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下·哈尔滨月考)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水(fú)     仁(tóng)   辈(xíng)   慢(dài) B . 掇(cuān)   然(mù)    奋(kàng)   归(xǐng) C . (wǔ)    争(sòng)   磅(bó)     家(quàn) D . 暗(huì)    闭(sè)     静(mù)    绊(jī)
  • 2. (2023八下·哈尔滨月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偏辟  嘱咐  皎洁  遥远 B . 褪色  震撼  幅射  思慕 C . 燎原  恬静  踊跃  屹立 D . 照例  严骏  宽慰  领域
  • 3. (2023八下·哈尔滨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虽然这道题难度比较大,但是经过张老师的耐心讲解,同学们最终还是大彻大悟了。 B . 这些经典语录,句句都说透了人情世故 , 让人茅塞顿开。 C . 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极其残忍,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 . 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的现象,我校组织部分老师担任交通疏导员,拥堵现象便戛然而止了。
  • 4. (2023八下·哈尔滨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 .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C . 能否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和加强自我控制,是改善智能手机成瘾的有效方式。 D . 国庆节期间,老师推荐我作为全校的三名选手之一,参加了全区的演讲比赛。
  • 5. (2023八下·哈尔滨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社戏》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B . 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种,流行于陕北一带。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 C . 安塞腰鼓是陕北的汉民族在庆贺重大节日或活动时跳的舞蹈。 D . 《诗经》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 6. (2023八下·哈尔滨月考)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时,你会不会花些时间去想想,责任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把它发挥到淋漓尽致?责任是      , 折射出人的精神光芒;责任是      , 迸发出无穷潜能;责任是      , 称量出人生的价值;责任是      , 为你铺好面向理想的光明大道。

    A . 炙热的岩浆     坚硬的磐石     凝重的砝码     晶莹的露珠 B . 晶莹的露珠     凝重的砝码     坚硬的磐石     炙热的岩浆 C . 炙热的岩浆     晶莹的露珠     凝重的砝码     坚硬的磐石 D . 晶莹的露珠     炙热的岩浆     凝重的砝码     坚硬的磐石
二、句子默写
  • 7. (2023八下·哈尔滨月考) 按课文原文填空。
    1. (1) ,白露未已。(《蒹葭》)
    2. (2) ,胡为乎泥中?(《式微》)
    3. (3) 欲济无舟楫,。(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4) 青青子衿,。(《子衿》)
    5. (5)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 (6) 《诗经·关雎》中表现主人公长夜不眠、辗转难耐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三、课内阅读
  • 8. (2023八下·哈尔滨月考)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

      ①鲜美:

      ②要: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3. (3)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
四、现代文阅读
  • 9. (2023八下·哈尔滨月考) 阅读《运动提高孩子智力》,完成下面小题。

    运动提高孩子智力

    ①家长及教育者认为,锻炼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除了能防止肥胖,并无益处,因为运动会分散孩子注意力,于智力无补。但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表明,此观点是错误的。

    ②花一定时间参加运动,能让孩子上课时精神更集中,新近一项研究显示,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与身体的健康程度有关。还有研究显示,短期的动作练习也能让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2006年,马修•马哈尔让243名学生每天在学校活动10~20分钟,测评他们的专注度,训练5周后发现,学生们在听课时保持专注的时间比以前平均增加了8%,最不专心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增加了20%。

    ③尽管科学家还不清楚,锻炼为什么会对大脑有好处,但动物实验表明,体育活动也许能刺激一些脑区的神经元生长,而这些脑区对记忆和执行功能极为重要。上世纪70年代的一项研究显示,把大鼠放在装满玩具、可攀爬物体等各种东西的较大鼠笼里,这些物体对大鼠的体力和脑力都有刺激,所以这些大鼠的大脑皮层会发育得比较厚,而大脑皮层掌管着高级推理和决策能力。身体活动和智力刺激两种因素都有助于提高大鼠的认知能力。但究竟是哪个因素,还是两个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种变化,就不得而知了。

    ④神经科学家亨利埃特•范普拉克和同事研究发现,在锻炼后,大鼠脑中一些有助于构建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大脑结构的关键蛋白含量有所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脑源神经营养因子就属于上述蛋白,前者能刺激血管生长,后者则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的延伸。

    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体育活动可以刺激脑部海马区的齿状回部分。海马区是大脑中分管记忆的“总机”,把各种想法串在一起使之扎根于心灵。2008年,上海体育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娄淑杰和同事,在研究中训练5周大的幼鼠在转轮里跑动(健康大鼠一天能轻松跑上好几千米)。一周之后,与没有跑步的大鼠相比,跑步大鼠齿状回脑细胞中的VEGF、BDNF等促进神经生长的因子要多一些。有证据表明,人类在有氧运动后神经生长因子也会增多。

    ⑥但是,强度过大的锻炼对智力的刺激作用也许还比不上强度适中的体育活动。2008年,日本流行病学家熊谷秋三与同事研究了12名3年来每周长跑或打网球16小时以上的男性与14名很少运动的男性。对比后发现,前一组男性大脑中的BDNF浓度相对较低。

    ⑦可见,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多锻炼身体;教育者若想要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就应当保证学生足量的体育课和体活课。

    (摘自《环球科学》2011年3月号,有删改)

    1. (1) 适量的运动除了可以防止肥胖,使孩子上课注意力更集中,集中时间更长,还有哪些益处,请依据原文分条概括。
    2. (2) 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下列对文章分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师生和家长形成关于运动的正确认识,如:孩子们适度的运动,不仅能防止肥胖,还可以提高智力。 B . 这篇文章援用了一些实验事例,虽增强了可信度,但例子过多,如③④⑤段中都用有关老鼠作实验的例子,重复赘余,使文章不够简洁。 C . 这篇文章中援用了一些科学术语,如第④段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使文章阐述的内容更科学、更准确。 D . 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严密,运用词语十分讲究分寸,如第④段中的“也许”“极为”即属于此。
    4. (4) 临近毕业学年,学业任务加重,家长希望你减少运动时间,专心学习。对此,你有不同看法。请结合这篇文章内容,阐述两条理由,为你的不同看法增强说服力。
  • 10. (2023八下·哈尔滨月考) 阅读《镶有十一块宝石的项圈》,完成下面小题。

    镶有十一块宝石的项圈

    毕淑敏

    ①在美国的一次家庭宴会上,我看到一位老人戴着一个非常美丽别致的项圈,那上面有十一块宝石,颜色形状各不相同。

    ②你在看到她的那一刹那,必会注意到她的项圈。因为她的表情和所有体态,都像指针一样指向了她的项圈。如果你注意不到她的项圈,你简直就是一个瞎子:如果你注意到了她的项圈,而不过问这件事,那你简直就是对她的大不敬了。

    ③在这种压力之下,每个人在寒暄之后,都要夸奖她的项圈。她就如愿以偿了,情绪高昂地说着什么。轮到我与她见面,我的谈话也从项圈开始:“这是我看到过的最美丽、最别致的项圈之一。”

    ④这可并不全都是客套。那项圈的确是独一无二的,晶莹璀璨。

    ⑤“谢谢!它的确是独一无二的。是我把毕生积攒的名贵宝石都拿了出来,我自己设计了这个样式交给工匠制作,无论从价值还是款式来说,它都极为名贵别致。而且,对我来说,它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的,因为这个项圈有很大的象征意义。”老奶奶说。她说话的时候,鹤发鸡皮的脑袋摇个不停,脖子上的项圈宝石相撞,精光四射,仿佛一串电焊的火花。

    ⑥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脖子晃成了这个样子,出于礼貌,你就是再没兴趣,也得问老人家这个项圈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⑦就像一个好猎人下了套子,看到你的爪子果不其然地被她绊住了,老奶奶兴奋得溢于言表。她说:“我这十一块宝石,代表我的十一个孙子和孙女。蓝色和绿色的宝石,代表的是男孩;粉红色和橙黄色的宝石,代表的是女孩。现在,你已知道了这个秘密,你仔细地数一数,我有几个孙女几个孙子?”

    ⑧我很仔细地数过了,但老奶奶究竟有几个孙女几个孙子,又忘记了。记住的只是她那张充满期待的脸和筋络缠绕的脖子。项圈是美丽的,但如此近距离地观看,这苍老的面庞,在晶莹剔透的宝石的映照下,有一种残酷的枯萎。

    ⑨也许是太想让老奶奶高兴了,这时,我千不该万不该,问了一句话:“您的这十一位孙子孙女常常来看您吧?”

    ⑩老奶奶的脸色暗淡下来,喃喃地说:“是啊,他们来过,可是,已经很久不来了……”

    ⑪整个晚上,我都为自己的贸然发问后悔不已。

    ⑫不,直到今天,我都为自己的贸然发问后悔不已。我为什么要自作聪明地捅破一位老人期待和自豪的泡沫?

    ⑬有时,我看到大街上的女孩戴着灿烂的宝石项圈,会不由自主地想,天底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有没有这样一个女孩,在盛大的宴会上,骄傲地指着自己项圈上的宝石对来宾说:这块蓝色的宝石,是纪念我的祖父;这块红色的宝石,是纪念我的祖母。

    ⑭他们永远在我心中。

    (《意林》2021年第6期,有删改)

    1. (1) 下面的表格分别从“我”和老人的角度梳理情节,请在甲、乙两处补写相关内容。

      “我”看项圈

      甲:

      “我”问宝石象征意义

      “我”问老人孙子孙女是否常来看望

      老人戴着美丽别致的项圈

      老人介绍项圈的由来

      老人述说宝石的象征意义

      乙:

    2. (2) 赏析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

      脖子上的项圈宝石相撞,精光四射,仿佛一串电爆的火花。

    3. (3) 结合全文谈谈第⑪段中“我为什么为自己的贸然发问后悔不已”?
    4. (4) 有人认为,最后一段并入第⑬段、文意会更连贯。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把这句话独立成段?
  • 11. (2023八下·哈尔滨月考) 阅读《拓展人生的宽度》,完成下面小题。

    拓展人生的宽度

    郑伟钦

    ①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用芸草来保证藏书不被蠹虫蛀坏,还能留有幽幽清香,“书香”一词由此产生。古人如此藏书,体现了对书的珍爱。书是美好的东西,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

    ②那么,为什么要读书?因为,读书让人知不足。

    ③知定力不足。“三天不读书,自感面目狰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本。事务繁忙心情烦躁之际翻开经典,能从里面感受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信念。这一对比,更能发觉自己的渺小。现代生活忙忙碌碌、紧张劳累,这时候,书的“精神食粮”作用便得以体现。

    ④知才具不足。毛主席当年就告诫全党领导干部要有“本领恐慌”意识,要加强读书学习。习总书记也说:“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人的成长、成熟、成才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上升的过程。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更要求我们不断汲取新理念、新信息、新知识。

    ⑤读书无止境。勤于思考、善于解码,才能实现读得其所,学有所用。

    ⑥一贵在坚持,忌躁贵恒。一日无书,百事荒废。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读书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读书如锻炼,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在坚持阅读中,我们能看到这个世界更多一点。

    ⑦二贵在系统,忌窄贵广,忌浅贵深。总有人说,读书到底应该注重量的积累还是深度的挖掘。在我看来,量的积累和深度挖掘不矛盾,可以并行不悖。我们既需要把书读厚,又需要把书读薄,前者就是“量的积累”,后者就是“深度挖掘”。初读一本书,免不了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见到一种观点,以点带面地联想,发散思维。这时就需要从古今中外寻找答案,一本书满足不了我们的求知欲,一类观点说服不了我们内心的想法。那么,书读多了,也就读广了。另外,也要兼顾深入挖掘。曾经有人在某名校进修时,每周都被要求阅读一本哲学著作,但到周末则要把哲学论文缩写成薄薄的两页,这样,渐渐地,所读过的哲学思想和意识理念自然会在脑海里留下印象。(二)这就是“读薄”,是直达事物的本质的过程。

    ⑧三贵在应用,忌虚贵实。要善于将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实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真正的阅读具有两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即反思与行动。读《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要求我们立身用权、廉洁奉公、求真务实,那么我们就要带着这样的价值观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不断反思工作中是否有失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激励我们落实改革举措,切实为人民服务。

    ⑨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质量。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第①段中加点的“书香”一词在文中指什么?
    3. (3) 依次指出文中画线句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一)( )(二)( )

    4. (4) 请谈谈你对第⑦段“我们既需要把书读厚,又需要把书读薄”一句的理解?
五、作文
  • 12. (2023八下·哈尔滨月考) ⑴命题作文。

    精彩,不一定要长久,只是那小小的一瞬,就足以让人无法忘怀。日出东方的光芒,昙花盛开时的惊艳,青春成长中的精彩、即便是瞬间。都会深深刻入脑海,埋藏心中。

    请以“生活中的精彩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再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⑨内容充实具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⑤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请以“XX”代替。

    ⑵给材料作文

    鹞子抓住了栖息在大树上的夜莺,正要吃掉它。夜莺请求说:“我这么小,填不饱你的肚了,如果你真的需要食物,就应该去找更大的鸟。”鹞子说:“如果我放弃到手的食物,去追求那渺茫的东西,我岂不成了傻瓜?“那你永远不会成为翱翔天宇的雄鹰。”夜莺临死前说。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要立足当下,抓住现实;要目光远大,突破自我。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