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2023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更新时间:2023-06-23 浏览次数:61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三下·浙江模拟)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显着,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 .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 B . 把某些保护对象迁至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C . 大力引进外来物种以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 D . 建立种子库等对物种的遗传资源进行长期保存
  • 2. (2023高三下·浙江模拟) 生物体内的细胞不断地衰老和死亡,关于衰老的机制存在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不同于细胞凋亡,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B . 自由基产生后会攻击DNA、蛋白质等物质,导致细胞衰老 C . 细菌中端粒DNA随分裂次数增加而缩短可能导致细胞衰老 D . 衰老细胞内色素积累,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 3. (2023高三下·浙江模拟) 生物武器素来令人谈虎色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武器不同于常规武器的是有些具有传染性 B . 历史上生物武器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与伤害 C .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生物武器造成的威胁不断降低 D . 我国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持反对态度
  • 4. (2023高三下·浙江模拟) 牛胰核糖核酸酶是一种能催化核糖核酸降解的蛋白质分子,而物质X会导致该酶去折叠而失去活性,当去除物质X后,它又会重新折叠恢复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组成牛胰核糖核酸酶和核糖核酸的元素相同 B . 牛胰核糖核酸酶和核糖核酸均由各自基本单位脱水形成 C . 物质X可能破坏了牛胰核糖核酸酶中的肽键而使其失去活性 D . 该实例表明高温下变性失活的蛋白质通过一定处理也能恢复活性
  • 5. (2023高二下·内江期末) 细胞中特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且其功能的实现也需要以特定的结构作为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完成物质运输、细胞分裂等功能 B . 溶酶体合成的多种水解酶,能分解外界吞入的颗粒和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 . 细胞质内的纤维素交错连接构成细胞骨架,有利于维持细胞形态和进行胞内运输 D . 细胞核中的核仁是核糖体装配的重要场所,细胞中核糖体的合成离不开核仁结构
  • 6. (2023高三下·浙江模拟) “S”形增长是自然界中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普遍方式,它总会受到K值(环境容纳量)的限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K值是指种群在特定环境中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B .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接近于零 C . 渔业养殖中增加某种鱼苗的投放可提高其K值水平 D . 渔业捕捞后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 7. (2023·浙江模拟) 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基因突变所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将甲硫氨酸依赖型菌株M和苏氨酸依赖型菌株N单独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时,均不会产生菌落。某同学在实验中将M、N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充分稀释后再涂布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多个菌落,将这些菌落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期有菌落出现。这些菌落出现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 杂菌污染 B . 基因突变 C . 染色体变异(畸变) D . 基因重组
  • 8. (2024·浙江模拟) 某地区生活的一种丽鱼包含两类群体:一类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类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丽鱼两类齿形性状由相应基因控制,该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 两类齿形性状所对应的新基因的出现,丰富了该地区丽鱼种群的基因库 C . 磨盘状齿形和乳突状齿形这两种齿形差异有利于丽鱼对该地区环境的适应 D . 磨盘状齿形和乳突状齿形丽鱼之间未产生生殖隔离,仍能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 9. (2023高三下·浙江模拟) 动物细胞工程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核移植等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体外培养白细胞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现象 B . 用生物方法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时,采用的仙台病毒已进行灭活处理 C . 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混合后,经诱导融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 D . 通过核移植和体外受精所获得的胚胎都须移植给特定受体才能获得后代
  • 10. (2023高三下·浙江模拟) 新冠肺炎由感染新冠病毒引起,接种新冠疫苗可预防感染,新冠危重症患者还可通过肺移植手术进行救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出现阳性反应表明机体感染了新冠病毒 B . 新冠疫苗接种者产生的相应记忆B细胞,再次接触抗原后可快速分泌抗体 C .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经一定方法处理后其致病能力比较小,因此相对比较安全 D . 新冠危重症患者肺移植会存在排斥反应,治疗性克隆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 11. (2024·浙江模拟) 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有机物,其活性会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RNA统称为核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统称为蛋白酶 B . 随着温度升高酶变性的速率加快,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也会逐渐降低 C . 抑制剂甲会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催化活性部位,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的结合,则通过增加底物浓度也不会减弱该抑制作用 D . 抑制剂乙通过与酶的非催化活性部位结合从而改变了酶的构型,则反应体系中增加酶量有助于提高酶促反应速率
  • 12. (2023高三下·浙江模拟) 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C)是细胞呼吸中电子传递链末端的蛋白复合物,缺氧时,随着膜的通透性增加,外源性CytC进入线粒体内,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从而增加ATP的合成,提高氧气利用率,外源性CytC因此可用于各种组织缺氧的急救或辅助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真核细胞中,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增加了CytC的附着位点 B . 正常情况下,有(需)氧呼吸第三阶段中与氧气结合的[H]部分来自丙酮酸 C . 相对缺氧时,外源性CytC进入线粒体发挥作用抑制了肌细胞中乳酸的产生 D . 相对缺氧时,外源性CytC的使用提高了有(需)氧呼吸释放能量转化到ATP中的效率
  • 13. (2023·浙江模拟) 制作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临时装片,观察到如图所示的部分视野,其中a、b、c表示分裂期的不同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代替解离液,同样可达到解离的目的 B . a属于前期,染色质螺旋缠绕形成染色体导致细胞中无法发生转录 C . b属于中期,此时的染色体便于观察,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平面上 D . c属于后期,着丝粒分裂后产生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 14. (2023·浙江模拟) 某二倍体高等动物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其中a、b、c、d均表示姐妹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 B . 该细胞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均为体细胞的一半 C . a与b在后期分离后,a与c或d的组合是随机的 D . 该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
  • 15. (2023·浙江模拟) 盐胁迫环境下,过多的Na+积累在细胞内,会造成Na+/K+的比例异常,从而导致细胞内部分酶失活,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植物根部细胞对此形成了应对策略,部分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过外排或将Na+区隔化在液泡中可降低Na+过量积累对胞内代谢的影响 B . Na+以主动运输(转运)的方式进入液泡,有利于提高液泡内渗透压,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C . K+借助KUP蛋白进入细胞有利于维持正常的Na+/K+比例,该运输方式为协助(易化)扩散 D . P型和V型ATP酶转运H+可为NHX蛋白、CLC蛋白分别转运Na+和Cl-提供动力
  • 16. (2023·浙江模拟) 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相关结构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神经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元①的M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Na+正流向膜内 B . 神经元②兴奋后,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保持一致 C . 神经元③在接受上一个神经元刺激产生兴奋后释放出兴奋性神经递质 D . N处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膜内进一步发挥作用
  • 17. (2023·浙江模拟) 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一般模型,其中生产者每年固定的能量值为a,消费者和分解者每年获得的能量值分别为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阳能只能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其输入效率约为10% B . 根据能量流动特点,肉食性动物1的数量会少于植食性动物的数量 C . 若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则相关能量值关系应为a=b+c D . 肉食性动物2流向A(分解者)的能量不包括其粪便中的能量
  • 18. (2023高三下·浙江模拟)  二倍体作物M雌雄同体,其甜度受相关基因的控制,种质(种子)资源库中的品系甲甜度一般(非甜),乙、丙两个品系甜度较高(甜),用三个纯合品系进行杂交,得到的F1再自交得到F2 , 结果如下表:

    杂交编号

    杂交组合

    F;表现型

    F₂表现型

    I

    甲x乙

    非甜

    1/4甜、3/4非甜

    甲x丙

    3/4甜,1/4非甜

    乙x丙

    13/16甜、3/16非甜

    1. (1) 用杂交I的F2代非甜植株与杂交Ⅱ的F2代甜植株杂交,理论上其后代中甜植株所占比例为(    )
      A . 2/3 B . 2/9 C . 1/3 D . 4/9
    2. (2)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若M中只有基因型为AAbb、Aabb的植株表现为非甜,则对相关控制机理推断合理的是(    )
      A . 基因A或基因b控制合成的酶通过不同途径催化非甜物质转化为甜物质 B . 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催化甜物质转化为非甜物质,基因B可抑制基因A表达 C . 基因B控制合成的酶催化甜物质转化为非甜物质,基因A可抑制基因B表达 D . 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催化甜物质转化为非甜物质,基因B可促进基因A表达
  • 19. (2023·浙江模拟) 乙烯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如图所示,在有乙烯的条件下,植物最终表现出有乙烯生理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R蛋白具有接收信息和催化两种功能,促进果实成熟是乙烯生理反应之一 B . 乙烯进入细胞核后可能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乙烯生理反应的出现 C . 酶T作用导致E蛋白磷酸化后使E蛋白被酶切,从而出现无乙烯生理反应 D . 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在无乙烯的条件下也会表现出有乙烯生理反应
二、综合题
  • 20. (2023·浙江模拟) 机体会通过调节使体温达到调定点水平正常人体的调定点约为37℃。中没有逗号分隔开,应改为机体会通过调节使体温达到调定点水平,正常人体的调定点约为37℃。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的体温恒定是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主要来自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散热的最主要器官是皮肤,主要通过传导、对流、蒸发、的方式进行。当人进入到寒冷环境中,皮肤中的兴奋,兴奋最终传递至产生冷觉,通过中枢的分析处理,所引起的机体变化包括下列哪几项?(A.机体耗氧量降低B.皮肤血管反射性收缩C.骨骼肌不自主舒张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在寒冷刺激下,相关神经兴奋后促进了肾上腺素等激素的释放,从而增强了机体代谢活动,增加了产热,该调节方式为
    2. (2) 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某人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9℃,则与正常状态相比,其体温调定点(填“升高”、“不变”、“降低”),此时机体的产热量(填“大于”、“等于”、“小于”)散热量。
    3. (3) 研究发现,体温调定点的高低与下丘脑后部Na+和Ca2+的含量有关。为验证该观点,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正常浓度的Na+和Ca2+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猫的体温不变;

      ②用Na+浓度增高1倍、Ca2+浓度正常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猫的体温升高;③用Na+浓度正常、Ca2+浓度增高1倍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猫的体温下降;④用Na+和Ca2+浓度均增高1倍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猫的体温保持不变。上述事实说明,影响调定点高低的是Na+和Ca2+(填“绝对含量”、“相对含量”),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

  • 21. (2023·浙江模拟) 凤眼蓝(俗称“水葫芦”)为多年生漂浮性水生植物,其在环境适宜时暴发迅速,会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中A、B、C表示相应的时间点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图分析,发生初生演替的是群落(填“甲”或“乙”)。相比于次生演替,初生演替速度较慢,其原因是
    2. (2) 群落甲所在的湖泊分布有芦苇等挺水植物、浮萍等浮水植物以及黑藻等沉水植物,该群落具有明显的结构:已知群落甲在A点附近遭遇“水葫芦”的入侵,入侵后“水葫芦”数量不断增多,为调查其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法;“水葫芦”的入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生长,对生物多样性而言降低了多样性,“水葫芦”也逐渐成为该群落的,其中沉水植物逐步消失的最可能原因是
    3. (3) 研究表明,“水葫芦”根部能产生有效抑制藻类生长的物质,该生物释放的这种信息属于,依据此特点可将其应用于水华藻类的防治;引入以“水葫芦”为食的水葫芦象甲,可进行生物防治,这种营养关系也有助于实现该生态系统的功能。经过人为综合治理,群落甲的物种数目在BC段逐步得到恢复,该生态系统的能力逐渐增强。
  • 22. (2023高三下·浙江模拟) 光合作用有助于解决食物短缺、能源枯竭、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研究光合作用机理提高自然光合作用效率、发展人工光合作用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回答下列问题:
    1. (1) 高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离不开细胞中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其中,不同色素对光的吸收存在差异,若用光照射叶绿素a的提取液,可得到该种色素的吸收光谱:叶绿体中存在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Ⅱ(PSII),能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则该复合体位于,由蛋白质、叶绿素和组成,其吸收的能量在光反应阶段储存在中。已知PSII中的核心蛋白D1对叶绿体中活性氧(ROS)尤为敏感,极易受到破坏,同时叶绿体中存在编码D1的基因psbA,使得新合成的D1不断取代损伤的D1 , 从而修复PSII,研究发现高温会造成叶绿体内的ROS大量累积,从而显著抑制psbA mRNA的翻译过程,导致PSII修复效率降低,进而降低了光合效率,由此分析高温导致D₁不足的原因是,提高高温下PSII的修复效率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2. (2) 高等植物细胞进行卡尔文循环,在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的催化下,CO2与五碳糖(C5)结合形成三碳酸分子(C3),该酶存在的场所为,光照下,叶肉细胞中O2会与CO2竞争性结合C5 , O2与C5结合后经一系列反应释放C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该过程会消耗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有机物,据此分析,在缺水环境中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答出2点)。研究发现,有些植物通过进化形成了CO2浓缩机制,极大地提高了Rubisco附近的CO2浓度,从而促进了这一过程,提高了光合速率。
    3. (3) 基于光合作用原理,研究人员研发出人工叶绿体,它是一个由磷脂双分子层包裹的微小水滴,内含以类囊体膜为基础的能量转化模块和多种酶,可利用太阳能连续进行CO2的固定与还原,是一个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相比于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该人工叶绿体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在固定等量CO2情况下,该系统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会高于植物,原因是
  • 23. (2023高三下·浙江模拟) 研究人员欲将嗜盐微生物中的某种抗盐基因导入单子叶水稻,从而培育抗盐水稻新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 (1) 获取抗盐基因。若抗盐基因的序列已知,为获得大量该基因,可将其连接到上,通过大肠杆菌培养实现扩增;也可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扩增过程中两种特异性引物会与靠近模板链端的碱基序列配对结合,为减少反应中因引物和模板不完全配对而产生的非特异条带数量,下列哪一项措施最有效?(A.增加模板数量B.延长热变性时间C.延长延伸时间D.提高复性温度),若抗盐基因的序列未知,可将该种嗜盐微生物的全部DNA提取、切割后与载体连接,再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该群体称为,然后从中筛选得到所需抗盐基因。
    2. (2) 制备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壁对外源基因的导入造成一定阻碍,因此可采用酶去除而得到原生质体。在制备叶片原生质体的酶混合液中,一般含较高浓度的甘露醇,可使细胞处于微弱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完整原生质体的释放,制得的原生质体呈形。
    3. (3) 将抗盐基因导入原生质体。可通过方法,直接将抗盐基因导入原生质体的细胞核也可将抗盐基因通过载体导入到处于的农杆菌,再进一步完成转化。农杆菌主要侵染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受伤时,其伤口处产生的酚类化合物会吸引农杆菌并激活Ti质粒相关基因的表达,因此采用的方法可提高转化效率。导入后的原生质体经培养重新长出细胞壁,则在继续培养的过程中需对培养基进行的调整是,以利于细胞的继续分裂。
    4. (4) 检测筛选转基因植株。可利用带有标记的抗盐基因片段作为,与从转基因植株提取的DNA进行杂交,杂交前需通过处理使提取的DNA;也可通过含有的培养基,根据生长状况初步筛选出抗盐植株。
    5. (5) 抗盐性状的优化。研究人员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推测,将上述抗盐蛋白中的第38位氨基酸甲改变为氨基酸乙可能会显著提高其作用效果,他们因此通过新的氨基酸序列合成了新的基因序列,并最终获得了效果更优的抗盐蛋白,该过程是通过工程来实现的。
  • 24. (2023·浙江模拟) 蓝粒小麦是小麦(核型2n=42)与其近缘种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的,其与小麦的染色体差异为细胞中的一对4号染色体被来自长穗偃麦草的一对4号染色体(均带有蓝色素基因E)代换。某雄性不育小麦的不育基因T与等位可育基因t位于4号染色体上。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正常配对和分离,而来自小麦的和来自长穗偃麦草的两条4号染色体会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小麦5号染色体上的h基因纯合则可诱导这两条4号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交叉互换。为培育蓝粒和不育两种性状不分离的小麦,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蓝粒小麦的染色体组成判断,其在减数分裂中可形成个正常的四分体。该实验中,亲本选用不育小麦作,可免去除去未成熟花的特定花蕊的操作,从而节约人力,便于杂交制种。亲本中母本的基因型应为(仅考虑T/t、H/h基因)。
    2. (2) F1中的不育株与蓝粒小麦(HH)杂交得到F2代蓝粒不育株,该蓝粒不育株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为(仅考虑T/t、E基因,若不含上述基因可用“O”表示)。让F2中的蓝粒不育株与小麦(hh)杂交,其目的是
    3. (3) 杂交得到的F3蓝粒不育株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其核型为。F3中的蓝粒不育株与小麦(HH)杂交,可在F4中得到符合育种要求的具有正常核型的蓝粒不育株(EHhTt),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蓝粒不育株与小麦(HHtt)的杂交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