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綦江区2022年第八届教职工技能(基本功)竞赛暨义务教...

更新时间:2023-06-05 浏览次数:31 类型:竞赛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七上·恩施期末) 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分封制(   )
    A . 强化了诸侯权力 B . 扩大了统治范围 C . 加速了西周灭亡 D . 确立了君主专制
  • 2. 以下两组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 . 政治制度完备 B . 农业技术进步 C . 海外贸易发达 D . 文学艺术繁荣
  • 3. (2024七上·潮南月考) 河南安阳发掘的“妇好墓”(商王武丁夫人墓)中的玉器,经化学成分分析,与新疆和田玉的成分一致。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
    A . 中原与西北地区存在联系 B . 中外科技交往历史悠久 C . 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商朝 D . 商朝统治中心远及新疆
  • 4. (2022·綦江竞赛) 图1至图2所示内容体现了都江堰(    )

    A . 造福千秋 B . 控流发电 C . 沟通水系 D . 方便航运
  • 5. (2023七上·鹤城期末) 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
    A . 官僚机构臃肿 B . 宦官把持朝政  C . 豪强地主横行 D . 外戚势力膨胀
  • 6. (2024七下·长乐期中) 宋代瓷器美学达到新高度。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由此可见,宋代制瓷业(   )
    A . 私营作坊为主 B . 产品行销世界 C . 遍布沿海地区 D . 工艺水平高超
  • 7. (2024七下·河北期末) 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是(    )
    A . 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B . 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C . 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D . 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 8. (2022·綦江竞赛) 下列对两幅地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唐朝和清朝的政治中心都在同一个地方 B . 唐朝和清朝都加强了今新疆的管理 C . 管辖西北地区范围,唐朝和清朝大体相当 D . 唐朝和清朝与今西藏地区的关系一样的
  • 9. (2023八上·张湾期中) 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维新派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②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作用远不是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A . ①属于历史结论 B . ①说明戊戌变法废除了旧制度 C . ②属于历史史实 D . ②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
  • 10. (2024·邯郸模拟) 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 民主共和观念流行 B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 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D . 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 11. (2022九上·红河月考) 《拿破仑法典》第8条和第537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可以看出法典(    )

    ①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保护私有财产权

    ③意在压榨欧洲各国人民        ④维护君主立宪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4九下·汕头开学考) 1932年12月4日《纽约时报》报道:“在现有谷物价格的条件下,家庭和机关中利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砖更合算。”对上述现象理解正确的是,当时美国( )
    A .   政府加强经济干预 B . 能源危机全面爆发 C . 农业危机十分严重 D . “罗斯福新政”全面推行
  • 13. (2024九下·汕头开学考) 1950年美国联合英、法、意、澳等国,建立了“对共产党国家出口管制委员会”,共同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实施经济制裁和出口管制。这表明(   )
    A . 美苏冷战加剧 B . 两极格局形成 C . 西欧走向联合 D . 殖民体系崩溃
  • 14. (2024九下·汕头开学考) 如表显示的是苏联五年计划执行情况。导致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五年计划

    时间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

    社会劳动生产增长率(%)

    “八五”

    1966~1970

    7.7

    8.5

    6.8

    “九五”

    1971~1975

    5.7

    7.4

    4.6

    “十五”

    1976~1980

    3.7

    4.4

    3.2

    A . 经济体制僵化 B . 中苏关系破裂 C . 欧共体的扩大 D . 社会性质改变
  • 15. (2023九上·保山期末) 在历史学习中,应正确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B .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 .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D . 1937年,苏联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
二、辨析题
  • 16. (2022·綦江竞赛)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两宋时期五次和议规定的宋给予对方的岁币数量

    和议名称

    银(万两)

    绢(万匹)

    茶叶(万斤)

    宋辽澶渊之盟(1004年)

    10

    20

    宋夏庆历和议(1044年)

    7.2

    15.3

    3

    宋金绍兴和议(1141年)

    25

    25

    宋金隆兴和议(1164年)

    20

    20

    宋金嘉定和议(1208年)

    30

    30

    “澶渊之盟”后的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宋与西夏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册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题后对应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题后括号内填“未涉及”。

    1. (1) 两宋时期战争不断
    2. (2) 采用一种纪年纪事
    3. (3) 宋用财物换得和平
    4. (4) 宋朝科技非常发达
    5. (5) 民族之间交流频繁
三、综合题
  • 17. (2022·綦江竞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后,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并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材料二: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上面二则材料均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要在学生中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的教育,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给学生讲清楚这一被实践证明了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摘自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二○一八年九月十日在全国教育大人上的讲话)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概要指出抗战精神的内涵。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教育的要求。
  • 18. (2022·綦江竞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日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同时,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无处不在,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恐怖主义、难民危机、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重大传染性疾病蔓延,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思潮抬头,全球性问题愈加凸显。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各国都在思考的问题。

    ——摘自于沛《历史大变局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研究》2021年第6期

    材料二:面对当代外交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重要外交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范围上,既包括全球层面的网络空间、核安全、卫生健康、人与自然和海洋等共同体,也包括地区层面的中国与周边、亚洲、亚太、中国—东盟、上合组织、中非、中阿、中拉等命运共同体,以及双边层面的中国与各有关国家的命运共同体等。在途径上,用共同挑战、共同利益、共同责任把各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行动方向;以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路径;以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追求。

    ——摘自张清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外交意义》《历史研究》2021年第6期

    材料三: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十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动力。┄┄我们发起了新中国历史上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向发展中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援助┄┄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我们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形成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坚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反对所谓“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摘编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21年11月26日)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努力。
  • 19. (2022·綦江竞赛) 深化“四史”教育,培育建党精神。请你利用下列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要写出高质量的教育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