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刘圩中学2023年中考历史段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22 浏览次数:2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 1. (2023·怀远模拟) “雅典经济繁荣,政治上相对自由,把希腊各地的精英分子吸引到雅典来,他们又把雅典的文化传播到希腊各地区。”材料表明(   )
    A . 雅典是古希腊最繁荣的城邦 B . 精英人物都是从雅典走出去的 C .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D . 雅典影响了古希腊文化的发展
  • 2. (2023九上·郑州月考) 近代早期,英国部分乡绅为了追逐利润,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以农场或牧场的形式精心经营,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有些乡绅还大量租地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依照市场价格的涨落及时调整生产。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 . 自营地的收入开始增加 B . 垦殖运动的蓬勃兴起 C . 新生产经营方式的出现 D .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 3. (2024九上·永年开学考) 有学者认为,佛罗伦萨工场手工业发达,商业贸易规模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新文化的发展必然要冲破教会的桎梏,摆脱经院哲学的世界观,于是新兴资产阶级就从文化的各个方面同封建制度与教会展开了斗争。材料强调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主要是由于(   )
    A .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市民阶层的壮大 C . 手工工场的产生 D . 宗教神学的压迫
  • 4. (2023·怀远模拟) 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的历史事件是(    )
    A . 文艺复兴运动 B . 新航路开辟 C . “三角贸易” D . 蒸汽机车诞生
  • 5. 李大钊说:“19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罔不胚胎于法兰西革命血潮之中。”这说明法国大革命(   )
    A . 具有世界性影响 B . 摧毁了封建制度 C . 建立了共和制度 D . 影响了“光荣革命”
  • 6. (2023·怀远模拟) “具体地说,他既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给法国造成了惨重的灾难,他在把欧洲闹得天翻地覆的过程中,始初是旧制度的破坏者与各国人民的解放者,后来却蜕变为有无限征服野心的侵略者”。“他”是谁(    )
    A . 克伦威尔 B . 华盛顿 C . 拿破仑 D . 彼得一世
  • 7. (2023·怀远模拟) 18世纪,英国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过程被划分为一系列的简单操作,生产工具也实行了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材料反映了(   )
    A . 机器生产使工人阶级遭受到更残酷的压迫 B . 手工工场的技术积累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 C . 英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D . 机器生产方式取代了手工工场生产方式
  • 8. (2023·怀远模拟) 下列选项中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A .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B . 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 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D . 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发,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9. (2023九上·惠东期中) “工业革命的冲击、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社会生活的迅速提高和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等,都是推动俄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进行改革的强大外部力量。”这说明俄、日的改革(   )
    A .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 . 顺应了历史进步潮流 C . 实行了全盘西化的措施 D . 是自上而下的变革
  • 10. (2023·怀远模拟) “无论如何我们不可否认彼得一世为俄罗斯打开了一扇“面向欧洲的窗户……经历了彼得一世改革的俄国开始告别愚昧与落后,迈进近代化的门槛。”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   )
    A .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 . 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C .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 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 11. (2023·怀远模拟) 战争伊始,美国的铁路还没有连通到太平洋沿岸。战后不久,铁路网就像蜘蛛吐丝一样密布在了整个北美大陆。这主要是由于南北战争(   )
    A . 使美国摆脱了殖民压迫 B . 推动北方完成工业革命 C . 刺激了美国领土的扩张 D . 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 12. (2023·怀远模拟) 一战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工农业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发展。材料反映了一战( )
    A . 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B . 动摇了欧洲的经济优势地位 C . 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D . 彻底瓦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 13. (2023·怀远模拟) “19世纪末,当人们开始换种眼光看待世界时,科学解释以雄辩的事实大声质问《圣经》的真实性,上帝创世论更多地成了故事般的讲述。”材料中的“科学解释”是(    )
    A . 相对论 B . 生物进化论 C . 神创论 D . 物种不变论
  • 14. (2023·怀远模拟) 1921年4月,列宁写道:“战时共产主义……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在小农国家内实现本阶级专政的无产阶级,其正确政策是要用农民所必需的工业品去换粮食……只有这样的粮食政策才能适应无产阶级的任务,才能使社会主义取得完全的胜利。”据此,苏俄实行了(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农业集体化 D . 第一个五年计划
  • 15. (2023·怀远模拟) 到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苏军不断前进,1943年2月3日,终于出现了结局。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这场战役(   )
    A . 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 B . 促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C . 使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D .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二、辨析改错题,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 20. (2023·怀远模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近现代史就是一部现代化的发展史,而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通过努力逐渐解除各种束缚而获得自身解放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材料二:近代法国史学家薛纽伯曾说旧时的法律是贵族的,他把人分成一些不平等的阶级,现在社会是德莫克拉西(民主)的,他已使一切人在法律之前平等。

    ——摘自法薛纽伯《现在文明史》

    材料三: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从表面上看,他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钱乘旦《在传统与革命之间》

    材料四: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从此这个新国家有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统一的税收。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 (1) 根据材料一,梁启超认为这场古学复兴的意义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薛纽博认为现在社会法律对人的意义是什么?并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欧美国家颁布的法律文献以予说明。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却是政治制度上的一次真正的革命”。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史实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创新的?概括这一创新对美国产生的影响。
    5. (5) 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你认为英美政治制度的变革中有什么智慧值得借鉴。
  • 21. (2023·怀远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个)

    工人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187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材料二:按照大久保利通的殖产兴业计划,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厂、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此外,政府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的工矿企业,加以改造和扩充,以形成国有的企业体系,大力创办各种称为模范工厂的新式近代企业,同时,还大力扶持私人企业。

    --《大国崛起》解说词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与俄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2. (2) 材料二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一措施?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措施的特点。
    3. (3) 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世界发展的什么潮流?
  • 22. (2023·怀远模拟) 【学有所悟】

    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曾出现一些以“新”命名的事件,下列材料涉及到其中的两例:

    材料一: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NEP),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史学界一直对罗斯福新政持批评态度,认为罗斯福并没有放弃他的阶级属性,罗斯福新政的目的仍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摘自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到底“新”在哪里?你认为列宁所说的“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的含义是什么?
    2. (2) “罗斯福新政”之“新”指什么?材料二所述观点,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 (3) 了解“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相关内容后,你有什么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