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永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4-06 浏览次数:62 类型:开学考试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31分)
  • 1. (2023八下·永兴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段话,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鲁迅先生满怀景仰,由zhōng( )地感谢藤野先生对自己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huì( );朱德以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为我们再现了母亲勤劳而伟大的一生;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平( )的外表下闪动着一个天才的灵魂;那炽( )热的炉子陪者着居里夫人一同见证了美丽的颜色。

    由zhōng                 教huì

                        

  • 2. (2023八下·永兴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现阶段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积极做好防疫工作是每个市民责无旁贷的责任。 B . 天气转暖,泉城公园的山茱萸竞相开放,灿若金霞,真是美轮美奂 C . 这台晚会的主持人无论是形象还是口才都差强人意 , 难怪观众怨声载道。 D . 在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殚精竭虑 , 勇攀高峰,逐渐将梦想化作现实。
  • 3. (2023八下·永兴开学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从这次新肺抗疫战中,我们再次明了:人类必须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了解自然。 B . 表现人性关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C . 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 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不正之风在作怪。
  • 4. (2023八下·永兴开学考) 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阿来交流,跟随一滴水经过丽江。

    ③你将与双.喜对话,体味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游历风景名胜。

    A . ⑤①④⑥②③ B . ⑥⑤①③②④ C . ⑥③②⑤①④ D . ⑤①⑥③②④
  • 5. (2023八下·永兴开学考) 小语用博物馆APP穿越古今,“云”体验传统文化。以下情境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 小语运用AR与古人“对话”。问候古人的母亲时用“令堂身体可好”;写了文章想请古人指点时,用“请不吝赐教”。 B . “云”游茶博物馆时,小语看到一副对联的上联是“扫来竹叶烹茶叶”,于是就对了下联“茶烟透窗魂生香”。 C . “云”游园林时,小语发现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D . 小语运用VR和《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一起畅游富春江,感受天下独一无二的山水风光。
  • 6. (2023八下·永兴开学考) 古诗文默写。
    1. (1) 《雁门太守行》中体现敌军来势汹汹、守城将士雄姿英发的句子是
    2. (2) 花中寄寓着作者无限的情感。“。”(《春望》)杜甫触景生情,移情于花鸟,表达了感时伤怀的感情。
    3. (3) 王维《使至塞上》中“征蓬”意为“”,在诗中喻指

    4. (4) 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请简析《黄鹤楼》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 7. (2023八下·永兴开学考)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明天就要把书稿寄到列宁格勒,请州委文化宣传部审阅。如果他们同意给这部小说开“出生证”,就会把它送交出版社,那么一来……

    想到这里,他的心不安地跳动起来。那么一来……新的生活就要开始,这是多年紧张而顽强的劳动换来的啊。

    书的命运决定着保尔的命运。如果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他的日子就到头了。如果失败是局部的,通过进一步加工还可挽救,他一定会发起新的进攻。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了邮局。紧张的等待开始了。保尔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待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列宁格勒一直没有回音。

    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保尔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 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 这是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1. (1) 文段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国家)的
    2. (2) 文段中随着书稿的寄出,保尔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3. (3) 画线句子“铁环”“新的武器”各指什么?这句话说明什么?
    4. (4) 有人认为:到了全书的结尾还写英雄竟然有“如果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他的日子就到头了。”的消极悲观想法,这有损英雄的高大形象。你的看法如何?
二、阅读理解(39分)
  • 8. (2023八下·永兴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月1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20年,全国人口达到14.1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我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宁吉喆表示。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2日)

    材料二:

    (摘编自《环球日报》2021年5月18日)

    材料三:

    放眼全世界,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是各国发展时普遍都会遭遇的挑战,而且往往会同时出现。其带来的一个挑战,就是劳动力人口达到峰值后回落。

    从传统的人口学和经济学角度看,劳动人口的减少几乎可以跟经济增长停滞或衰退画等号。但新的情况不太一样。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的人口问题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吉川洋曾指出,当前中国社会与日本面临类似问题,但人口数量并不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人均劳动生产率才是。即使劳动力人口没有明显变化,只要平均每位劳动者所能制造出来的商品增加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经济也能保持增长。

    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指标。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提醒,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仍然有8.8亿人,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尤其是劳动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数据显示,劳动年龄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达到23.61%,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提高了11.27个百分点。

    宁吉喆也提到,全国人口平均年龄38.8岁,“总的看,依然年富力强”。面对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的实际,经济结构需要调整适应,未来人才红利的新优势将逐步显现。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5月12日)

    1. (1) 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以上。 B . 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新情况来看,劳动人口的减少跟经济增长停滞或衰退并不能完全画等号。 C . 中国人口问题引起世界关注,日本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社会与日本面临相似问题,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增加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 D . 面对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的实际,经济结构需要调整适应,未来人才红利的新优势将逐步显现。
    2. (2) 仔细阅读材料二,你从图表中读出哪些信息?
    3. (3) 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口老龄化现象。
  • 9. (2023八下·永兴开学考) 阅读《背影》一文,完成小题。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1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2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3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4,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澹5,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6。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7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8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9;颇踌躇10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得向脚夫11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12,深青布棉袍,蹒跚13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14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15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 (1) 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 (2)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的下列句子。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3. (3)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4. (4) 本文主要描写对象是背影,可是②③段似乎与此并无关系,是否可以将这两段删掉呢?
  • 10. (2023八下·永兴开学考)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注释】①既望:农历十六日。②属:致意,引中为劝酒。③纵一书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④冯(píng)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虚,凭空、凌空。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无与为乐者          ②竹柏影也

      ③清风               ④不知其所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庭下积水空明  浩浩乎冯虚御风 B . 相与步中庭  游赤壁之下 C . 壬戌秋  徘徊于斗牛 D .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 (4)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举  酒  属  客  诵  明  月  之  诗  歌  窈  窕  之  章

    5. (5) 甲乙两文的写作背景都是作者被贬黄州,当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时期,请结合选文说说你对作者在两文中表现出来的状态和心情的理解。
三、作文(6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