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

更新时间:2024-08-15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 1. (2023高一下·延吉期中)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知宝钗不能来,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却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其词曰:“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吟罢搁笔,方要安寝,丫鬟报说:“宝二爷来了。”一语未完,只见宝玉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了:“那里来的渔翁!”宝玉忙问:“今儿好些?吃了药没有?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一面说,一面摘笠脱蓑,忙一手举起灯来,一手遮住灯光,向黛玉脸上照了一照,觑着眼细瞧了一瞧,笑道:“今儿气色好了些。”黛玉看脱了蓑衣,里面只穿着半旧红绫短袄,系着绿汗巾子,膝上露出油绿绸撒花裤子,底下是掐金满绣的绵纱袜子,靸着蝴蝶落花鞋。黛玉问道:“上头怕雨,底下这鞋袜子是不怕雨的?也倒干净。”宝玉笑道:“我这一套是全的。有一双棠木屐子,才穿了来,脱在廊檐上了。”黛玉又看那蓑衣斗笠不是寻常市卖的,十分细致轻巧,因说道:“是什么草编的?怪道穿上不像那刺猬似的。”宝玉道:“这三样都是北静王送的。他闲了,下雨时,在家里也是这样。你喜欢这个,我也弄一套来送你。——别的都罢了,惟有这斗笠有趣,竟是活的。头上的这顶儿是活的,冬天下雪,戴上帽子,就把竹信子抽了,去下顶子来,只剩了这圈子。下雪时男女都戴得。我送你一顶,冬天下雪戴。”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了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儿了。”及说了出来,方想起话未忖度,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的满面飞红,便伏在桌上嗽个不住。

    (节选自《红楼梦·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材料二:

    四 嗯,这两天老爷天天忙着跟矿上的董事长开会,到晚上才上楼看您。可是您又把门锁上了。

    繁 (不经意的)哦,哦,——怎么,楼下也这样闷热。

    四 对了,闷得很。一早晨黑云就遮满了天,也许今儿个会下一场大雨。

    繁 你换一把大点的蒲扇,我简直有点喘不过气来。

    【四凤拿一把蒲扇给她,她望着四凤,又故意地转过头去。】

    繁 怎么这两天没有见着大少爷?

    四 大概是很忙。

    繁 听说他也要到矿上去是么?

    四 我不知道。

    繁 你没有听见说么?

    四 倒是伺候大少爷的下人这两天尽忙着跟他检衣裳。

    繁 你父亲干什么呢?

    四 大概跟老爷买檀香去啦。——他说,他问太太的病。

    繁 他倒是惦记着我。(停一下忽然)他现在还没有起来么?

    四 谁?

    繁 (没有想到四凤这样问,忙收敛一下)嗯,——自然是大少爷。

    四 我不知道。

    繁 (看了她一眼)嗯?

    四 这一早晨我没有见着他。

    繁 他昨天晚上什么时候回来的?

    四 (红面)您想,我每天晚上总是回家睡觉,我怎么知道。

    繁 (不自主地,尖酸)哦,你每天晚上回家睡!(觉得失言)老爷回家,家里没有人会伺候他,你怎么天天要回家呢?

    四 太太,不是您吩咐过,叫我回家去睡么?

    繁 那时是老爷不在家。

    四 我怕老爷念经吃素,不喜欢我们伺候他,听说老爷一向是讨厌女人家的。

    繁 哦,(看四凤,想着自己的经历)嗯,(低语)难说的很。(忽而抬起头来,眼睛张开)这么说,他在这几天就走,究竟到什么地方去呢?

    四 (胆怯地)你说的是大少爷?

    繁 (斜看着四凤)嗯!

    四 我没听见。(嗫嚅地)他,他总是两三点钟回家,我早晨像是听见我父亲叨叨说下半夜跟他开的门来着。

    繁 他又喝醉了么?

    四 我不清楚。——(想找一个新题目)太太,您吃药吧。

    繁 谁说我要吃药?

    四 老爷吩咐的。

    繁 我并没有请医生,那里来的药?

    四 老爷说您犯的是肝郁,今天早上想起从前您吃的老方子,就叫抓一付,说太太一醒,就跟您煎上。

    繁 煎好了没有?

    四 煎好,凉在这儿好半天啦。

    【四凤端过药碗来。】

    四 您喝吧。

    繁 (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

    四 我。

    繁 太不好喝,倒了它吧!

    四 倒了它?

    繁 嗯?好,(想起朴园严厉的面)要不,你先把它放在那儿。不,(厌恶)你还是倒了它。

    (节选自《雷雨》)

    材料三:

    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章句》)

    1. (1) 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黛玉无意说出“渔翁”“渔婆”的夫妻之言,看似闲谈,却暗含不吉之兆,预示二人姻缘终会如“画”和“戏”一样虚幻。 B . 材料一中“觑着眼细瞧了一瞧”的动作可以看出宝玉在黛玉面前不顾世俗的“男女授受不亲”,很是随意,凸显了人物性格的偏僻乖张。 C . 材料二中繁漪和四凤的对话正面表现了周朴园身上封建大家长专制跋扈的性格特征,从中也能看出他对家中大小事务近乎偏执的控制欲。 D . 材料三中孟子指出当时人们的通病是只在意吃饱、穿暖、居住安逸,却不在意教育。他认为百姓应当懂得伦理道德,否则就和禽兽没有区别了。
    2. (2) 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黛玉独对秋雨,满怀愁绪,诗句“泪烛摇摇爇短檠”用泪烛将尽暗示自己青春年华就要逝去,体现了黛玉内心的无助和绝望。 B . 材料二中繁漪喝药的情节在全剧中有着重要作用,后文周朴园逼繁漪喝药是他们之间的第一次正面冲突,表现出了繁漪积极、主动且有力的反抗。 C . 材料二中四凤和繁漪的对话看似平淡简短,其中却蕴含着各种戏剧矛盾和冲突,能表现出人物鲜明的性格和复杂的情感交锋。 D . 材料三体现了孟子行文畅达详尽、条理清楚的特点,运用了层层叠叠的排比句式,层次分明、步步深入,论述气势雄健,逻辑缜密。
    3. (3) 下列语句包含的思想与孟子思想形成鲜明反差的一项是(  )
      A . 墨子的“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B . 荀子的“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 C .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 《礼运》的“男有分,女有归。”
    4. (4) 自然环境是用来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的有力手段。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文学作品中自然环境对人物形象的作用。
  • 2. (2023高一下·延吉期中) 现代文阅读Ⅱ

    【第五幕】关汉卿的书斋

    田汉

    他的好友杨显之,在看已经写成的几折。关汉卿站在其后面。

    关汉卿:显之,你看这样写,行了吗?

    杨显之:行。我看这倒是你的压卷之作。不过有几点想问问你:第一,蔡婆婆这人物,你是要当好人写呢,还是当坏人写呢?当作坏人写吧,她又是窦娥的婆婆,窦娥是为了救她才屈死了的。

    关汉卿:这个人大体上还是善良的,她不是很爱窦娥的吗?

    杨显之:不过你当她是好人写,她又是一个放高利贷的,借给你五两银子,隔一年连本带利要你十两;借给你十两,隔一年要你二十两。没有钱还她,你就得把女儿卖给她做儿媳妇。这样的人还能是好人?我倒是赞成赛卢医那个办法,要用绳子勒死她。

    关汉卿:勒死她,就没有人再放高利贷了?

    杨显之:那当然还会有。

    关汉卿:却又来了。于今这世道,就是个高利贷的世道。相比之下,蔡婆婆还是比较好一点的了。要找真正的好人,除非世界上没有高利贷了。

    杨显之:好,这一点算过去了吧。第二点,山阳县逼供之后,马上说“明日杀窦娥”,既不经三审六问,也不申请刑部批准,就处决人犯。作一个前代的戏,不是符合惯例啊!

    关汉卿:你这一点提得好。可是我问你,于今大元朝杀人必须要经过这些程序吗?忽辛杀朱小兰,不是刚问过一堂,第二天就稀里糊涂把她给砍了吗?

    杨显之:哦,原来你是这个用意,那就没有说的了。此外在文字上,我觉得第二折那支《感皇恩》很好。“……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写得又生动,又深刻。后面那支《滚绣球》,“地啊,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啊,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我看干脆改成“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样感情不是更强烈一些吗?

    关汉卿:好,那就这么改吧。

    杨显之:不,你自己斟酌吧,我说得不一定对。

    关汉卿:不,你说得很对,(确定地)改!

    从桌上落下一张纸,杨显之忙拾起,看了一下。

    杨显之念: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关汉卿:(低声)这是文丞相写的。

    杨显之:文丞相?你是说文天祥丞相?

    关汉卿:对,就是他。

    ……

    杨显之:好。我今天还有事,我走了。(站起)文丞相的诗,我带着了。

    杨显之匆匆地走出去了。关汉卿看着已经改过的前三折,出了神,不觉朗诵起来。关忠上场。

    关忠:老爷,叶先生来了。

    关汉卿不应。他已独自沉浸在艺术世界里好半天,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叶和甫上,关忠欲再报告,叶和甫止住他,轻轻地走进来,听关汉卿朗诵。

    关汉卿朗诵:【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

    关忠:(提醒)老爷,叶先生来看你来了。

    关汉卿:谁?(他醒过来似的)哦,和甫。

    关忠:叶先生来了好一会儿了。

    关汉卿:请坐,请坐。没有知道你来了。失迎得很。

    叶和甫:哪里,哪里。还是我来得莽撞,扰乱你的文思了。

    关汉卿:(吩咐)关忠,点茶。

    关忠:是,(端茶给叶和甫)您请喝茶。

    叶和甫:昨儿个帘秀告诉我,你在给她打一个新本子,就是你刚念的这个吗?

    关汉卿:对。

    叶和甫:已经完稿了?

    关汉卿:没有。还差一折,不过也快完了。

    叶和甫:一定又是个杰作吧,刚才的这支《滚绣球》就不错。让我先观为快吧。(他接过前几折,看了一下。)

    关汉卿:哦,还是所谓的“乱头粗服”,刚才想请显之给仔细改一改,可他没工夫。

    叶和甫:“乱头粗服,丰韵天然”,你从来不是这样写的么?不过听刚才念的,什么“不分好歹难为地,错勘贤愚枉做天”,连天地也骂起来了,不能像往常那样轻松一点吗?

    关汉卿:你是内行,当然应知道,这戏的写法是随着情节而定的。这戏原本就不是轻松愉快的情节,怎么能用这些笔法呢?我甚至鄙视那些写法,我觉得那都是些甘草、薄荷,只管管伤风、咳嗽。

    叶和甫:(不了解)哦,不。还是往常那样的好。你开的是薄荷、甘草的店,人家就向你买薄荷、甘草,这不是很自然的吗?

    关汉卿:你们那样看我?

    叶和甫:哦,这是开玩笑。(转话题)刚才这个戏是写的哪个朝代的故事呢?

    关汉卿:也不知道这是哪个朝代,应是汉朝吧。东海地方有一个孝妇被东阿太守给冤杀了,后来那地方三年没下雨。直到于公治狱,这案子给平反了,这才下起雨来。

    叶和甫:这不过是个传说,你不会是还要替传说中的人物担忧吧?

    关汉卿:如今,这样的冤狱还在重复着哩。

    叶和甫:唔,帘秀告诉我,你对最近朱小兰一案很抱不平。

    关汉卿:对,每个有良心的人,都会为她不平的。

    叶和甫:是啊,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更何况你这样多情的文人呢?不过,别人议论尽管议论,你可千万别写。

    关汉卿:(反感)那为什么?

    叶和甫:我觉得,你近来的几出戏,像《救风尘》《望江亭》啊,称得上是洛阳纸贵。歌台舞榭没你的戏就不卖座。人家把你看成了“烟花粉黛的大师”。于今,你忽然改写公案戏,成功固然好,一旦不中,盛名岂不一落千丈?很是不值。

    关汉卿:胡说什么,我哪是什么“烟花粉黛的大师”,我写《救风尘》是歌颂赵盼儿那样急人之难的侠妓,我写《望江亭》是赞美谭记儿那样机智勇敢、保卫自己幸福的寡妇。我的戏,不管写什么,都只求代替受冤屈的百姓们一吐胸中的怨气。再说了,我不是在痛恨那些周舍、杜婆婆,还有杨衙内之流吗?我也不求什么盛名,怕什么一落千丈?

    叶和甫:(遮住地)别生气嘛。再说了,小兰一案其说不一,你不要只听人家的一面之词,据李驴儿的说法……

    关汉卿:你这不是一面之词吗?叫我说,是李驴儿这狗杂种,把一个无辜的女子陷害死了,还要血口喷人。你也跟着附和,玷污她的清白。

    叶和甫:汉卿,别忙。还有了,你刚才埋怨皇天“欺软怕硬”。其实,我们做事说话就得把谁硬谁软好好地估量一下。李驴儿当然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可是他后面有萨千户,还有忽辛大人。忽辛原也没有什么,其人贪赃枉法,不辨贤愚,不分好歹,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不是我恭维你,你在戏里骂得真对。但有什么用呢?阿合马大人是当今皇上最信任的财神爷,好比一块又大又硬的石头,其余的人全是些鸡蛋,没人敢说他半个坏字眼。你敢碰他?谁碰他谁倒霉。别忘了,老朋友,已经有几个人被下狱了。监察御史白栋、宿卫秦长卿秦大人,你不要重蹈他们覆辙啊!

    关汉卿:(愈发不快)怎么,你是要来威胁我?

    叶和甫:(越发说得唾沫四溅)你写的这个戏本子,不管假托哪一个朝代的事,只要一演出来,明眼人哪个不知是在挖苦忽辛大人?只要人家在阿合马大人面前说上几句,不管是演戏的还是写戏的,准保都得……嚓,(用手在脖子上做了个抹脖动作)——掉脑袋啊。

    关汉卿:(质问)别瞎说了,我这戏跟阿合马有什么关系?

    叶和甫:你骂忽辛,会跟他老子不相干?弄不好连我们都……

    关汉卿:(走前一步)你说了两点,那我也说两点。我写的主角窦娥,是她舍己救人的性格感动了我,使我不能不写,绝不是单纯为的骂什么人。你千万替我解释解释。而且,我是爱上了戏才写戏的。我既然决定写,就对所写的负责任,生死祸福自己去当。别连累了您,“士各有志”,您请吧。

    (选自田汉《关汉卿》,有删改)

    1. (1) 下列对节选部分戏剧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此幕先写关汉卿与好友杨显之在书斋中斟酌已写成的几折《窦娥冤》,各自发表修改意见。随后,叶和甫劝关汉卿不要写《窦娥冤》。 B . 从关汉卿与杨显之的对话可以看出,杨显之对待文学创作严肃、认真,他长于修改作品,有文人风骨,是关汉卿的“莫逆之交”。 C . 叶和甫把关汉卿看成了“烟花粉黛的大师”,不赞成他改写公案戏,苦口婆心规劝他不要重蹈监察御史白栋等人的覆辙。 D . 田汉笔下的关汉卿倾尽才力和心血创作杂剧,带有维护正义、崇尚自由、敢作敢为的精神气质,闪烁着燕赵慷慨悲歌精神的光华。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节选的第五幕中有关汉卿与杨显之的关于文学创作的论争,有关汉卿与叶和甫的矛盾冲突等。 B . 田汉在此幕中善于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剧作在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上有独到之处。 C . 第五幕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来塑造关汉卿等人物形象,“确定地”“反感”“愈发不快”等都属于神态描写。 D . “我觉得那都是些甘草、薄荷,只管管伤风、咳嗽”这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用“甘草、薄荷”比喻那些情节较轻松愉快的作品。
    3. (3) 关于《窦娥冤》中的两句唱词,关汉卿的文本为:“地啊,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啊,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杨显之建议他改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为什么非常赞成这种改动?
二、古诗文阅读(共31分)
  • 3. (2023高一下·延吉期中) 文言文阅读

    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 , 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此知可以言时矣。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B .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C .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D .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棺椁,棺材和外棺。棺即盛放死者的葬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棺椁可以显示死者的地位。 B . 太牢,是古代祭祀等级的一种,古代祭祀宴会时,若牛、羊、猪三牲具备则为太牢,无论少了哪一牲,则为少牢。 C . 左右,文中指君王身边侍候的人,近臣。 D . 六畜,指猪、牛、羊、马、狗、鸡,也泛指各种家畜、家禽。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优孟有辩才。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优孟投其所好,建议庄王以人君之礼葬马,使楚庄王认识错误,最终收回成命。 B . 优孟重情重义。孙叔敖生前善待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果然帮助了他。 C . 优孟智勇双全。他装扮成孙叔敖的样子去见楚庄王,以假乱真,后又凭自己“优”的身份以歌辞唱出为官的无奈,使楚庄王醒悟。 D . 优孟识礼。他主张用六畜的礼仪来安葬楚庄王的爱马,先把马埋进土中,再用粮食稻谷来祭祀它,最后火化。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 4. (2023高一下·延吉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鹧鸪天①

    孔尚任

    院静厨寒睡起迟,秣陵②人老看花时。城连晓雨枯陵③树,江带春潮坏殿基。

    伤往事,写新词,客愁乡梦乱如丝。不知烟水西村舍,燕子今年宿傍谁?

    【注释】①此词载《桃花扇》第一出《听稗》,为剧中侯方域出场时所吟诵。按剧情规定,这出戏演“明崇祯癸未(公元1643年)二月”事,处清兵压境之际。②秣陵:南京旧称。③陵:指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孝陵,在南京。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上片前两句以环境的“静”“寒”来反映心境,用“迟”“老”描摹情态刻画精神。 B . 三、四句实写眼前之景,昔日的繁华一去不复返,哪里还有丝毫帝王旧都的气象? C . 下片前三句,往事和新词形成反差;以丝写梦,体现了梦里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 D . 最后两句以物喻人,以燕子不知归处喻人无所归依,表现了作者反抗侵略的决心。
    2. (2) 这首词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 5. (2023高一下·延吉期中) 在下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1. (1)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这两句是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2. (2) 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没有杜甫《登岳阳楼》中“”这两句境界高远。
    3. (3) 《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沂水沐浴,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4. (4) “列锦”又称“列词”,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创造意境、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古代诗歌中常用这种手法,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又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有4道小题,共12分)
  • 6. (2023高一下·延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__________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____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__________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____________学习,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 . 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 . 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 . 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 . 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 C . 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D . 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3. (3)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 .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 .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都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 .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4. (4) 下列句子中的“自己”和文中画横线处的“自己”,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老同学,咱们都是自己人,千万别客气。 B . 椅子不会自己倒下去,准是有人碰了它。 C . 福建舰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 D . 我下午有空,篮球我自己去买吧。
四、写作(50分)
  • 7. (2023高一下·延吉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上述四句话,展现了云与山的关系;也能引发我们对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