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③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④基本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①“一五计划” ②“大跃进”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土地改革
紧迫的现实问题 |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 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 改善生态环境 | 实现合作共赢 | 增进人民福祉 |
提出理念 | 创新 | ① | ② | 开放 | 共享 |
材料:《人民日报》1949—1955年的部分社论
时间 |
标题 |
1949年9月24日 |
新纪元开始了——记政协代表关于国旗国都纪元的讨论 |
1949年10月1日 |
万岁,新中国! |
1950年7月16日 |
土改法带来的幸福远景 关中农民无限喜悦 |
1950年11月6日 |
首都文艺界集会讨论 纷纷签名志愿赴朝参战 |
1953年11月9日 |
必须大张旗鼓地向农民宣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1954年5月1日 |
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合理途径 |
1954年6月29日 |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
1954年9月21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 |
1955年4月27日 |
从万隆开始 |
——摘编自陈月明《使命与主体:<人民日报>社论(1949-2008)的话语呈现》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两个主 题,请你任选一个,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三个相关联的史事,围绕主题,加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符合逻辑)
【实物史料——见证历史】
材料一:
小岗村生产队社员签订的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文献史料一印证历史】
材料二: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这种模式……造 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 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 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口述史料——回忆历史】
材料三:
口述人:陆德兴(上海第三钢铁厂退休职工) 调查人:澎湃网记者 口述内容:我叫陆德兴,今年71岁,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在九十年代开发开放之前,从外滩看过来,浦东就是一片小渔村。浦东的交通、生活设施都很不方便,老百姓的居住条件也很差。1990年,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随之而来的,是交通越来越便利、生活越来越方便,高楼大厦一幢幢建起来。一些省份和国企也在浦东投资建造了自己的高楼。那时从浦西看浦东,是一派热闹的建设景象。就这样,浦东越来越繁华。 |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二: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
材料四: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意设美而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摘编自《十九大报告》
材料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参加会议……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团结建国的精神。政协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在普选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政协全体会议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宏进行。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 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次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申纪兰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当时我的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随后高兴得连饭都吃不下,在旧社会,一个农民怎么能见到国家领袖,妇女连自己的主都作不了,又怎么能管得到国家的大事! ”
——张天飞《申纪兰:亲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0年》
材料四:“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摘自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China 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