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初中教学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3-05-15 浏览次数:4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4七下·涡阳期末) 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陈朝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 .  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 . 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 C . 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 D . 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
  • 2. (2024七下·任丘期末) “为了整合长江和黄河这两条大河孕育的经济版块,杨广用举世无双的大运河打通了中国的任督二脉,弥合了高原——山脉圈内长时间存在的南方和北方的裂痕。”这说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
    A . 实现了南北方统一 B . 推动了隋朝的对外交往 C .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D . 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
  • 3. (2023七下·高明月考) 学习中国古代史要善于抓住“朝代更替”这条主线。与如图中①②③相对应的朝代是(   )

    A . 隋朝、五代、宋朝 B . 隋朝、宋朝、元朝 C . 明朝、隋朝、宋朝 D . 商朝、三国、隋朝
  • 4. (2023七下·高明月考) 下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    )

    A . 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B .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C . 隋统一全国的背景 D . 科举制的深远影响
  • 5. (2024七下·麦积期末) 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 . 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 . 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 . 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 . 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 6. (2024七下·惠民期末) 《新唐书》中写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材料中的“朕”在位期间,出现了(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 7. (2023七下·高明月考)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中①②的阶段特征是(    )

    A .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B . 大一统局面的开创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8. (2024七下·宜阳期末) 贞观初年,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身强力壮者的敕文,但文件到门下省,魏征不同意,退回中书,又经御画,中书省再发,魏征还是坚持己见。材料中涉及的制度是(    )
    A . 三公九卿制 B . 三省六部制 C . 内阁制 D . 行省制
  • 9. (2023七下·高明月考) 诗歌能反映历史现象。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
    A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10. (2024七下·新宁期中)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

    A .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 .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 .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11. (2023七下·高明月考) 湖南卫视首播的历史穿越剧《梦回唐朝》,讲述了一个女博物馆研究员梦回唐朝,以武则天身份经历诡谲宫斗的故事,其中在《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剧本中,初拟了四个场景,下列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 . 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B . 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C . 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D .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 12. (2023七下·高明月考) 中国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开放包容。下列对此叙述有误的选项是(    )
    A . 玄奘西行取经地点被称为波斯 B . 玄奘西行取经学佛,译经著书,为中印友好交流作贡献 C . 鉴真东渡传佛法,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D . 朝鲜半岛的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 13. (2023七下·高明月考) 有一位新罗人曾经在大唐留学,在扬州做官,是朝鲜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个人文集的诗人、大学者。他是(    )
    A . 崔致远 B . 晁衡 C . 马可·波罗 D . 阿倍仲麻侣
  • 14. (2024九下·本溪月考) “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日交往的是(    )
    A .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真心照太清 B .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C .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鏑无声五十年 D . 九天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毓
  • 15. (2024七下·崂山期末) 唐朝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下列描述最能体现唐朝对外开放特点的是(    )
    A . 双向交流  兼容并蓄 B . 政策开明  和同一家 C . 恩威并重  怀柔为主 D . 昂扬进取  泽被东西
  • 16. (2023七下·高明月考)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 . 春秋战国时期 B . 魏晋南北朝时期 C . 五代十国时期 D . 辽宋夏金时期
  • 17. (2023七下·高明月考)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唐朝灭亡 ②唐朝打败叛军 ③黄巢建立政权 ④安史之乱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②③①
  • 18. (2023七下·高明月考) 对下图历史人物解读正确的是(    )

    A . 安史之乱的发动者 B . 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C . 五代十国的创立者 D . 重文轻武政策制定者
  • 19. (2024七下·新沂期中)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618年, 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 . 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费干 C . 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D . 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 20. (2023七下·高明月考)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诗中的“世乱”指的是什么?(    )
    A . 诸侯争霸 B . 楚汉之争 C . 安史之乱 D . 八王之乱
  • 21. (2023七下·高明月考) 唐代法律规定“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仕(不准做官)”,宋太宗年间朝廷下诏“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这一变化(    )
    A . 是重文轻武的方针的具体表现 B . 完善了科举制度的程序 C . 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 . 推动了社会人才结构的变动
  • 22. (2023七下·桐柏月考) 北宋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教育领域,下列措施属于经济方面的是(    )

    ①方田均税法    ②募役法    ③保甲法    ④农田水利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3. (2023七下·高明月考) 根据表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宋初(    )

    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

    时间

    公元960年

    111

    638

    公元979年

    297

    1860

    A . 科举改革成效显著 B . 地方治理得到强化 C . 经济重心南移加快 D . 地方机构日渐臃肿
  • 24. (2023七下·高明月考) 北宋宰相赵普曾推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下列体现北宋在经济上“制其钱谷”措施的是(   )
    A . 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 B . 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C . 设通判监督知州,以分知州的权利 D . 设置转运使,收回地方财赋权
  • 25. (2023七下·高明月考) 关于禁军之策,宋神宗阐述:禁军三十三万,“京师牛万余,诸道十方余”,使京师之兵与诸道之兵“内外相制”,天下因此安定百余年。这一策略(    )
    A . 导致了武将专权 B . 分割了宰相权力 C . 提高了文官地位 D . 加强了中央集权
  • 26. (2023七下·高明月考) 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④②③① D . ②③④①
  • 27. (2023七下·高明月考) 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

    A . B . C . D .
  • 28. (2023七下·仁化期末) 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

    A . 农业生产的发展 B . 海外贸易的兴盛 C . 民族矛盾的缓和 D . 民族文化的交融
  • 29. (2023七下·高明月考) 与如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①宋辽之间发生澶州之战    ②此战之后双方长期休战

    ③此战后双方又战数十年    ④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30. (2023七下·高明月考) 每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某班前去参观“中国历代文物精品展”。如果按照朝代顺序,他们依次进入的场馆应是(    )

    ①五代馆    ②隋唐馆    ③辽宋夏金馆    ④魏晋南北朝馆

    A . ①④②③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①④② D . ④②①③
二、综合题
  • 31. (2023七下·高明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材料三:A、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B、他带去佛经、建筑、雕刻、医学和书法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在日本十年,深受日本人民的崇敬,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

    1. (1) 材料一从哪几个角度反映了盛唐气象?图二妇女打球显示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精神风貌?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文成公主远嫁的历史影响。
    2. (2) 材料三A、B中的“他”分别谁?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精神?
    3. (3)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32. (2023七下·高明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议和中虽然宋辽彼此以兄弟之邦的地位同等对待,但宋朝从此被迫每年供给绢20万匹,银10万两”

    材料二:飞申明纪律,加强训练,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贵族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

    ——《宋史·岳飞传》

    材料三:

    1. (1) 请说出材料一中的辽朝、材料二中的金朝、材料三中的西夏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2. (2) 与材料一有关的是哪个盟约?如何辩证(全面)看待这个盟约产生的重大历史影响?
    3. (3) 最能说明材料二中“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句话的战役是什么?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民族交往的两种方式?
  • 33. (2023七下·高明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耕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固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

    ——宋代《陆游集》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宋代彦语

    1. (1) 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格局什么时候最后形成?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 (3) 结合以上问题的回答,请你为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两点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