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海淀区2023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23 浏览次数:14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现象是(  )
    A . 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 B .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C .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D . 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 2. 图示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  陶瓷盘子 B .  不锈钢餐盘 C .  木制小碗 D .  塑料铲子
  • 3. 描写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常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描写“霜降”的诗句“一夜霜寒木叶秋”。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 . 液化 B . 熔化 C . 汽化 D . 凝华
  • 4. 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传统的乐器,常见的有陶制和铜制两种,都是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组成,通过木锤和长木棒敲击可使之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在发声的编钟,没有振动 B . 编钟发出的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C . 人们依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出陶制和铜制编钟的声音 D . 不同的扁圆钟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时,它们的音调一定相同
  • 5. 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瓶盖起子 B . 食品夹 C . 托盘天平 D . 羊角锤
  • 6.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洗衣机工作时,其金屈外壳需要接地 B . 电能表是测量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电功率的仪表 C . 台灯、电视机、电冰箱接入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时,它们之间是串联关系 D . 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一定是由于同时工作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造成的
  • 7. 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制的“鲲龙”AG600M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在水面高速滑行后,腾空而起,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一段时间后减速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飞机腾空而起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 . 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时,其所受重力不做功 C . 飞机减速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增加 D . 飞机只要加速飞行,其重力势能就一定减小
  • 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恒定,R0是定值电阻,R是用石墨烯制成的湿敏电阻,其特点是阻值会随着其周围环境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大。闭合开关S,当人周围环境含水量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 .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C . 电路的总功率变小 D .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变小
  • 9. 如图所示,运动员用冰球杆击打冰球,冰球离开球杆后在水平冰面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慢慢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球会停下来,是因为冰球具有惯性 B . 冰球在冰面上继续运动时,只受到摩撩力的作用 C . 冰球杆击打冰球可以改变冰球运动的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 若冰球在冰面上运动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下来
  • 10.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等质量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装有等质量的水,甲容器的底面积大于乙容器的底面积。甲容器底受到水产生的压强为p1 ,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1;乙容器底受到水产生的压强为p2 ,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2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p1=p2 B . p1<p2 C . F1>F2 D . F1<F2
  • 11. 关于图示的四个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木块受到的滑动康擦力的大小 B . 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在小桌面上放一个砝码后海绵的凹陷程度会増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小桌的质量有关 C . 图丙所示的实验中,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可以反映探头处水产生压强的大小 D . 图丁所示的实验中,如果石块接触溢水杯底部,那么石块受到的浮力会变大
  • 12. 如图所示,桌面上有一个密度为ρ的实心小球,甲、乙两个分别盛满密度为ρ1、ρ2两种不同液体的溢水杯。将小球放入甲溢水杯中,静止后溢出液体的体积和质量分别为V1、m1 , 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F1;将小球放入乙溢水杯中,静止后溢出液体的体积和质量分别为V2、m2 , 如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为F2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若ρ12 , 则m1一定不大于m2 B . 若小球在乙溢水杯中漂浮,则F2<ρgV2 C . 要使V1>V2 , 必须满足ρ1>ρ>ρ2 D . 若F1=F2 , 则小球在两种液体中静止时一定都悬浮
二、多选题
  • 13. 关于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B . 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时一定会产生磁场 C . 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 D . 闭合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 14. 关于分子动理论、内能和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瓶水被用掉一部分,瓶中剩余水的比热容减小 B . 糖块放入装有水的杯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甜了,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C . 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 . 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鸡蛋的内能
  • 15. 如图甲所示,滑轮组悬挂在水平支架上。两次分别匀速提升物体A、B时,卷扬机拉力F所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线分别为图乙中的a、b、已知两个滑轮的质量相等,两次提升时物体上升的速度均为0.2m/s,物体A的质量为180kg,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B的质最为80kg B . 提升物体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 . 提升物体A时支架受到定滑轮的拉力为3200N D . 相同时间内,滑轮组提升物体A时做的额外功大于提升物体B时做的额外功
三、填空题
四、实验题
  • 18. 小海测量某种食用油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 (1) 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的测量值为g;
    2. (2) 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食用油体积的测量值为cm3
    3. (3)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为39g;
      计算出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为g/cm3
五、填空题
  • 19. 在研究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小海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装满水的厚玻璃瓶中,并将瓶塞塞紧。小海用大小不同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的高度不同,如图所示。请根据此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六、实验题
  • 20. 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海分别对石蜡和海波进行持续加热,并获得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1. (1) 在此实验中,43℃时海波的状态是态(选填“固”或“液”);
    2. (2) 由实验数据可知,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判断依据是
  • 21. 小海通过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物理课本上的字,发现课本上的“理”字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如图甲所示。为了研究上述现象,小海利用该凸透镜及蜡烛、光具座和光屏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

    1. (1) 小海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度线处,接下来应将蜡烛移至cm(选填“40”“30”或“20”)刻度线处,再适当移动光屏,就能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
    2. (2) 在(1)的实验基础上,小海将一近视眼镜片放在45cm刻度线处,并使其中心与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可以进行的操作是。(每空选填一个选项前的字母)

      A.只将蜡烛适当左移 B.只将蜡烛适当右移

      C.只将光屏适当左移 D.只将光屏适当右移

  • 22. 小海和小妍想探究: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与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质量分别为50g、100g、200g的钩码若干。小海先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所受的重力G并记录;再利用图示的实验装置,将钩码挂在动滑轮下,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由端,记录拉力大小F。更换钩码进行多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已知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为1.2N)。

    G/N

    1.5

    2.0

    2.5

    3.0

    3.5

    4.0

    4.5

    F/N

    1.4

    1.7

    1.9

    2.2

    2.4

    2.7

    3.0

    根据数据,小海认为:使用动滑轮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重物时,竖直向上的拉力F总是小于物重G

    1. (1) 小妍分析G、F的变化趋势,认为小海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只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小海的观点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2. (2)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请分析并说明使用动滑轮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重物时,竖直向上的拉力F小于物重G的条件。
  • 23.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两端电压恒定的电源、电阻箱、开关、停表各一个,导线若干,甲、乙、丙、丁四个保温装置(四个装置中的保温容器完全相同,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适量液体、封装有阻值不变的电阻丝,电阻丝通过导线与接线柱相连,容器盖上插有可以测量液体温度的温度计),其中一装置如图所示。四个装置的具体参数如下表。

    装置

    液体种类

    液体质量m/g

    电阻丝阻值R/Ω

    煤油

    500

    5

    煤油

    500

    10

    500

    10

    300

    5

    1. (1) 小海要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阻阻值大小是否有关”,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电阻箱、装置甲、开关等串联接入电路中,把电阻箱的阻值调为10Ω。记录装置甲中的电阻丝阻值R和温度计的示数t0

      ②闭合开关,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通电2min,停止计时的同时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断开开关;

      ③利用装置替换装置甲,,记录装置中的电阻丝阻值R和温度计的示数t0 , 再闭合开关,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通电2min,停止计时的同时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断开开关;

      ④利用Δt=计算液体升高的温度Δt并记录。

    2. (2) 画出上述实验的数据记录表格。
    3. (3) 小海继续利用以上器材探究“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液体种类是否有关”,他想在该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则应选用甲、乙、丙、丁四个保温装置中的两个装置分别接在电源两端进行实验。
七、综合题
  • 24. 请阅读《匠人建国,水地以县》并回答。

    匠人建国,水地以县

    匠人建国,水地以县(“县”通“悬”),指古代建设城邑的求水平、定方位的测量处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宋朝的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对此进行了传承和发展,对正式建筑的建造提出了严格完整的要求,包括筑基、立基、取正、定平等。

    筑基,即建造地基。筑基时,先挖开场地,然后填土和碎石瓦块,最后夯实。这种处理方法与我们今天消除场地缺陷的做法相似。古建筑一般较轻,场地处理不需要太深。

    立基,就是在处理好的地基平地上建造台基。立基时,根据房屋面积大小和地基不均匀性的影响,可适当增减台基高度和宽度。

    取正,就是要求房屋面朝正南。取正时,一般利用圭表、日晷等,参照正午太阳的位置而定,先确定南北正轴线,再正交确定东西走向。

    定平,就是保证台基面和柱础石顶面的水平。定平时,对于较大的台基面,要“据其位置,于四角各立一标,当心安水平”。即:根据选定的方位,在四个角各立一个标杆,在中心位置用立桩安放好水平仪。水平仪的上方有长条形凹槽,图为其正面立体图,凹槽内部装有水,在水平仪的方形水面上,各自放上一枚漂浮的水浮子,图为其俯视图(未放水浮子)。使用时,先转动水平仪使其对准某一标杆,人眼调整观察角度,使三枚水浮子刚好重叠,此时在人眼视线对应的标杆上画上刻线。以此类推,在四个角的标杆上都标定刻线,此时四条刻线即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对于柱础石的定平,要用到水平尺。如图所示,中间的立柱与底部的直尺垂直,立柱从上至下刻有一道与直尺垂直的墨线(图中虚线),用细线悬挂重锤,当细线与墨线对齐时,则表明底部直尺所在的面是水平的。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筑基的时候,如果建筑物较高较重,那么场地处理应该更(选填“深”或“浅”)一些;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立基时增加台基的宽度,主要是为了增大地基受到的压强 B . 水平仪在定平的过程中用到的原理,与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是相同的 C . 取正时利用日晷参照正午太阳的位置确定南北方向,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3. (3) 若利用图所示的水平尺检验柱础石顶面是否水平时,观察到细线与墨线(图中虚线)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则说明柱础石顶面(选填“左”或“右”)侧较高;

    4. (4) 分析说明使用水平尺时,为什么细线与墨线对齐时能表明底部直尺所在的面是水平的?
八、计算题
  • 2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2V且保持不变,电阻R1=4Ω,R2=8Ω。求:

    1. (1) 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I1
    2. (2) 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的总功率P。
  • 26.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中国古人利用桔槔汲水的情景,如今一些农田在灌溉时仍然传承着这种汲水方式。桔槔的主要结构如图所示,其上方的横杆是一根硬棒,横杆由竖木支撑,可绕通过O点的转轴转动,横杆A点绑有配重石块,B点连接一根细杆,细杆下方连有木桶,使用时人可对细杆施加向上或向下的力。已知OA长为1m,OB长为3m。横杆的自重、支点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汲水过程中细杆始终竖直。

    1. (1) 若配重石块重300N,当横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求B点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
    2. (2) 木桶装满水时,细杆、木桶和水总重140N,要使横杆提着装满水的木桶在水平位置静止(木桶完全离开井内水面),当所用配重石块重300N时,人对细杆的力为F1 , 当所用配重石块重600N时,人对细杆的力为F2。请通过计算说明F1与F2的大小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