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1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高一下·长兴开学考) 河姆渡遗址保留了大量栽培稻谷遗存,据推测堆积层稻谷的重量在120吨以上,出土的一件陶釜内还残留着锅巴。遗址中有270多件大型动物肩胛骨制成的农具,还有大量木建筑构件以及一座长达23米的干栏式长屋。这表明(    )
    A . 河姆渡是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 B . 河姆渡人已具备了一定的定居条件 C . 精耕细作的稻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 D . 长江流域的农耕水平高于黄河流域
  • 2. (2024高三下·贵州模拟) 某学者在叙述秦始皇“焚书”事件时列举了下表史料。该学者列举史料旨在说明(    )

    史料

    出处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史记·秦始皇本纪》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A . 焚书事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 B . 秦始皇并未下令焚烧书籍 C . 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 D . 焚书事件造成了文化断层
  • 3. (2023·沈阳模拟) 唐代不仅有象征着丰收的丝绸图案,更有了以丰收命名的丝绸,如“瑞绫”“散花绫”等。散花绫是河北道邢州的特产,“散花”即“撒花”之意,在黄底上撤满白色的四瓣碎花,寓意为天空撇下了满天飞雪,瑞雪飞舞丰年到。这反映了(    )
    A . 中华民族的农耕意识 B . 唐代昂扬上进的时代风貌 C . 丝织技术的时代转型 D . 唐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
  • 4. (2023·沈阳模拟) 《全宋文》收录了大量的宋代《桥记》文献,有学者统计研究发现,桥梁众多的南方水乡地区,地方官员不遗余力地向富民、僧侣劝捐,甚至不惜捐出俸禄作为表率,民间财富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修桥经费来源。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 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 . 地方治理凸显经世情怀 C . 重农抑商政策亟待调整 D . 中央集权制度受到挑战
  • 5. (2023·沈阳模拟) 元曲中有很多有关体育方面的记载,下表摘录的是元曲中描写马球运动和蹴鞠运动的场景。这可以用来说明(   )

    材料

    出处

    蹴鞠场中,鸣珂巷里,南北驰名,寰中可意。……款侧金

    莲,微那(挪)玉体,唐裙轻荡,绣带斜飘,舞袖低垂。

    关汉卿《越调·斗鹌鹑·蹴鞠》

    款款的骤龙驹,轻轻的探身躯,杓棒起,月轮孤,彩落,

    晓星疏。

    无名氏《阀阅舞射柳蕤丸记》

    A . 艺术创作提升女性社会地位 B . 体育运动丰富了文学创作题材 C . 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涌现 D . 元曲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
  • 6. (2023·沈阳模拟) 如图所示为康熙年间王犟所画的《康熙南巡图》(局部)。该作品(    )

    A . 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B . 反映了康熙统治时期的国力强盛 C . 意在歌颂康熙皇帝勤政和爱民的行为 D . 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 7. (2023·沈阳模拟) 下表为1862-1900年中国创办的37所新式学校的分类统计。这折射出当时中国( )

    类别

    数量(所)

    占比(%)

    翻译类

    8

    21

    企业专门技术类

    11

    30

    军事技术类

    18

    49

    A . 西方学说得到广泛传播 B . 科技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C . 教育体制日益走向完善 D . 学习西方以实用性为主
  • 8. (2023·沈阳模拟) 下表所示为毛泽东担任第六期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期间(1926年5至9月)开展的主要教学活动。由此可见,毛泽东(    )

    分别组成了两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江浙、安徽、四川、云贵等13个“农民问题研究会”

    要求学员就租率、主佃关系、抗租减租平粜、利率、田赋、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雇农数目比较、地主的来源、工价、地方公会组织及财产状况、地方政治组织、教育状况、妇女、农民、农村组织状况等36个方面开展调查

    亲自给学员们修改调查报告,编写《农民问题丛刊》

    A . 认识到提高农民觉悟的重要性 B . 始终把农村作为工作的重心 C . 大力宣传工农革命以配合北伐 D . 领导学员积极开展土地革命
  • 9. (2023·保定模拟)   1937年日本进攻北平前夕,美国记者福曼赴陕北云阳和川里考察,并见到了红军将领彭德怀。在回答福曼的提问时,彭德怀说:“和日军作战随时都有可能,但我们已准备作战。我们的士兵都明白为何而战,这正可弥补武器的不足。同时,我们也有庞大的人力做后盾,有作长期消耗战的必要资源。”彭德怀的这一言论(    )
    A . 指出了日本侵华的严重危害 B . 强调了中共坚定的抗战立场 C . 包含了对日作战的必胜策略 D . 指明了强国御侮的具体策略
  • 10. (2023·沈阳模拟) 新中国成立初期,领导人虽然视美国为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中国必须联苏抗美,但是绝没有把中美关系看死。毛泽东在同外宾的谈话中多次提到,对美国,一方面,我们要争取主动,公开主张与他们和平共处,建立外交关系,解决台湾问题,欢迎他们来中国;另一方面,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坚持斗争。这体现了新中国(   )
    A . 外交政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B .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 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 . 外交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束缚
  • 11. (2023高二下·岳阳期末) 下表所示为我国1990年的若干史实。这些史实可用于说明,当时我国(    )

    时间

    史实

    8月28日至9月7日

    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项法律

    9月16日、21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

    11月26日

    深圳隆重举行庆祝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招待会;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A . 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 B . 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C . 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 . 科学应对国际政局变幻
  • 12. (2024高二下·安溪期末) 据记载,屋大维(公元前63—公元14)统治期间罗马城的建设活动有39次,其中有5次修建政治性建筑,包括王宫、举行议会的会堂、凯旋门等;有17次修建或修复神庙;有17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浴场、剧场、大道、水渠等。据此可知,当时罗马城的修建(    )
    A . 体现传承与创新的理念 B . 深受民主政治的影响 C . 适应了强化神权的需要 D . 凸显帝国至上的思想
  • 13. (2024高一下·汨罗月考) 喝茶直接导致了对糖需求量的增加。新航路开辟后不久,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开始在加勒比海地区种植甘蔗。甘蔗种植园像雨后春笋般在这些岛屿上迅速增加。在英属巴巴多斯岛上,这个仅有43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竟有900多个甘蔗种植园。通过西、葡殖民者在美洲的这种经济行为,可以推知(    )
    A . 西、葡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B . 欧洲各地物价的急速上涨 C . 蔗糖的价格下降日益普遍 D . 北美洲涌入大量黑人奴隶
  • 14. (2024高二下·江阳期末) 18—19世纪中期,英国妇女状况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各郡女孩子离家年龄逐渐降低,1700年是17岁,1855—1860年是14.9岁,她们在16—25岁期间竟然能够为自己积聚价值不菲的嫁妆。此外,到1866年还有1500名中产阶级妇女签名请愿,要求妇女选举权。这种状况(    )
    A . 源于技术和产业的革命 B . 使妇女获得广泛的政治权力 C . 影响产生早期启蒙思想 D . 体现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15. (2023·沈阳模拟) 有学者评价1920年前后的苏俄战争时说:“红方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他们获得了对俄罗斯广阔的中部核心地区的控制,还拥有优越的组织能力和毫不留情的雷霆手段。……兵员和给养都是以强制手段从农村征调的。”下列属于这一时期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
    A . 将农民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B . 通过粮食税等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C . 采用强制手段推进“农业集体化” D . 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 16. (2023·沈阳模拟) 有中国学者指出,在达到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条件成熟之前,人类命运共回体的建构一定是基于主权独立和平等、不干涉内政的民族国家体系而展开的。尽管各国内部都不能在短期内建成真正的国内命运共同体,但是这并不妨碍国际社会打造一个国家之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该学者意在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A . 利于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B . 体现了独特的“中国智慧” C . 具有长期性、渐进性和复杂性 D . 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2分)
  • 17. (2023·沈阳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国古代的家训起源甚早,如《尚书》中记载周公对其侄子成王的告诫之辞。孔子看见经过庭院的儿子孔鲤,问他“学诗乎”“学礼乎”,并告诫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晚年的《诫子书》倡导“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北齐的颜之推作《颜氏家训》20篇,其训诫以家庭整体为对象,分修身、治家、处世、为学4个部分。家训文本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并不多,至北宋开始大量增加。家规在唐宋时代已经多见,如唐代韩愈说“能守家规”。宋人很重视家规,强调“为子孙者尤当善守家规,翼翼以诚身,兢兢以保业,进修不已”。明清时代,在统治阶级的倡导和推广下,家训家规的普及达到了新的阶段。

    古代家训家规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严夫妇、训子弟、睦宗族、厚邻里、勉读书、崇勤俭、尚廉洁;以家庭伦理为主体,以勤俭持家为根本,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成德。

    ——摘编自陈来《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优良家风滋养》

    1. (1)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家训家规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家训家规的作用。
  • 18. (2023·沈阳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年11月26日起,《人民日报》在第三版特别开设了“向农民宣传总路线”专栏,先后发表了8篇宣传文章。著名诗人郭小川在其文章中指出:在农村,社会主义就是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土地、大农具、大牲畜等),大家联合起来用新式农具、农业机器和新的农作法进行大规模生产,分配方法是“按劳取酬”,生产的东西特别多,鳏寡孤独也能够得到社会的照顾,“使大家能够共同富裕”。

    从1953年下半年起,全国各地农村通过放映电影、幻灯、举行图片实物展览会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使农民逐步认识到“只有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永远摆脱贫困走上大家共同富裕的道路”。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引导,“共同富裕”不仅为广大农民所接受,也很快得到了全国工商界人士和其他社会阶层的理解认可。

    ——摘编自曹普《从百年党史看共同富裕》

    材料二:下表是2010-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和贫困发生率变化情况。

    ——摘编自邹一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中国特色反贫困道路》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共同富裕”概念被广泛使用及认可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以来中国特色反贫困道路的启示。
  • 19. (2023·沈阳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迦玛尔·阿卜杜尔·纳赛尔(1918—1970)是埃及前总统,领袖人物。纳赛尔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他对埃及的殖民地地位怀着强烈的屈辱感,从青年时代起便献身于资产阶级革命。1952年7月21日纳赛示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废黜法鲁克国王。1953年6月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1954年纳赛尔出任总统兼总理,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纳赛尔在执政期间(1954—1978年)取得了一定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他颁布宪法,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抗击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发动的侵埃战争,接受苏联援建阿斯旺高坝;使妇女享有更多权利;培育埃及新人以替代西方人员。他和铁托、尼赫鲁一起提倡不结盟,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1956年埃及与新中国建交。1970年9月28日病卒。

    ——摘编自余建华《埃及民族英雄纳赛尔》

    1. (1) 根据材料,概括纳赛尔对埃及的主要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活动的国际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纳赛尔革命活动中所体现的精神。
  • 20. (2023·沈阳模拟) 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材料:

    时间

    土地政策

    1931年

    11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基本内容有:规定无偿没收“地主、豪绅、军阀、官僚以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平均分配一切土地”,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禁止高利贷债务剥削,废除农民欠地主的旧债务,取消一切佃租契约等等。

    1942年

    1月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在未实行土改的地区,允许地主出租土地,但原则上须按照战前的原租额减低25%,承认战前的借贷关系,但年利息一般不得超过一分半。对富农的办法等同地主,故在实行减租减息后,又得交租交息。这就是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具体内容。

    1947年

    1月

    《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分配给人民的土地,由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为贯彻土地改革的实施,对于一切违抗或破坏本法的罪犯,应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及处分。

    1953年

    12月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而有某些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的集体农民公有制的更高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就是集体农庄)。

    1992年

    10月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党中央尊重群众愿望,积极支持试验,几年功夫在全国推开。废除人民公社,又不走土地私有化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

    上表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制定的土地政策内容节选。任选两个时期的土地政策,结合时代背景,比较说明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变化是如何与时俱进的。(要求:写出选择,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