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2023八下·平桂期中) 下图是某史书第一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

    A . 抗日战争胜利 B .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D . 西藏和平解放
  • 2. (2023八下·平桂期中)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 各民主党派、武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及海外华侨 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这体现了新中国实行的制度是(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社会主义制度 C . 新民主主义制度 D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 3. (2023八下·平桂期中) 在党和政府号召下,青年踊跃参军,1950年底,牡丹江市和海林县共有2 278名朝鲜族青年参军,吉林市乌拉街参军人员中满族青年占80%。人民还踊跃捐款,1951年8月底,藏区的康定、甘孜等地捐献50 401万元,内蒙古捐献460余亿元。少数民族的这些表现,说明( )
    A . 人民解放战争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空前支持 B . 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C . 抗美援朝激发了少数民族的家国情怀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4. (2023八下·平桂期中) 这是一场交战双方力量对比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现代化战争,首战两水洞、屡战长 津湖、血战上甘岭都是这场战争中的典型战役。这场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是(   )
    A . 黄继光 B . 张自忠 C . 邓世昌 D . 雷锋
  • 5. (2023八下·平桂期中) 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
    A .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B .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 . 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 . 打土豪,分田地
  • 6. (2023八下·平桂期中) 老照片见证历史变迁。下列这组照片反映的主题是(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C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7. (2023八下·平桂期中) 下表是《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该表凸显了中国当时(   )
      中国
    (1952年)
    印度
    (1950年)
    美国
    (1950年)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 . 制定“一五计划”的必要性 B . 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可行性 C . 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D . 发展电力工业的紧迫性
  • 8. (2023八下·平桂期中)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 . 大庆油田的建成 B .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C .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D . 修建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 9. (2023八下·平桂期中) 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下图是创作于1954 年的《幻想变成现实》。该漫画表明(   )

    A . 土地改革后实行农民土地公有制 B . 人民公社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C . 农业生产合作社促进了农业发展 D . “大跃进”初见成效
  • 10. (2023八下·平桂期中) 1956年1月30日,张骞的侄子张敬礼作为南通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毛主席高兴地说:“你是亲身体会到了,可以向大家多谈谈。”此后,张敬礼先后在 浙江、山东等地做了30多场宣讲,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宣传(   )
    A .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 B . 互助合作的成效好 C . “大跃进”运动的发展 D . 公私合营的优越性
  • 11. (2023八下·平桂期中)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也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毛泽东旨在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
    A .   要适合本国情况 B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 要实行对外开放 D . 主要学习苏联经验
  • 12. (2023八下·平桂期中) 文献档案有助于我们探究历史的真相。对右图 1958年的这份《人民日报》解读正确的是(   )

    A . 报道失实,毫无研究价值 B . 排版错误,没有实际刊印 C . 舆论表扬,反映农业进步 D . 浮夸报道,折射社会现象
  • 13. (2023八下·平桂期中)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图,从③到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 土地革命 D . 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 14. (2023八下·平桂期中) “‘文化大革命’这次大折腾,初步估算损失了人民币五千亿元,‘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国家搞经济起飞,我们经济遭破坏,这样,我们就落后了。”材料说明我们 应从中吸取的教训是(   )
    A .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 反对个人崇拜,坚持民主集中 C . 必须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D . 重视科技教育,坚持科教兴国
  • 15. (2023八下·平桂期中)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下图所示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

    A . 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B .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 . 扎根农村、精准扶贫的献身精神 D . 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 16. (2024八下·金寨期末)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破旧立新、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采 取的关键性政策或举措,几乎都是现实中的严重问题倒逼的结果。中国改革的启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生存的危机下寻求逆向突破。材料旨在表述改革开放的(   )
    A . 原因 B . 经过 C . 结果 D . 影响
  • 17. (2023八下·平桂期中) 下图所示为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B . 对外开放实行及不断深化 C . 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行 D . 相对优越的区域地理位置
  • 18. (2023八下·平桂期中) 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 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
    A . 乡镇企业的产值迅速提高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C .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 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 19. (2023八下·平桂期中) 下图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这一格局是(   )

    A .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 20. (2023八下·平桂期中)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梳,加入这个主流,可以充分分享国际分工利益,与 世界先进经济技术同步前进。□□□□□□可以帮助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的空间。”□□□□□□”应是(   )
    A . 建立经济特区 B . 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C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成立亚投行
  • 21. (2023八下·平桂期中) 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对下图年代尺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进程 B .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C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 D .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 22. (2023八下·惠州期中) 某同学在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课时,梳理知识结构如下,其中▲处应该是(   )
    名称 重要意义
    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 . 马克思主义 B . 列宁主义 C . 毛泽东思想 D . 邓小平理论
  • 23. (2023八下·平桂期中)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 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 期盼。” “这个梦想”是(   )
    A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 .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C . 全面建成小康 D . 经济总量世界第一
  • 24. (2023八下·平桂期中) 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会议提出:“坚定不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进行到底,持 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这则材料体现了中共哪一战略布局(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全面深化改革 C . 全面依法治国 D . 全面从严治党
  • 25. (2024八下·南昌期末) 2022年,“水立方”惊喜变身为“冰立方”成为冰壶的重要赛场,利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取代传统冷媒氟利昂,还实现制冰过程中余热全部回收利用。这体现了我国新发展理念中的什么理念(   )
    A . 创新、协调 B . 绿色、创新 C . 开放、共享 D . 共享、协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9分,第27题23分,第28题8分,共50分)
  • 26. (2023八下·平桂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被迫卷入与美国的直接军事对抗,从而面临着 巨大的军事威胁。这种严峻的国际环境,为了保障国家政治独立和国防安全,为了避免落后挨打的历史重演,迫切要求我国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和作为军事工业基础的重工业。

    ——叶扬兵《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 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三:

    行业 改造前所有制性质 途径 改造后所有制性质
    农业 个体农民私有 农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公有制
    手工业 个体手工业者私有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公有制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主义私有制 全行业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公有制

    材料四:当前,我区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乡村发展不充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基本公区服务短缺,是我区乡村振兴的短板……良好的 生态环境是我区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和宝贵财富。广西乡村振兴五要点,产业兴 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

    ——摘自《广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结合 所学知识说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
    2. (2) 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请说明原因。
    3. (3)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加紧进行,请举例说明在社会主义建 设探索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广西乡村振兴的“短板”与“优势”分别是什么? 结合材料中的“乡村振兴五要点”,请你为广西乡村振兴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
  • 27. (2023八下·平桂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源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 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 的帝国主人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 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所有国家都吃了大亏,只有美国发了战争财,本土没有 遭到破坏,所以美国当时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敢碰美国人。中国跟他们打了一仗,而且至少在军事上也没有被打败,和美国人坐在谈判桌上平等对话。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材料三: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中国人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 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材料四:1978年、邓小平审时度势,带领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 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摘自刘文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 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国内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所述“中国跟他们打了一仗”的这“一仗” 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说说这“一仗”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这位伟人提出的“伟大决策”指什么? 这“伟大决策”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深远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取得丰硕成果的主要原因。
    5. (5) 综合四则材料,指出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中开创了一条什么道路? 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这条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
  • 28. (2023八下·平桂期中) 材料论述题:请根据材料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述。

    材料:邓小平将这次大讨论上升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指出:“关于真 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在邓小平支持和倡导下,全党陆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改革开放作了思想上的准备。面对一些人担心的姓“资”姓“社”的问题,邓小平又多次使用犀利而睿智的话语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和正确。他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了在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邓小平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反复告诫人们: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

    ——摘编自《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著名论断》

    1. (1) 根据材料,指出为改革开放作了思想准备的历史事件。
    2.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 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