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

更新时间:2022-02-14 浏览次数:6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这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材料二: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是常有的。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第一是现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第二是新的司法制度推行下乡,让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凭借一点法律知识的败类,在乡间为非作恶起来,法律还要去保护他。我也承认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实。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有删改)

    材料三:

    礼治社会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法治则适合于变迁很快的社会和时代。社会情态改变了,秩序类型也必然要发生变化。

    在“礼治秩序”这一面,维系社会秩序的规范是礼,维持礼的力量则是传统和习惯;礼对于人的约束是内在的,即人通过教化而主动地服膺于礼;这种秩序注重修身和克己,依靠调解来解决纠纷;打官司被视为丑事,讼师更为众人所不齿;与这种秩序相配合的是一个缺少变化的社会,或者,用更加确定的说法,一个前现代的社会或传统社会。而在“法治”这一面,基本的规范是法律;法律靠了国家力量来实施,从外部对人加以约束;法律着眼于个人权利的保护,因此鼓励人们主张各自的权利,亦不以涉讼为耻,相反,专门的法律家,如律师,在这样的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自然,与法治相配合的社会是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即我们所谓现代社会。

    现代的司法制度已经引进并且推行下乡,乡土社会中人的组织、行为和观念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把现代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之外,还应当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有一番改革。因为,归根到底,只有破坏了原有的乡土社会的传统,才可能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节选自梁治平著《法律史的视界。从“礼治”到“法治”?》,有删减)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和“法治”一样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B .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服膺于传统规则,注重修身,注重克己。每个人都自动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 C .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D . 礼制社会中刑罚的用意是以儆效尤,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同时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乡土社会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而现代社会的法官不负责教化人,并不考虑道德问题和伦理观念。 B . 现代都市社会讲个人权利且受国家保护,所以法律的效用只在于厘定权利,不在分辨是非。 C . 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D . 虽然现代社会变迁很快,更讲个人权利,需要法律保护个人权利和社会安全,但是礼治依然可以作为法治的辅助和补充。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能直接表现材料三划线内容的一项是(   )
      A .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B . 中国传统社会趋于静止,比较缺乏变化;且只见“社会”不见“国家”,相应地,只有“礼俗”没有“法律”。 C . 明清时期,土地交易和土地的流转极为频繁,社会秩序单靠传统、习惯和礼俗尚不足以维系。 D . 地方官经常不得不倚重民间调解机制,并且把听讼变成教化,将技术问题转变为道德问题。
    4. (4) 结合材料,概括现代司法制度在乡土社会不能彻底推行的原因。
    5. (5) 请结合材料,分析乡土社会不需要“法律”和“诉讼”而现代都市社会却重视“法律”和“诉讼”的原因。
  • 2. 现代文阅读Ⅱ

    片段一: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节选自茹志鹃的《百合花》

    片段二:

    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旷。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她把滑到肩上的围巾紧裹在头上,缩起身子在铁轨上坐了下来。香雪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惊肉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呢?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节选自铁凝的《哦,香雪》,有删改

    片段三∶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节选自孙犁的《荷花淀》

    1. (1)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新媳妇“一针一针”“细细地”“密密地”补破洞,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其实内心交织着复杂的情感。 B . 片段二中满月照亮了山谷、小路、败草、树干、荆棘、怪石等山林景物,这一段景物描写为下文香雪审视铅笔盒和内心的变化做铺垫。 C . 材料二中香雪“举”“拍”“打开”“放”“合”等一连串动作,传神地写出了她对铅笔盒抑制不住的喜爱和她内心的自信自尊。 D . 材料三中“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着”,这两句话画出了水生嫂有着优美的劳动姿态和娴熟的编席手艺。
    2. (2) 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片段一,新媳妇“异样地瞟了我一眼”这一细节描写,表明她误解了“我”的劝说之意,但这一细节依然展现出了她纯朴善良的人性之美。 B . 片段一,“劈手夺”“狠狠地瞪”“平展展地铺”一系列动作描写刻画出新媳妇献被子的果断、坚决,传达出她内心的悲痛、歉疚和崇敬之情。 C . 片段二,用月夜美景衬托香雪在经历了黑暗的恐惧之后兴奋的心情,她对前面的道路和自己的家乡充满了自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D . 材料三,“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句话视觉、嗅觉结合,描写了荷花淀朦胧柔美的景色。
    3. (3) 片段二中加点的两个“这样的”含义是否一样,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4. (4) 节选的三个片段都能体现“诗化小说”的特点。请从矛盾冲突、场景描摹、人物刻画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结合文本赏析“诗化小说”的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三年,神宗数有意复用,辄为当路者沮之。神宗尝语宰相王珪、蔡确曰:“国史至重,可命苏轼成之。”珪有难色。神宗曰:“轼不可,姑用曾巩。”巩进《太祖总论》,神宗意不允,遂手扎移轼汝州,有曰:“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材实难,不忍终弃。”轼未至汝,上书自言饥寒,有田在常,愿得居之。朝奏入,夕报可。

    轼尝锁宿禁中,召入对便殿,宣仁后问曰:“卿前年为何官?”曰:“臣为常州团练副使。”曰:“今为何官?”曰:“臣今待罪翰林学士。”曰:“何以遽至此?”曰:“遭遇太皇太后、皇帝陛下。”曰:“非也。”曰:“岂大臣论荐乎?”曰:“亦非也。”轼惊曰:“臣虽无状,不敢自他途以进。”曰:“此先帝意也。先帝每诵卿文章,必叹曰:‘奇才,奇才!’但未及进用卿耳。”轼不觉哭失声,宣仁后与哲宗亦泣,左右皆感涕。已而命坐赐茶,彻御前金莲烛送归院。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1. (1) 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 B .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 C .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 D .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殿试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乡试中选者始得参与。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 B . 登闻鼓院,于阙门悬登闻鼓,许人鸣冤。唐于东西朝堂分置肺石及登闻鼓。宋初,立登闻鼓于阙门之前,置鼓司,先以宦官,后以朝臣主管。景德四年(1007)始改称登闻鼓院,隶司谏、正言,掌接受文武官员及士民章奏表疏。 C . 馆阁,意思是指房屋建筑,典雅庄重,北宋至清朝时期亦指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的人或地方。 D . 翰林学士,是古代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宋时期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小时候,母亲程氏亲自教授他读书,读到《范滂传》时很感慨。苏轼问母亲他将来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程氏说如果苏轼成为范滂那样的人,她也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 B . 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C . 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处以死罪,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神宗独自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D . 苏轼从团练副使升迁至翰林学士,他感恩太皇太后和陛下的恩德,宣仁后告诉他是因为先帝在世时很赏识他,认为他是奇才,只是很遗憾当时没来得及任用他。
    4. (4)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②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材实难,不忍终弃。

    5. (5) 苏轼由于他超凡脱俗的旷代才华,千年以来,受到无数人的爱戴而有口皆碑。请简要概括选文中能表现苏轼是旷世奇才的事例。
  • 4. 古代诗歌阅读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1. (1) 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两句,抓住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生动再现了生活的闲适和欢乐。 B . 挼梅,揉搓梅花,是内心不宁静的一种下意识动作。“挼尽”两句本为排遣忧伤而赏梅,到头来反而触景生情,生出飘零沦落之痛。 C . “看取晚来风势”一句中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金人南侵的国势。 D .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通过抒写赏梅的不同感受倾诉出来。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
    2. (2) 这首诗采用的主要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李白继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敢于向权贵挑战,蔑视权贵而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
    2. (2)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个句子是
    3. (3)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党史学习教育要增强实效性,就要创新内容、形式、方法,用好红色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百年党史中有很多         的动人故事,要把这些红色故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红色故事的宣讲不能局限于图文展板和讲解员进行讲解的传统手段,而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以年轻人         的形式,在更大范围、以更快的速度形成红色文化的品牌效应,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

    办好红色旅游,在         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旅游景点是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    )。目前,参加红色旅游的人群大多是年轻人,因此,红色旅游针对青年群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应当注意的是,红色旅游设施的建设应同红色纪念设施相得益彰,重视教育引导作用,努力保持         , 坚持为爱国主义教育服务,让人们体会到革命年代的艰苦,真正受到教育。

    用好革命文物,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作为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和鲜活载体,每件革命文物都十分珍贵、引人深思,便于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感人肺腑    喜闻乐见    潜移默化    原汁原味 B . 声泪俱下    津津乐道    潜移默化    原封不动 C . 声泪俱下    喜闻乐见    悄无声息    原封不动 D . 感人肺腑    津津乐道    悄无声息    原汁原味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能让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 B . 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能让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C . 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蕴含其中,能让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D . 因为它能让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红色精神洗礼并且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参加红色旅游的人群大多是年轻人,因此,红色旅游针对青年群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 B . 参加红色旅游的人群构成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年轻人,因此,红色旅游是针对青年群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 C . 参加红色旅游的人群构成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年轻人,因此,红色旅游针对青年群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 D . 参加红色旅游的人群大多是年轻人,因此,红色旅游是针对青年群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记者:过去20年时间里,您参与和见证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过的历程,对整个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和保护力度的增强应该深有感触。

    冯骥才:近些年,从政府部门到民间开展了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行动。从制定保护规划、全方位的田野普查到健全保护传承体系,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这是我们作为文化大国、文明古国应该引以为傲的,因为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与关爱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现在,我们已经从抢救式保护进入科学保护的阶段。进入保护名录并不意味着非遗可以高枕无忧了,如果不进行后续的科学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仍然有“得而复失”的危险。对非遗的科学保护,需要人才培养工作的跟进。非遗保护的背后应该站着专家队伍,帮助制作档案、谋划方向,有针对性地指导传承人去传承和发展。这正是我们现在加紧进行非遗学科建设的现实原因。

    记者:与此同时,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既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立足未来发展的需要。您怎样看待当下的传统文化热,特别是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创新?

    冯骥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时代的进步,必将带来整个社会文明的提升。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怎么融合、怎么衔接,是一个重大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只有真正认清它独有的特征与优长、它所达到的高度、它在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才能在传承发展中保持定力,在转化创新中端正方向。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转化创新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现在处于创意迸发的阶段,有创意就能打开思路,但同时需要甄别、判断。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分子不能缺席,要真正走到民间、走到一线,看到广阔大地对文化的渴求,探索历史积淀与现代文明鲜活有机的结合,把书桌搬到田野,一起努力让历史之花开放到未来。

    1. (1) 概括材料中保护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和《拿来主义》中的观点,请至少运用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中的一种,阐述你对“文化遗产”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100字左右。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尚珺是一位出生广西农村的80后。今年,33岁的他,第13次参加高考。因不满足于专科的高考成绩,从2009年开始,唐尚珺着家人复读7年,直到2016年以625分被“985高校”中国政法大学录取。当所有人认为他终于上岸时,他又回去复读了。2017年,550分;2018年,619分;2019年,645分;2020年,619分,直到今年的591分,距离他的目标——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尚有90来分。每次折戟后,他都想再冲最后一次,到第二年,又想再冲一次,如此循环,停不下来。“压力很大”,但他说,“考大学是比其他更容易走通的成功道路。”

    有人不认同他的这种“执着”,13年的青春只做了一件事,是一种浪费;也有人认为,应当尊重他的选择,这就是他的“梦想”;更有人反思“名校”的价值和意义,它是否一定能通向成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以“王明”的身份给唐尚理写一封信,或者给校报“新争鸣”栏目写一篇评论,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