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整本书阅读练习——《乡土中国》进...

更新时间:2023-05-18 浏览次数:42 类型:三轮冲刺
一、单选题
  •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变化很少的社会里,文化是稳定的,很少新的问题,生活是一套传统的办法。               。“为民父母”是爸爸式权力的意思。

    ①“苛政猛于虎”的政是横暴性的,“为政以德”的政是教化性的。

    ②也是这种社会,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管束着。

    ③事实上固然并没有这种社会,但是乡土社会却是靠近这种标准的社会。

    ④“为政不在多言”“无为而治”都是描写政治活动的单纯。

    ⑤如果我们能想象一个完全由传统所规定下的社会生活,这社会可以说是没有政治的,有的只是教化。

    ⑥儒家很有意用思想形成—个建筑在教化权力上的王者,他们从没有热心于横暴权力所维持的秩序。

    A . ④①②⑤⑥③ B . ②⑥⑤③④① C . ⑤③④②⑥① D . ⑤⑥③②④①
  • 2. 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乡土本色》一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B . 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用面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而文字的传递信息能力也有其限制性需要一定的文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用。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C .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 D . 因为乡下人的“愚”,费孝通认为,文字下乡没有必要推行,因为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中去批判一个社会中的人和人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工具。
  • 3. 下列有关《乡土中国》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乡土社会中的家族大小受人数多少而决定。由父母和四个孩子组成的家族要大于公、婆、儿、媳所构成的家族 B . 西洋社会中,家庭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生育抚育组织,因此主轴在夫妇之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和的力量 C . 在追求稳定的乡土社会中,两性关系这一可能造成破坏性的因素必须要被遏制,因此有了“男女有别”的现象。 D . 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是小家族,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具有多种不同特色。
  • 4. (2023高一上·海原月考) 下列有关《乡土中国》1—3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   )。
    A . 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依然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表现。 B .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这说明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C . 中国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原因是:文字不是人们生活的必要媒介;人与人是面对面接触,有语言等传情达意的方式;人的生活是定型的,不需要文字帮助记忆。 D . 维持乡土社会行为准则的是道德和法律。
  • 5. 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 B .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这表明“礼”和“法”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C .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说(中国古代)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其根源是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 . 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 6. 下列有关《乡土中国》的内容,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乡土中国》收集的是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作者将其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 B . 在乡土社会中,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体上来说,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人口的流动是微乎其微的 C . 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因为他们在相似的环境使用同一象征及其意义。 D . 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他们不用文字是“愚”的表现。因为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相处使他们甚至能借脚步声辨认对方。
二、填空题
  • 7. (2021高一上·蚌埠期末) 根据《乡土中国》一书中的相关内容填空。

    《乡土中国》的作者是先生。书中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探讨对我们认识当今中国社会仍有帮助。比如,在乡村的“熟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能不需要,但这绝不能说是乡下人“愚”的表现;作者十分形象地用“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来作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格局:格局;而乡村的治理,一般情况下不靠法治,而是靠来源于传统的等等。这些发生在乡村社会的现象仍然会隐隐约约地出现在当今的城市生活中。所以,作者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性的。

三、问答题
四、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在都市社会中一个人不明白法律,要去请教别人,并不是件可耻之事。事实上,普通人在都市里居住,求生活,很难知道有关生活、职业的种种法律。法律成了专门知识,不知道法律的人却又不能在法律之外生活。在有秩序的都市社会中,在法律之外生活就会扰乱社会的共同安全。于是这种人不能不有个顾问了。律师地位的重要从此获得。

    但是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有非要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在旧小说上,我们常见的听讼,亦称折狱的程序是:把“犯人”拖上堂,先各打屁股若干板,然后一方面大呼冤枉。父母官用了他“看相”式的眼光,分出那个“獐头鼠目”,必非好人,重加呵责,逼出供状,结果好恶分辨,冤也伸了,大呼青天。——这种程序在现代眼光中,会感觉到没有道理,但是在乡土社会中,这却是公认正当的。否则为什么这类记载,《包公案》《施公章》等能成了传统的最畅销书呢?

    我在上一次杂话中已说明了礼治秩序的性质。在这里我可以另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足球比赛时,裁判官吹了哨子,说哪个人犯规,哪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最理想的球赛是裁判员形同虚设(除了做个发球或出界的信号员)。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而且都事先约定根据双方同意的规则之下比赛,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他的责任是在察看每个球员的动作不超出规则之外。一个有Sportsmanship的球员并不会在裁判员的背后,向对方的球员偷偷地打一暗拳。如果发生此类事情,不但裁判员可以罚他,而且这个球员,甚至全球队的名誉即受影响。球员对于规则到谙熟,技艺要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程度,他需要长期的训练,如果发生有意犯规的举动,就可以说是训练不良,也是指导员的耻辱。

    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悉、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的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取材于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

    1. (1) 根据选文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律师地位是否重要,与其所掌握的法律种类、数量相关。 B . 在乡土社会中,负责地方秩序的官员依靠折狱维持教化。 C . 作者用足球比赛为喻,说明遵守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D . 乡土社会中采用的“连坐”,是所谓“礼治”的具体表现。
    2. (2) 根据文章内容,请分条概括乡土社会“礼治”的特点。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树苗”指从原先的家族繁殖出来的人口;文中借“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说明血缘在乡土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 . “细胞分裂”意思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生存压力的增大,稳定的社群中会有人迁移到其他地方生活;文章借此说明乡土社会也存在流动。 C . “投影”意思是籍贯只是血缘关系在空间上的反映和投射;文章借此说明乡土社会中地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量的关系。 D . “种子”指离开老家、漂泊到别处谋生的人;文章借“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说明乡土社会中人们不愿意在新的地方真正扎根。
    4. (4) 传统乡土社会中血缘占主导的情况,在当代社会中既有存续,也有变化。请结合下面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1980年“春运”一词正式见诸《人民日报》,成为专有名词。2019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近30亿人次。2021年,由于疫情影响,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东等多地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建议,倡导就地过节。北京某街道社区举办了“谢谢不回家的你”主题活动,辖区企业积极响应,为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和留京过年的居民送去节日的温暖。

  • 10.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删改)

    1. (1) 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 . 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 . 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 . 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 . 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 . 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 . 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 . 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 . 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 . 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 11. (2021高一上·浙江月考)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这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材料二: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是常有的。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第一是现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第二是新的司法制度推行下乡,让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凭借一点法律知识的败类,在乡间为非作恶起来,法律还要去保护他。我也承认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实。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有删改)

    材料三:

    礼治社会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法治则适合于变迁很快的社会和时代。社会情态改变了,秩序类型也必然要发生变化。

    在“礼治秩序”这一面,维系社会秩序的规范是礼,维持礼的力量则是传统和习惯;礼对于人的约束是内在的,即人通过教化而主动地服膺于礼;这种秩序注重修身和克己,依靠调解来解决纠纷;打官司被视为丑事,讼师更为众人所不齿;与这种秩序相配合的是一个缺少变化的社会,或者,用更加确定的说法,一个前现代的社会或传统社会。而在“法治”这一面,基本的规范是法律;法律靠了国家力量来实施,从外部对人加以约束;法律着眼于个人权利的保护,因此鼓励人们主张各自的权利,亦不以涉讼为耻,相反,专门的法律家,如律师,在这样的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自然,与法治相配合的社会是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即我们所谓现代社会。

    现代的司法制度已经引进并且推行下乡,乡土社会中人的组织、行为和观念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把现代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之外,还应当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有一番改革。因为,归根到底,只有破坏了原有的乡土社会的传统,才可能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节选自梁治平著《法律史的视界。从“礼治”到“法治”?》,有删减)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和“法治”一样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B .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服膺于传统规则,注重修身,注重克己。每个人都自动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 C .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D . 礼制社会中刑罚的用意是以儆效尤,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同时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乡土社会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而现代社会的法官不负责教化人,并不考虑道德问题和伦理观念。 B . 现代都市社会讲个人权利且受国家保护,所以法律的效用只在于厘定权利,不在分辨是非。 C . 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D . 虽然现代社会变迁很快,更讲个人权利,需要法律保护个人权利和社会安全,但是礼治依然可以作为法治的辅助和补充。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能直接表现材料三划线内容的一项是(   )
      A .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B . 中国传统社会趋于静止,比较缺乏变化;且只见“社会”不见“国家”,相应地,只有“礼俗”没有“法律”。 C . 明清时期,土地交易和土地的流转极为频繁,社会秩序单靠传统、习惯和礼俗尚不足以维系。 D . 地方官经常不得不倚重民间调解机制,并且把听讼变成教化,将技术问题转变为道德问题。
    4. (4) 结合材料,概括现代司法制度在乡土社会不能彻底推行的原因。
    5. (5) 请结合材料,分析乡土社会不需要“法律”和“诉讼”而现代都市社会却重视“法律”和“诉讼”的原因。
五、写作题
  • 12. (2020高二上·长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用“土”来形容不合潮流的事物,但当某些“土”的东西渐渐消失时,人们又怅然若失。《乡土中国》说,土里生长的不只是庄稼,还有习俗、文化……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13. (2019高三上·泰州月考)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①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说文解字》)

    ②土里生长的不只是庄稼,还有习俗、文化……(《乡土中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