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
②待蜡烛自动熄灭,装置冷却后,在t1时,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通过传感器获得广口瓶内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见图二)。
对于该实验,兴趣小组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HCl | 加入适量的Na2CO3粉末,过滤 |
B | 鉴别CH4和H2 |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C |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溶液 | 分别加入少量铁锈,观察现象 |
D | 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将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都不燃烧 | ①说明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接触空气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 |
B | 塑料瓶变瘪 | ①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②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 |
C | 玻璃管中出现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①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②说明一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 |
D | 酚酞溶液变红 | ①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②说明氨水显酸性 |
温度/℃ | 氯化铜溶解度/g |
0 | 31.2 |
20 | 35.8 |
40 | 40.8 |
60 | 46.2 |
80 | 52.5 |
100 | 59.4 |
①读五水硫酸铜溶解度曲线图获知,40℃时,五水硫酸铜的溶解度约是g。
②6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的氯化钡,形成的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得到的溶液蒸发50g水后恢复到60℃,析出氯化钡g。
③请根据表格数据,在五水硫酸铜溶解度曲线图上画出氯化钡的溶解度曲线。
④观察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
已知:①NH4Cl溶液显酸性:
②“浸取”时的主要反应为
③“碳化”时的主要反应为
温度 | 反应液浑浊所需时间(单位:秒) | 反应完全所需时间(单位:分钟) |
20℃ | 480 | >180 |
40℃ | 120 | 180 |
60℃ | 1 | 50 |
80℃ | 1 | 68 |
你认为碳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是℃。
2 在实验中,有部分同学未能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兴趣小组进行了分析猜想:
a:没有把握好“火柴即将燃尽”伸入的时机,火柴已经熄灭或伸入过早消耗了大量氧气;
b:。
根据以上猜想,提高实验成功率,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I.排水法收集125mL或250mL氧气;
Ⅱ.先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般用玻璃棒将细铁丝缠绕成螺旋状);
Ⅲ.火柴梗式燃烧:在铁丝末端系火柴梗,另一端用坩埚钳夹持住铁丝,在酒精灯上引燃,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铁丝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IV.无水酒精式燃烧:将铁丝螺旋状的一端少许浸没在小烧杯中的无水酒精内。(浸没部分不宜超过螺旋状,避免因酒精燃烧消耗过多氧气。)将浸过酒精的细铁丝在酒精灯上直接引燃,立刻将铁丝由上而下慢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数据】:抽取某校初三学生共计100人进行分组验证性实验,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的成功率如下表:
序号 | 氧气体积 | 引燃的方式 | 燃烧的成功率 |
① | 125mL氧气 | 火柴梗式 | 56.3% |
② | 250mL氧气 | 火柴梗式 | 76.6% |
③ | 125mL氧气 | 无水酒精式 | 90.6% |
④ | ( ) mL氧气 | 无水酒精式 | 93.8% |
上述对比实验中,实验④中氧气的体积应为mL。
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铁丝在250mL的氧气比125mL的氧气燃烧成功率更高。
②。
③为提高铁丝燃烧的成功率,应选择ml氧气和的引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