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2023年中考一模模拟化学试题一

更新时间:2023-04-26 浏览次数:2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4九下·贵港模拟) 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 . 提倡人走灯灭 B . 垃圾分类处理 C . 多用一次性餐具 D . 选择公交出行
  • 2. (2023·盐城模拟)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造物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侯氏制碱 B . 棉纱织布 C . 粮食酿酒 D . 烧制陶瓷
  • 3. (2023·盐城模拟)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Ne2:可表示氖气 B . C60:可表示60个碳原子 C . 2H:可表示2个氢分子 D . FeSO4:可表示硫酸亚铁的化学式
  • 4. (2024九下·成都月考)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阴离子带负电,则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B .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 . 过氧化氢分解能得到氧气,则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 D .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5. (2023·盐城模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 . 除去水中钙、镁化合物 D . 验证石蜡中含有氢元素
  • 6. (2023·盐城模拟)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a、c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b C . 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a的饱和溶液 D . 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 7. (2023·盐城模拟)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石墨质地较软,可用作电池电极 B . 镁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可用于制作烟花 C . 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 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 8. (2023·盐城模拟) 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19H19N5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B . 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 . 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 . 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 9. (2024九下·竞秀开学考) 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该混合物后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其主要原因是(   )
    A . 玻璃棒具有神奇的功能,可使酒精灯被点燃 B . 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C . 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D . 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 10. (2023·盐城模拟)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H+、Na+、Cl- B . 、OH-、、K+ C . Ba2+、Ag+、Cl- D . H+、Na+、Cl-
  • 11. (2023·盐城模拟) 从元素化合价和物质所属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较好的化学学习方式。如图是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A点对应的物质在空气中含量最高 B . B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NO C . NH3·H2O在图中对应的点是E点 D . F点对应的物质一定不能作为复合肥
  • 12. (2023·盐城模拟) 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滴有几滴酚酞试液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同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逐滴滴加稀硫酸,另一份逐滴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曲线表示的是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 B . 乙曲线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 C . M点表示该反应恰好完全 D . N点时烧杯内溶液为红色
  • 13. (2023·盐城模拟) 检验、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C

    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闻气体的气味

    D

    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一氧化碳

    在空气中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2023·盐城模拟) 现象美是化学的趣味之一,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B . 铁钉放入 CuSO4溶液中,有红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 . 在Na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 . 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为红色
  • 15. (2023九下·辉县市开学考) 某种铁的氧化物X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生成沉淀的质量与x的质量比为15:8,则X的成分可能是(   )
    A . FeO B . Fe2O3 C . Fe3O4 D . FeO与Fe2O3
二、填空题
  • 16. (2023·盐城模拟)          
    1. (1) Ⅰ.化学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物质。

      现有:①钛合金   ②活性炭  ③碳酸氢钠  ④氦气,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

    2. (2) 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
    3. (3) 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4. (4) 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是
    5. (5) Ⅱ.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能被压缩到钢瓶中,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是

    6. (6) 老年人应从食物中摄入适量的(填名称)元素,以防止骨质疏松;
    7. (7) 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争取2060年前完全实现碳中和。一种转化CO2的过程如下: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CH3OH)和水。该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2023·盐城模拟) “双奥之城”铸华章,“天下一家”向未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盛大举行被世界点“赞”。
    1. (1) 奥运村最受各国运动员喜爱的美食无疑是被誉为“天下第一锅”的天目湖鱼头王。

      ①“砂锅鱼头”汤鲜汁浓,但其中几乎不含有的营养素是(填序号)。

      A.无机盐    B.油脂     C.糖类    D.水

      ②服务员用洗洁精清洗砂锅,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有作用有关。

    2. (2) 冬奥会火种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其造型灵感来自“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借“长信”之意,表达人们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①西汉长信宫灯是汉代青铜器,铜在空气中易与水、反应,生成铜锈【主要成分Cu2 (OH)2CO3】,所以青铜器保留至今的不多。火种灯用的材质是铝合金,因为铝抗腐蚀,铝有很好抗腐蚀性的原因是

      ②冬奥火炬“飞扬”用的燃料是氢气。H2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原因是,观察如下工业生产H2涉及的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

三、综合题
  • 18. (2023·盐城模拟)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实验室中可用KClO3在MnO2催化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并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MnO2难溶于水)

    1. (1) 写出上图中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用装置B收集氧气时,当时说明收集已满,请写出用氯酸钾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 (3) 图C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图D操作中的一处明显不正确是
    4. (4) 图E操作中,当看到时,停止加热。
  • 19. (2023·盐城模拟) 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在水中会缓慢地放出氧气,广泛应用于渔业等领域。以下是实验室以石灰石(只含SiO2等不溶于酸的杂质)等为原料制取CaO2的主要流程图(已知:氯化钙、浓氨水和双氧水反应生成NH4Cl和CaO2·8H2O沉淀):

    1. (1) 写出Ca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 (2) 写出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 (3) 操作a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
    4. (4) 保存CaO2要注意的事项是
  • 20. (2023·盐城模拟) 碳酸钠、碳酸氢钠是我们初中化学中两种常见的碳酸盐,它们与酸反应的情形非常相似。两者与酸反应有区别吗?老师通过控制变量法设计几组探究实验,进行探究。
    1. (1) 【实验1】:同时将足量的稀盐酸倒入锥形瓶甲和锥形瓶乙中(如下图)。

      为探究其反应速率,可根据(选填“反应至5秒时”或“反应结束”)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来判断。

    2. (2) 【实验2】:在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2g碳酸钠粉末,然后向其中一个锥形瓶中倒入20mL的蒸馏水,向另一个锥形瓶中倒入20mL质量分数15%的稀盐酸(足量),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其温度变化(如图a)。另取2g碳酸氢钠粉末,重复上述实验(如图b)。

      从温度曲线看,碳酸氢钠粉末溶于水及与酸反应过程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 (3) 两种粉末状固体溶于水及与酸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对它们与酸的反应速率(填“有”或“无”)较大影响。
    4. (4) 该实验中,与稀盐酸反应结束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Na2CO3NaHCO3(选填“>”、“<”或“=”)
    5. (5) 【实验3】:分别将极稀的盐酸逐滴滴入试管甲和试管乙中,边滴边振荡。

      现象为:①试管甲中的溶液开始时显浅红色,逐滴滴入稀盐酸立即有气泡产生,浅红色逐渐消失。②试管乙中的溶液开始时显红色,滴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浅红色后,继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浅红色逐渐消失。

      【反思】在【实验3】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为何刚开始没有气泡产生?研究小组查阅资料,绘制出微观示意图。

      ①结合图示,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刚开始没有气泡的原因

      ②相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碱性:碳酸氢钠碳酸钠(选填“>”、“<”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