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02 浏览次数:13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南海模拟) 所有的不凡,一定伴随着数不尽的跌倒;所有的辉煌,一定伴随着数不清的挫折。不停走,别放弃,总有一天会柳暗花明。这句哲理性语言告诉我们(    )
    A . 经历挫折就能成就辉煌 B . 平凡不可能成就伟大 C . 坚持不懈才能战胜挫折 D . 伟大在于创造与奉献
  • 2. (2023·南海模拟) 对题图的漫画分析准确的是(    )

    A . 对任何事情都不能抱怨,这不利于我们的团结 B . 要正确对待问题,并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C . 抱怨可以解决情绪,并激发出我们正面的情绪 D .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学习我们能解决现实问题
  • 3. (2024七下·柘城期中) 步入青春期后,我们对社会、对遇到的问题开始有更多自己的认识与见解,不再人云亦云,盲目跟从他人观点。这说明我们除了生理变化以外(    )
    A . 思维独立性有了发展 B . 批判性增强,敢于说“不” C . 拥有改变世界的潜力 D . 青春萌动,主动关注异性
  • 4. (2023七上·道县月考) 俗语“自满的人都不满,自大的人都不大”告诉我们认识自己
    A . 挖掘自己的潜能,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B . 欣赏自己的优点,最大限度展现才华 C . 看到自己的不足,对自我有正确评价 D . 增强对自我的信心,发展自己的能力
  • 5. (2023九下·高要模拟) 广东省文明办、省妇联联合在广州举办“赓续岭南家风厚植家国情怀—2022年广东十大最美家庭揭晓暨省五好家庭颁奖活动。对上述活动的开展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表明广东省注重政治文明建设 B . 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 孝敬顺从父母,建设美好家庭 D . 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 6. (2023九下·鹤山期中) 80岁时公司资金链断裂,欠了2077万债务,拒绝申请破产,用10年时间还清欠款……,浙江丽水92岁“诚信奶奶”陈金英谈起当年为何不申请破产而是坚持卖羽绒服还债,说出了她最朴素的想法:做生意就是要讲信用、守信用,老老实实做事情,欠别人的钱就应该还上。“诚信奶奶”陈金英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公民应自觉践行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②公民要善用诚信智慧,珍惜诚信记录

    ③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能赢得信任   

    ④诚信是民法原则,违背会受到刑罚惩罚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7. (2023·南海模拟) 下列题图中的漫画中中侵犯了“被囚禁者”的(    )

    A . 政治权利 B . 人身自由 C . 人格尊严 D . 财产所有权
  • 8. (2023·南海模拟) 王某与叶某是好朋友,叶某多次向王某借钱,共计10万元。王某让叶某还钱,他都一再拖延,拒不还钱。对此,小亮认为:王某应直接向法律服务所起诉,因为法律服务所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最权威的手段;王某可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这次财产纠纷。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小滇:“直接向法律服务所起诉”改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②小闵:“法律服务所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权威的手段”改为“诉讼”

    ③小丽:材料中“通过行政诉讼”是不正确的,应改为“通过民事诉讼”

    ④小昆:叶某借钱不还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必将受到相应的刑罚惩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23·南海模拟) 根据题图的内容,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 宪法效力最高,能够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B .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 . 宪法是一切组织及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 D . 宪法监督是公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 10. (2023八下·麒麟期中) 2月15日,求是网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我们是否还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有一些不正确甚至错误的议论。我们必须亮明态度、决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这是因为(    )

    ①它们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相同   

    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③它们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④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1. (2023·南海模拟) 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该法的施行(    )
    A . 有利于黄河经济带绿色发展    B . 能杜绝破坏黄河生态的行为 C . 能直接取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D . 有利于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 12. (2023·南海模拟)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

    ①体现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③体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俱进,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④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3. (2023·南海模拟) 某班同学围绕“建设法治中国”的主题,开展探究。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梳理了下面的知识结构图。在①—④序号处填写内容正确的是(    )

    A . 科学立法行政机关公正司法良法之治 B . 科学立法监察机关依法审判良法之治 C . 民主立法审判机关公正司法良法之治 D . 良法善治检察机关公正司法良法之治
  • 14. (2023·南海模拟) 下表统计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特点有(    )

    ①男女性别比偏高   

    ②人口基数大   

    ③老龄化加剧   

    ④人口素质偏低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3·南海模拟)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捍卫祖国统一、推动历史进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人口众多、文字基本统一、观念基本相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世界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是指(    )
    A . 消除各民族差异,实现全国各民族大同 B .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C . 确保少数民族地区依法行使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权 D . 贯彻落实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
  • 16. (2023·东莞模拟)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某校九年级同学学习了部分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下列内容出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是(    )
    A . 深化刑事诉讼监督    B . 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 C .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D . 审结乱占耕地案件7251件
  • 17. (2023·南海模拟)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这表明促进发展,我国(    )
    A . 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B . 要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C . 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D . 要把提升发展速度放在首位
  • 18. (2023·南海模拟) 下框时事新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中俄远东开发合作正迈入新阶段:对中俄经济合作及远东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创新高:我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的成就。

    A .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 . 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C . 对话协商,兼收并蓄 D . 勇于担当,主导世界
  • 19. (2023·东莞模拟) “我们始终认为乌克兰问题有其复杂的历史经纬,各方的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当得到尊重,应当彻底摒弃冷战思维,通过对话谈判寻求乌克兰及相关问题的全面解决,最终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中方关于俄乌冲突的立场表明(    )

    ①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②面对人为制造的政治偏见时,要交流对话,建设持久安全的世界

    ③各国国情不同历史不同,存在各种差异,需要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④面对地区热点等问题,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以理性对待争议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0. (2023·钢城模拟) 15岁的初三学生李彤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会上,习总书记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对此李彤开始畅想自己的未来人生轨迹,其中有可能实现的是(    )
    A . 18岁,在高中举办“为实现全面小康砥砺奋进”的班会活动 B . 25岁,出去旅游一趟,亲身感受我国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大变化 C . 33岁,带上家人一起坐飞机去北京天安门共祝祖国实现中国梦 D . 43岁,和全国人民共同见证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
  • 21. (2023·南海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项调查显示:后疫情时代学校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冲突、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困惑以及学习压力问题。对学生得分进行心理健康筛查的结果显示,后疫情时代学校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困惑的学生比例较大,其中部分学生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材料二:相关调查显示: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引起视力下降问题非常突出。某地对学校79.8%的高中生出现近视,线上学习导致视力下降高达67.6%。特别是电子产品诱惑力尤其一些网络游戏非常大,学生年龄小,其抵抗诱惑的能力更差,一旦上瘾,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与视力。

    1. (1) 后疫情时代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焦虑与压力,我们该怎么办?
    2. (2) 小明同学认为:网络对身心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现在恢复线下教学了,我们应远离网络学习。请用所学知识评析小明同学的观点?
  • 22. (2023·南海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已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

    材料二:中华茶文化,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分布,为多民族所共享。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的重要媒介。

    1. (1)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角度谈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意义?
    2. (2)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将“中华茶文化”发扬光大?
  • 23. (2023·南海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中国14多亿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如何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世界近1/5的人口?面对“谁来养活中国”的提问,下列这些数据带你看我们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

    1. (1) 【探究一】读懂“端牢中国饭碗”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原因是什么?

    2. (2) 【探究二】读懂“中国底气”

      结合上面数据谈谈“我们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有哪些?

    3. (3) 【厉行节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据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掉,餐桌浪费更是触目惊心,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学生盒饭有三分之一被扔掉。

      我们青少年怎样厉行节约,减少浪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