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积极主动地应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②突破了当前我国所处社会历史阶段的制约,大幅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③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②牢牢兜住民生底线,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③积极拓展民主范围,使人民诉求得到真切回应和满足
④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能够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
③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④旨在充分发挥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作用,建设有为政府
①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
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发展的体现
③完善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的现实需要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迫切要求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实在的唯一反映
②意识是与物质世界相伴共生的产物
③意识本身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派生物
④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有者和受益者
②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个人必须把自己的努力和国家命运相结合,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为国家作出卓越贡献是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台湾属中国领土的客观事实不容置疑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台湾问题的解决完全取决于美方态度
③整体离不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没有台湾
④部分离不开整体,分裂国家的“台独”行径是死路一条
①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要推动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①亚太经合组织通过集体行动推进成员间的合作
②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符合各成员国的共同利益
③中国正成为团结各方促进世界多极化的领导力量
④推动经济全球化走向深入是亚太合作的核心任务
①英国国王不是国家权力核心,不直接管理国家
②英国的政府首脑一般由人数最多的政党领袖担任
③英邦联成员都要效忠国王,接受国王管辖和实际领导
④英国国王是虚位元首,在宪法框架内参加礼仪性的活动
①秦某没有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②若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或者解除合同
③当事人在提起诉讼解决纠纷之前,必须先行申请仲裁
④王某可以提起诉讼,要求秦某双倍返还定金并支付违约金
①李先生作为狗的饲养人,养狗不拴绳,应该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②根据无过错侵权责任,李先生如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无需承担侵权责任
③李先生未对其饲养的宠物犬拴犬链,存在过错
④李先生认为刘女士是被自家狗的狗绳绊倒的,与自己无关
建设法治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某地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农村群众的法治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创新宣传模式,让民法典“飞”入寻常百姓家,“典”亮农民美好新生活;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用法治文化引导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乡村社会新风尚;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法治培训,提高他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引导广大村民依法表达诉求、维护权益。“民法典进农村”为推进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筑牢了法治根基。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地开展民法典进农村对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
内贸和外贸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对接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内外贸市场对接活跃,成长起一批既从事外贸又从事内贸的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取得长足发展。但长期以来,内贸和外贸是在国内外两个标准体系下进行的经济活动,企业产品在技术、质量、标准上存在差异。当前我国仍然存在调控体系不够完善,内外贸融合发展不够顺畅等问题。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就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作出部署,多地在探索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中迈出实质性步伐。比如,福建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4个方面共17条意见措施,包括加强内外规则对接、促进标准认证衔接、大力推进同线同标同质等;浙江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培育形成100家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1000家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新增1万亿元销售规模。2023年1月,商务部等14部门研究确定,在北京市、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等9地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试点地区包含了从内陆中西部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不同省区市。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文化需求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动因,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
材料一:近年来,许多工业遗产变身“网红”打卡地、历史与现代的光影交汇点,承载着城市记忆,刻印着发展足迹。开滦煤矿始建于1878年,是中国煤炭工业的源头和近代工业的摇篮。从始至今,开滦煤矿企业从未搬迁,经营从未中断,给公众留下了大量工业遗址、遗存和遗产。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依托开滦煤矿留下的大量工业遗址、遗存和遗产而建,开发出工人运动与建党史、新中国建设发展史、艰苦创业史等红色资源。站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中国工业文明发展史,也能感受中国工人阶级的红色奋斗史。如今,该公园已经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首批红色经典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为成千上万名游客讲述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成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多彩“秀带”。
材料二:近年来,文化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很多地区一拥而上,在缺少科学规划的情况下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过分地强调经济效益,造成文化资源被严重破坏。
有学者指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把文化与旅游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如果当地仅仅只看到了文化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文化的价值内涵,则违背了文旅融合的初衷。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现实生活,彰显独特魅力,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协同推进、共同发展,做到文化和旅游不偏不倚,才是文旅结合的生命力所在。
【简要案情】
原、被告系同一小区前后楼栋的邻居,两家最近距离不足20米。在小区已有安防监控设施的基础上,被告为随时监测住宅周边,在其入户门上安装一款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自动拍摄视频并存储的可视门铃,位置正对原告等前栋楼多家住户的卧室和阳台。原告认为,被告可通过手机App操控可视门铃,长期监控其住宅,侵犯其隐私,使其生活不得安宁。被告认为,可视门铃感应距离仅3米,拍摄到的原告家模糊不清,不构成隐私,其从未有窥探原告的意图,对方应予以理解,不同意将可视门铃拆除或移位。后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拆除可视门铃、赔礼道歉并赔偿财产损失及精神损害抚慰金。
【裁判结果】
当地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虽是在自有空间内安装可视门铃,但设备拍摄的范围超出其自有领域,摄入了原告的住宅。可视门铃能通过人脸识别、后台操控双重模式启动拍摄,并可长期录制视频并存储,加之原、被告长期近距离相处,都为辨认影像提供了可能。因此,被告的安装行为已侵害了原告的隐私权。故法院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拆除可视门铃的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