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南方园林的“小中见大”,淡雅宜人,多不尽之意,这些都与江南的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B . 赏景观园的过程中也应该扩大见闻,增长智慧,如果只是“白相”,就不是高尚的文化生活了。 C . 那些较为成功的北方园林,都注意到了水的应用,因此形成了绚烂夺目、华丽炫人的园林风格。 D . 扬州园林兼有南北园林风格的介体特征,可以证明其所处地理环境与文化交流诸方面的复杂性。
    3. (3) 材料二的后半部分已被打乱,根据论证的结构与逻辑,下列各项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②③④① B . ③④①② C . ③②④① D . ③④②①
    4. (4) 材料二提到“大观园的植物布置更是每个人品格的写照”,请就“潇湘馆”(林黛玉)、“蘅芜苑”(薛宝钗),对这一观点做出简要分析。
    5. (5) 据报道,我国的园林旅游业发展前景良好。请结合材料,从改造传统园林的角度谈谈应该如何促进园林旅游业发展。
  • 2. (2023高二下·东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文本一

    四爷和他的马

    李海燕

    凛冽的北风穿透四爷单薄的身体,他脸如霜雪,一手拿鞭,一手扯着马缰绳,与一匹枣红马对峙着。

    四爷一鞭子抽下去,枣红马身上又落下一道鞭痕。疼痛使枣红马不停地捯着四蹄,马棚里灰尘横飞。

    走啊!四爷怒吼。

    四爷扔掉鞭子,用力拽着缰绳,企图把枣红马拽出马棚。枣红马仍然捯着四蹄不肯离开。

    你真是个畜生!四爷疯了一样,一鞭鞭抽下去。枣红马终于被四爷疯狂的举动激怒了,它一声嘶鸣,两只后蹄猛地一蹶。被踢出去的四爷,撞在马棚墙上,又弹回来,重重地摔在马槽子上,鲜血顺着四爷叠满皱褶的脸,流了下来。

    北风愈加狂妄,冻住了四爷脸上的血条子,他的脸显得狰狞可怕。你走不走?你不走,我就杀了你!枣红马又发出一声长嘶。四爷扔掉缰绳,踉跄着回到屋子里,回来时手里握着一把尖刀。

    四爷手里拿着尖刀,胸膛里敲着鼓点,他的眼前错落着出现了三匹马,长得如此相像的它们昂着头,威风凛凛地站着。四爷跟它们祖孙三代耳鬓厮磨了半个世纪,四爷知道它们谁是谁,却从来不认真去分辨它们,因为在他心里,它们就是同一匹马,一匹站在他心头上的马。

    那年夏天,大雨滂沱,儿子带着乡亲们冒雨一路寻来。四爷被车闸失灵的马车甩下,腿摔断了,掉进山崖下的马车摔散了,两匹马摔死了。被儿子背回家的四爷,看着院子里横着的两匹枣红马的尸体,抱着刚三个月大的小枣红马的脖子,把牙齿咬得嘎嘣响。姚三说,愁眉苦脸顶个球,人没事就是万幸,大伙儿把马肉分了,少损失点儿。四爷看一眼姚三,沉着脸指着菜园,命令儿子挖坑葬两匹马,把一院子人闪得大眼瞪小眼。

    儿子今天从城里回来,不容四爷分说,就把五亩地以长期租赁的方式承包给了姚三。儿子说,把东西收拾收拾,星期天我来接你。

    土地和枣红马都在,四爷转眼就没有土地可以耕种了。

    东山坡那些山地,三年前被姚三悉数承包,栽上了苹果树,姚三三番五次找四爷,希望四爷把那块地包给他,都被四爷挡在门外。十七岁就驾车扬鞭的四爷,驾驭着自己心爱的枣红马,在自己的五亩地里,春种秋收。枣红马有力的四蹄蹬着土地,土地便被犁铧依次豁开,翻着黑色的浪。四爷感到踏实,更痴情于那种陶醉感。

    四爷说我不走。儿子说,如果昨天姚三叔不来,你还有命吗?四爷努力挺直的腰杆,就矮下去几分。昨天身子就那么一软,容不得四爷有任何的牵念,就瘫了下去,连喊救命的力气都被抽走了,亏得又来找四爷碰运气的姚三,用五粒救心丸救了他的命。

    四爷说,我走了马咋办?

    儿子说,卖。

    四爷说,我不卖马。

    儿子说,这回你说了不算。

    四爷瞪眼珠子,我是你老子!

    儿子也不服弱,老子也没权让儿子成为不孝之子。

    冬日的阳光把光线扯上半截炕,四爷闭眼躺在炕上,心里一半阳光,一半哀伤。

    后半晌,来了俩人,四爷认得是镇子上卖驴肉的屠夫。一个屠夫围着枣红马转了几圈,另一个用手按了又按枣红马的后臀,四目相对。四爷看到四只眼里射出带着杀气的满足。四爷说不卖。屠夫看着四爷的儿子,你们谁说了算?儿子把四爷推进屋子里,在外面用锁头别住门鼻儿。

    俩屠夫走了,儿子手里捏着屠夫留下的一叠定钱,明天他们来牵马。一阵汽车引擎声后,小院里平静下来。

    四爷倚在马棚的门口,不错眼珠地看着枣红马,想当年,他牵着一匹枣红马从大街上走过,那种自豪和满足感,让他像个将军似的,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四爷给枣红马填足了草料,拍拍马脸,吃吧老伙计,吃饱喝足了,咱俩走。至于去哪儿,四爷没多想,只想和马一起在村庄里消失。

    集体制结束那年,土地承包到户,牲畜也瓜分,四爷赶了十里路,在镇上供销社买回两瓶二锅头,揣在怀里,径直去了队长姚三家。四爷掏出酒。姚三一愣,啥意思?我要枣红马。姚三露出一口黄牙,明天抓阄决定,看你自己的造化。我不管,我就要枣红马。姚三冷笑,你凭啥?四爷说你把枣红马给我,我给你种一辈子地,绝不要一分钱。四爷手里,就有了一张写着枣红马的阄。

    四爷手里的刀锋蘸着月光,闪着凛厉的寒光。我再问你一句,畜生,你走不走?

    枣红马昂着头,眼里那份恐惧感被深深的迷茫取代,或者它始终都没弄明白,一向待它温和的主人,今天为何这般拼命抽打它,又为何黑灯瞎火地让它走。直到四爷狠命地勒住它的脖子,它才感到真正的恐惧,它拼命地反抗着。

    四爷瘦弱的身子,被枣红马有力的脖颈甩得左右摇摆,像风中干枯的玉米叶子。四爷声音颤抖,畜生,你死了,我还把你葬在院子里,我不要别人千刀万剐你!

    跟马打了五十年交道的四爷,尽管摇摆不定,还是有机会把刀子插进枣红马脖子的命脉里,可是四爷一次次让机会从手边溜走。

    刀子“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四爷也从马身上摔了下来。

    天空像一面深蓝色的湖,深蓝色的湖水里潜着抖动的星星,一眨一眨地看着流泪的四爷,和那匹惊魂未定的枣红马。

    (有删改)

    文本二

    1938年夏天,在河北大平原上青纱帐一望无涯,赤日烘烤着大地,我们从冀中驶向冀南,我骑的是一匹枣红马,那可真是一匹骏马呀!红得像火炭一样,大概就是“赤兔马”吧!那身个,那长样,充满豪情,充满灵气。我们一行人骑着马涉渡滹沱河,就赶上平原上时常突现的狂风暴雨。先是一朵乌云旋即倾盆大雨。放眼四顾,只有一片绿色大海的庄稼地,连个看瓜的窝棚也找不到,于是我们只有策马狂奔,人和马冲狂风迎暴雨,都淋得湿透。也许就因为一下赤日炙人,一下雨冷如冰,我们到了宿营地,那马竟然一夜不食不饮而死去了!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是那样的一匹马呀!那是一只美丽的火鸟!但我爱它我却骑死了它…….我记得当我们到达宿营地,我跳下马来,还爱抚着它那锦缎一样光滑的颈项,而它也把头伸向我,微微喷出鼻息,用柔软得像奶脂一样的嘴唇,灵巧而依恋地在我身上、手上、脸上摩擦着。这是何等样的一出悲剧呀!这深沉的悲,使我更多地怀念起战争,想起战马,那种疚责也就更深更深地渗透了我的灵魂了。

    (刘白羽《马鸣风萧萧》)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 两个文本都叙述了与枣红马的难忘人生经历,都含有对枣红马的爱和愧疚;在抒情方式上,文本一更深沉内敛,文本二相对热烈直露。
      B . 文本一借“他的眼前错落着出现了三匹马”巧妙地由现实转入回忆,引出四爷和枣红马的故事,表现枣红马在四爷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C . 文本一中儿子不容四爷分说把五亩地长期租赁给姚三、把四爷推进屋子在外面用锁头别住门鼻儿,这样写突出了儿子对四爷的蛮横、不孝。
      D . 两个文本整体上都是顺叙,但文本一中间多次运用插叙,不但丰富了文章内容,而且使四爷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四爷要赶马、杀马的情节也显得合情合理。
    2. (2) 关于文本中的环境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北风呼啸,既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同时也烘托了四爷恐怖的狰狞的表情。 B . 文本一“一半阳光”反衬四爷面对无法把握自己命运而产生的悲伤、茫然、失落。 C . 文本二中的“赤日烘烤”“狂风暴雨”为红枣马的不幸离世和我的疚责做了铺垫。 D . 文本一“土地便被犁铧依次豁开,翻着黑色的浪”运用拟人烘托四爷耕作的惬意。
    3. (3) 小说为何用大量篇幅详细描写四爷赶马、杀马的场景?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该篇小说的结局具有开放性,你认为最终四爷会杀掉红枣马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3高二下·东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  晏子对曰:“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使勇者常守之,则庄公、灵公将常守之矣。数君者将守之,则吾君安得此位而立焉?以其迭处之,迭去之,至于君也。而独为之流涕,是不仁也。不仁之君见一,谄谀之臣见二,此臣之所以独窃笑也。”景公出游于公阜,北面望睹齐国曰:“呜呼!使古而无死,何如?”晏子曰:“昔者上帝以人之殁为善,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若使古而无死,太公、丁公将有齐国,桓、襄、文、武将皆相之,君将戴笠衣褐,执铫耨以蹲行畎亩之中,孰暇患死!”公忿然作色,不。无几何而梁丘据六马而来,公曰:“是谁也?”晏子曰:“据也。”公曰:“何如?”曰:“大暑而疾驰,甚者马死,薄者马伤,非据孰敢为之!”公曰:“据与我和者夫!”晏子曰:“此所谓同也。所谓和者,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今据也君甘亦甘,所谓同也,安得为和!”公忿然作色,不说。无几何,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伯常骞,使禳去之。晏子曰:“不可!此天教也。日月之气,风雨不时,彗星之出,天为民之乱见之,故诏之妖祥,以戒不敬。今君若设文而受谏,谒圣贤人,虽不去彗,星将自亡。今君嗜酒而并于乐,政不饰而宽于小人,近谗好优,恶文而疏圣贤人,何暇在彗!茀又将见矣。”公忿然作色,不说。及晏子 , 公出屏而泣曰:“呜呼!昔者从夫子而游公阜,夫子一日而三责我,今孰责寡人哉!”

    (节选自《晏子春秋》)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 B . 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 C . 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 D . 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加点词“国城”与“去国怀乡”(《岳阳楼记》)中“国”字含义相同。 B . “公忿然作色,不说”与“不亦说乎”(《论语》)两句中“说”字含义相同。 C . “御六马而来”与“虽乘奔御风”(《三峡》)两句中的“御”字含义不相同。 D . “及晏子卒”与“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两句中“卒”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   )
      A . 齐景公到牛山游玩,为自己会死去而伤心不已,晏子却认为,如果历代君王都能活着守在王位上,那么齐景公不可能得到现在的位置。 B . 齐景公到公阜游玩,问假使自古没有死亡会怎样?晏子回答太公、丁公将是齐国国君,桓公等人都会继续称王,齐景公不会是统治者。 C . 景公问自己与梁丘据是否相和,晏子认为二人只能算是苟同,因为真正的相和应是二人观点不一致,而粱丘据与君王观点总是相同。 D . 齐景公下诏让人准备施法祛邪除恶,去除彗星的邪气,晏子认为这是上天的警示,君王若不痛改前非,还会有更加不祥的灾星出现。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将戴笠衣褐,执铫耨以蹲行畎亩之中,孰暇患死!

      ②今君若设文而受谏,谒圣贤人,虽不去彗,星将自亡。

    5. (5) 在谈及彗星问题时,晏子是从哪些方面对齐景公所犯错误进行批评的?请简要概括。
  • 4. (2023高二下·东莞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

    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白鸥往来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

    【注】①这首词是船行长江采石矶时所作,采石矶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为长江最窄之处,地势险要。②选甚:无论怎样。③则甚:做什么。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该词用词精妙,“削”写出悬崖的高峻陡峭,“熔”写出落日余晖的温暖柔软。 B . 该词的上阕第三四句意在突出白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在意风波的洒脱。 C . 上阕写山色之壮美、鸟儿之自在,为下阕转而写渔父隐居生活的闲适做了铺垫。 D . “别浦”两句既写出了渔夫隐居生活的惬意,同时也流露出词人的归隐之情。
    2. (2) 这首词题为“戏作”,最后两句其实是反语,请联系辛弃疾的生平说说你对结尾两句的理解。
  • 5. (2023高二下·东莞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蜀道难》一诗中逶迤的蜀道,有极其奇险的风光,其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诗句是“”。
    2. (2) 柳永的《望海潮》中抓住“”和“”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3. (3) “花草”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常被作者借来抒情。《离骚》(节选)中,屈原“”两句借助白芷和秋兰,表明自己追求美好品质,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二下·东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随着葵花一天天抽枝发叶,我们的蒙古包便在绿色的海洋中随波荡漾。曾经那些难忘的岁月总会历历在目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每天清晨,鲜艳的朝阳从地平线拱起,公鸡跳到鸡笼顶上庄严地打鸣,通宵迷路的兔子循着鸡鸣声从荒野深处往家赶。很快,鸭子们心有所感,也跟着嘎嘎不止。家的气息越来越清晰,兔子的脚步便越来越急切,那样子真叫人忍俊不禁

    被吵醒的我妈打着哈欠跨出家门,看到兔子们安静地卧在笼里,一个也不少,眼睛更红了。我不禁问道:“兔子为什么会迷路呢?”我妈津津乐道地说:“因为它个儿矮,走着走着,一扭头就看不到家了。若是赛虎的话,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便前肢离地站起来,这样便可‘高瞻远瞩’,而且它还能站很久很久。”丑丑不会站,不过也不用站。A它是条威猛高大的牧羊犬,具有身高优势。B远方地平线上一点点小动静都逃不过它的眼睛虽然鸡也矮,因而从来不迷路。太阳西斜,光线微微转换,便准时回家。鸡认路不靠什么标志,也不靠记性,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我从没见哪只鸡回家之前先东张西望一番。鸭子们要么一起回家,要么一起走丢。整天大呼小叫的,走到哪儿嚷嚷到哪儿。你呼我应,声势浩大。黄昏时分,大家差不多都回家了。我妈也结束了地里的活,开始忙家里的活。

    1. (1) 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历历在目 B . 忍俊不禁 C . 津津乐道 D . 众所周知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鸡虽然也矮,但从来不迷路。太阳西斜,光线微微转换,便准时回家。 B . 虽然鸡也矮,因而从来不迷路。太阳西斜,光线微微变化,便准时回家。 C . 虽然鸡也矮,但从来不迷路。太阳西斜,光线微微转换,便准时回家。 D . 鸡虽然也矮,但从来不迷路。太阳西斜,光线微微变化,便准时回家。
    3. (3)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按要求进行改写。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

      ①将A改为双重否定句:

      ②将B改为反问句:

  • 7. (2023高二下·东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很多人都有跷二郎腿的习惯,这看似轻松惬意的动作,却存在着韧带损伤、下肢血栓等不少健康隐患。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避免跷二郎腿?

    专家提醒,跷二郎腿虽然“一时爽快”,      。第一,导致关节周围的韧带、半月板、软骨的损伤,造成局部疼痛;第二,导致颈、肩、腰背的疼痛;第三,导致腓总神经的损伤,造成大拇脚趾头翘不起来;第四,长期跷二郎腿也会导致下肢水肿、下肢血栓形成等疾病,影响健康;以至造成栓塞 , 带来生命危险。

    已经形成跷二郎腿的习惯,可能会使身体受到伤害。      ?专家建议,最好不要跷二郎腿,实在没有办法要跷二郎腿的话,      , 如5分钟跷左侧,5分钟跷右侧。

    专家表示,最好是“坐有坐姿,站有站姿”,坐得正才能坐得久。正确的姿势是抬头挺胸,让腰部和臀部之间形成90度的夹角,膝关节和椅背稍微低一点,膝关节轻度打开,与大腿之间的角度在110度左右,不要成为90度。这样可以促使腘窝部的血管适度放松。

    1. (1) 下列句子中的“以至”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以至”,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从沿海城市以至广大农村,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 B . 在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非常艰苦,以至连肚子也填不饱。 C . 他毫无准备,以至老师提问他一点也答不上来。 D . 在我们国家里,绝不允许歧视以至虐待妇女。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书法用笔有方笔和圆笔之分。方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方形,如魏碑、唐楷中的欧体等可为典范,棱角分明而能给人刚毅正直之感。圆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圆形。如篆书、汉隶等可谓典范,圆润灵活而能给人通达圆融之感。项穆则在《书法雅言》中说道:“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确实如此,方笔与圆笔,处理和谐才是书法的妙境所在。

    以上材料对我们当代青年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都具有启示意义。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