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三校...

更新时间:2024-07-14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   语言与实践(共32分)
  • 1. (2022九上·翁源期末)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方/理      逗/月色人      风尘仆/前后继 B . 吸/许      射/员辽阔      物致知/尽职守 C . 香/发      道/大街小      锋芒毕/崭头角 D . 岖/丽      怀/惴不安      交口称/万头
  • 2. (2022九上·翁源期末)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登滕王阁,远眺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赣水浩浩渔舟往来,令人叹为观止 B . 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 C . 读书问学、谈文论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 D . 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容智,抒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 3. (2022九上·翁源期末) 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   )

    ①但这对急性感染的病毒溯源来说是很难的,因为病毒传播过程中的很多关键证据随着时间丢失了,最终形成的只是一种可能的推论。

    ②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新冠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理应积极开展全球合作,最终战胜这次疫情。

    ③病毒是一种寄生生物,不能脱离宿主生存。

    ④在全球化的今天,不管病毒从哪个国家暴发,都会威胁全球公共健康。

    ⑤因此,病毒溯源不能单纯分析病毒序列,还要同宿主物种和样本采集时间一起分析。

    A . ③⑤①④② B . ③④②⑤① C . ④⑤①③② D . ④③⑤②①
  • 4. (2022九上·翁源期末) “绿茵场上的魔术师”栏目征稿,下面是四位同学来稿的节选,其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起跳,像一只天鹅舒展到最美的姿态,在接近零度角的狭窄空间里,巴斯滕选择了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凌空射门,皮球越过最佳门将达萨耶夫的双手后急速下坠。这一幕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B . 迪迪经常用“枯叶球”愚弄对方的守门员:他用脚的侧面踢球,球旋转着升空,在空中继续旋转舞蹈,像一片被风吹落的枯叶改变着方向,直到准确地飞入球门内门将最意想不到的位置。 C . 格里夫斯 20 岁前就已打入百球,到他 25 岁时,人们依然没发明出可以躲闪他那闪电般射门的避雷针,与其说他在奔跑,不如说他在爆炸,人们能看到他降落,但是永远也看不到他起飞。 D . 这团橙色火焰前后翻飞,急速向前,又急速撤回。每个人都投入进攻,每个人都参与防守,进退迅捷,令人目眩神迷。脚生双翼、不知疲倦的荷兰人,全攻全守,犹如水银泻地,锐不可当!
  • 5. (2022九上·翁源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目前,国内几大主流媒体对爆款手游《王者荣耀》中人物的设定罔顾历史,过度创新的行为,纷纷发文批评。 B . 学校积扱推进课程改革,开展“三进校园”等多项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C .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 D . 针对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 6. (2022九上·翁源期末)  《水浒传》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故事,下列情节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三阮”即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他们原是石碣村的渔民,后受吴用之邀与众好汉劫取了“生辰纲”,案发后投奔梁山泊。 B . “施恩三入死囚牢”,“三入”是指武松被张都监设计灌醉擒拿并下囚牢后,施恩三次进入死囚牢,给康节级和叶孔目各送了银两,以保武松性命。 C .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三打”时幸得“病尉迟”孙立相助,孙立假意捉得石秀,取得栾廷玉及祝朝奉信任,作为内应,与众好汉一起攻下祝家庄。 D . “三山聚义打青州”,“三山”指的是鲁智深、花荣、武松带领的二龙山;李忠、周通带领的桃花山;孔明、孔亮带领的白虎山。
  • 7. (2022九上·翁源期末)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诗经•关睢》)
    2. (2)   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
    3. (3)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4. (4)   人的一生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可以引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来表达这个意思。
    5. (5)   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默写完整。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8. (2022九上·翁源期末) 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下面是这封信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1. (1)   这封信的作者雨果是十九世纪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
    2. (2) 看过这封信,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发表感想。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烧名园,掠珍宝,恬不知耻两强盗;作书信,斥罪行,仗义执言一作家。 B . 面对焚烧圆明园的卑劣行径,雨果没有一点奴颜媚骨,表现了凛然正气。 C . 读过雨果的这封信,我们仿佛仍能感受到圆明园在哭泣,在流血,在控诉。 D . 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给我们留下的课堂,它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二、   综合与提升(共48分)
  • 9. (2022九上·翁源期末)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以下选项中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懑心情。 B . 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 . 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 .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 10. (2022九上·翁源期末)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①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②,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①鄂版教材为“霪”;②鄂版教材为“耀”。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予作文以记之

       暮冥冥  

       宠辱忘  

        把酒风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 (3)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守”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埋下伏笔。 B . “衔远山,吞长江”,一“衔”一“吞”,气势雄伟磅礴,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衔接远山、吞吐长江的壮阔胜景。 C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是一个过渡句,由情入景,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D .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希望与仁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无奈之情。
    4. (4)   说说你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人生理想的看法。
  • 11. (2022九上·翁源期末)  阅读下面的课内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③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⑤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⑥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

    ⑦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⑧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⑨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

    (选自《人民日报》)

    1.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紧扣题目“读书莫忘做笔记”之意,开门见山,提出“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观点。 B . 第⑥段开头“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本段对温习笔记的重要性的论述。 C . 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顾颉刚、钱钟书、蔡元培等人的事例,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D . “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这句话放在第③段或第⑦段最合适,因为这两段也用到了钱钟书的事例。
    2. (2)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学者、作家读书时必须做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 . 时代在进步,做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 C . 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D . 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最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
    3. (3)   结合选文,谈谈读书做笔记有什么好处。
  • 12. (2022九上·翁源期末) 阅读《家里养着月亮》,完成下面小题。

    家里养着月亮

    姜仲华

        ①正在专心上网,突然屏幕漆黑,我陷入无边的黑暗。阳台上传来小女儿的尖叫。停电了。别的楼上都黑洞洞的。我慢慢摸索着找打火机,心想,好好的怎么就停电呢?真烦人!

        ②忽听女儿惊喜地喊:“爸爸,快来!”

        ③我借着外面淡淡的天光走到阳台,问:“怎么啦?”她指指地面,有一个清晰的影子。停电了怎么有影子呢?

        ④我才发现阳台比屋里亮得多,而外头没有灯。疑惑地找,最后,发现天空有一盏极大的灯,明月浩浩地把万里清辉泼向大地,无声无息,气势磅礴而写意,色彩华丽而奢侈。我被这充满神迹的月光镇住了。夜空洗过一样洁净而深邃,发着微光,像黑色绸缎那样柔滑而有质感,使我想伸手触摸。星星只三五颗,随意地散落在夜空,相隔很远,似乎在说着我听不到的神秘对话。月亮玉一样白,灿灿地发出光辉,那光辉又有一种恬静、幽雅、亲切,明亮而不刺眼,使我可以正视。我的心慢慢沉静,沉静,融化在月光里,心底渐渐有一种柔软、润湿的东西漫上来。蓦然想起好久没看到月亮了,多久了?记不起。

        ⑤我喃喃自语:久违了,月亮!生活在城市,不知何时忘记了月亮。要不是停电,谁知道月亮正在天上呢?月光下,女儿像罩了一层轻纱一样朦朦胧胧,光与影十分和谐,如童话里的小天使。我蹲下身抱抱她,女儿喊了声“爸爸”,便不说话了。妻子过来,看看我们,抬头看看月亮,大家很默契地不说话。

        ⑥忽然,女儿说:“爸爸,咱家养着月亮呢!”“嗯?”“咱家养着月亮!”女儿拉拉我的手:“爸爸,看!”

        ⑦她指着窗下的鱼缸,果然,水面浮着一枚小小月儿,酥酥地颤。鱼儿吐的泡泡在月影里绽开一朵朵金色小花,不断长大的花儿,织成一张金光潋滟的网。

        ⑧女儿拍拍小手,说:“爸爸,这月亮是咱家养的吗?”“是,是。”我有些激动。家里养着月亮,这是一句浑然天成的诗啊。

        ⑨家里养着月亮,我是月亮的主人吗?蓦地想起苏轼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话说得真对。意识到自己可以养月亮,做月亮的主人,使我有了一种憬悟。月亮在我们家里养着,是一笔无法计算的财富,使我知道自己生命的背景除了单位、小城,还有天上明月,浩瀚夜空;我生活的内容除了衣食住行、工作家庭,还有仰望明月,静对星空。是的,我的生活还该有这些内容,我还能做春风、夏花、秋雨、冬雪的主人,可以捡一片落叶收藏秋色,可以抬手扯一朵白云装点心情,可以烹一盏晚霞细品,就像今夜,我静静地温一壶月光轻斟浅酌。月光照着我,我却没有看到月光,实在愧对造化。这盎然的天趣,怎么被孩子发现而大人不知道?是大人只看到眼前的东西了吧。孩子的眼光有时更接近本质。我们三人在月光里静默着。一会儿,女儿双手伸进鱼缸,小心掬起一捧水,欣喜地说:“我捧起月亮啦!”月亮在她手心,鱼缸里依旧有月亮。叮叮咚咚,她手里的月亮落在水面,溅起一颗颗金色的水珠,每颗水珠里都闪烁着一枚月亮。

        ⑩我们在月光下无所事事地闲玩,心里飘逸着一种清淡的趣味,有时抬头看看月亮,月亮也有笑意;有时低头看家里养的月亮,月光荡漾,荡到心里。

        ⑪睡觉了,女儿盖好被子,又舍不得鱼缸里的月亮,跑去看了一会儿,回来悄悄地说:爸爸,月亮养得好好的,和鱼儿逗着玩儿呢!我对她说:我们家养着月亮,发财啦!

        ⑫明月自照人,把天上的美无偿地给我们,我们缺的是养月亮的情怀。如果有这样的情怀,平凡岁月,寻常巷陌,也是花香满径。这样想着,我均匀地呼吸着,静静地睡去。

    1. (1)   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过程。

      停电看月亮→→鱼缸养月亮→

    2. (2)   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夜空洗过一样洁净而深邃,发着微光,像黑色绸缎那样柔滑而有质感,使我想伸手触摸。

    3. (3)   品读文章划横线的内容,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 (4)   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三、   写作题(共40分)
  • 13. (2023八上·连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并为它努力,为它奋斗。走在追梦的路上,或彷徨,或悲伤,但总会朝着那既定的目标,屡败屡战,体验着酸甜苦辣,收获着幸福快乐。

        请以“追梦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文体;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