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珠嘉镇花园九年制学校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

更新时间:2023-05-09 浏览次数:6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
  • 1. (2023·仁寿模拟) 战国中期各国变法之后,铁制农具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涌现。众多出土的战国铁农具(如图),展示出当时已经发明的层叠铸造技术。上述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

    A . 冶铁业 B . 青铜业 C . 纺织业 D . 煮盐业
  • 2. (2024九下·辽宁模拟) 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以后读书人做官的必由之路。这表明科举制(   )
    A . 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B . 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 C . 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 . 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
  • 3. (2023·仁寿模拟) 如表内容表现的是(   )

    贞观时期

    武则天统治时期

    开元前期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大力发展科举制: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注重文教

    A . 唐朝兴盛的原因 B . 对外交往的发展 C . 文学艺术的繁荣 D . 安史之乱的影响
  • 4. (2024七下·赤坎期末) 从秦朝的“半两钱”到汉朝的“五铢钱”,再到宋朝的“交子”,货币发生了由笨重到轻便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都市生活的繁华 B . 商业贸易的发展 C . 造纸技术的成熟 D . 冶铸工艺的进步
  • 5. (2024九下·海门模拟)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恢复顺利,而北方战乱不休,故南北经济差异继续扩大。至“靖康之难”,北方再遭战火蹂躏,大批人口南渡,则又一次促使南北经济差异扩大。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 江南地区的开发 B . 金与南宋的对峙 C . 宋代商贸的繁荣 D . 经济重心的南移
  • 6. (2023·仁寿模拟) 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维新派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在上海创办《时务报》②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作用远不是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
    A . ①属于历史结论 B . ②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 C . ②属于历史史实 D . ①说明戊戌变法废除了旧制度
  • 7. (2023·仁寿模拟) 如图漫画《搁浅》(依原图改绘)创作于1941年,该漫画表达的是(    )

    A .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 . 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 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 D . 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英勇抗争必将取得抗战胜利
  • 8. 如图是某同学在预习《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课的设计的部分知识结构图,其中①处应是(    )

    A . 手工业行会 B . 租地农场 C . 手工业者 D . 工厂制度
  • 9. (2023九上·广汉月考) 如图是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拉斐尔的作品《椅中的圣母》。画中圣母的原型出自一位罗马少妇。拉斐尔在一次宴会上看到她正温柔地注视着心爱的小宝贝,便立即拾起一块木炭,将这个动人的情景速写下来,随后就创作了这一“神来之作”。该作品(   )

    A . 宣扬了神权神性,弥漫着宗教神秘色彩 B . 体现了女性之美,饱含着人文主义精神 C . 充满了生活气息,洋溢着享乐主义情绪 D . 塑造了母亲形象,彰显着女权主义思想
  • 10. 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世界史相关内容时绘制的知识结构图,“▲”处的主题是(   )

    A .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与扩展 C .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 .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 11. (2022九上·吴江竞赛) 手工工场迅速发展,为解决劳动力问题,政府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让农奴一边种田一边做工,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材料主要表明俄国(   )
    A . 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B . 农奴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C .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
  • 12. (2023·仁寿模拟)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件

    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使中国逐步沦为B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材料二:1840年以后,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变祖国的境遇和命运,前赴后继、不懈探索。可是,“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也好,试图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也好,主张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也好,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开辟了井冈山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摘编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1. (1) 请写出材料一表中A、B的内容。 

      A:  

      B:  

    2. (2) 从材料二中提取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字数120字以上。)
  • 13. (2023·仁寿模拟) 中国共产党非常关注“三农”问题,不断调整农业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全国已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条件下,全国新解放区有计划、有秩序、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 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总的原则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到1952年12月,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材料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国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改革使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材料二中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使农民走上了什么道路?图2所示现象体现了哪一运动?
    3. (3) 据材料二图3可知,1980-1982年凤阳县粮食产量呈现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4. (4) 根据材料三,请你为乡村振兴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14. (2023·仁寿模拟)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某中学以“致青春”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树理想•勇攀登】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马克思1835年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任务二【逐潮流•探新路】 

    以下为杨老师根据《中国共产党简史》等著作,为同学们整理的资料卡。 

    青年毛泽东的革命事迹(部分)

    1919年在他主编的《湘江评论》上,热情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920年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党的创建

    1922年部署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1927年年初,考察湖南农民运动。 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述了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9月,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后,改变计划,率起义部队于10月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1930年总结斗争经验,发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多部重要著作,从而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任务三【担使命•创未来】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寄语青年:“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1. (1) 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作文中表达了怎样的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他与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的,集中体现了这一理想的光辉著作。 
    2. (2) 根据资料卡,归纳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探索作出的卓越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得出他能够作出贡献的原因。 
    3. (3) 综上,作为新时代青年,谈谈你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